书城管理无忧管理:管理中必须提前堵死的77个漏洞
2552600000033

第33章 财务的漏洞(1)

风险不仅是客观存在的,也是无法逃避的。风险和机遇并存正是市场经济的最大特点之一。一般而言。企业财务活动过程中的风险和收益是成一定比例的,低风险只能获得低收益,高风险则往往能得到高收益。但风险并不等同于危险,危险是指可能出现坏的结果,而风险则可能出现好的结果,也可能出现坏的结果。许多企业正是由于怕冒风险、不思进取、只求稳妥,而又找不到发展的机遇,从而带来了更大的风险。

漏洞1:不注意成本控制

某私营企业改制后于1999年8月发行新股并上市,2000年公司实现净利润3225万元,分别较1999年、1998年同期下降24%和32.5%,公司净利润已连续两年出现负增长。为什么这种新上市的公司的利润会逐年下降?其主要原因是主营业务成本的大幅上升。2000年公司主营业务成本率从上年同期的76%上升到81%,公司主营业务利润受此影响下降18.46%。虽然公司并未具体解释2000年成本上升的原因,但我们可以从年报中了解到,公司在2000年下半年重点实施了成本核算、计划编制等多项基础管理工作,这表明公司已经意识到加强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通过深入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公司在资产管理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其中关联方之间资金拆借情况尤为突出。2000年公司应收款项净额较上年同期增长38.23%,主要原因是关联方的应收款项大幅增加所致。报告期内,公司依据与控股股东签订的《资金拆借协议》,向控股股东拆借资金9000万元,并收取资金占用费150万元。与此相对应的是,报告期内公司的长期借款却较上年增加5662万元,长期借款利息、支出增加31万余元,大大增加了财务成本。

实际上,成本控制的关键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不仅仅在企业的采购、生产等重要环节上需要加强成本控制,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一些细微的问题上若不重视成本控制也会形成企业利润的漏斗。

比如,几乎每个企业都拥有自己的车辆,这些车每天都在运转,需要加油、过路过桥、洗车、维修等,如果一个驾驶员没有成本控制的概念,每天在这些方面多支出20元是很平常的事。某企业拥有30台车,企业的财务人员算过一笔账,每台车一天多支出20元,30台车每天就多支出600元,一年就有21.6万元,这个数额相当于该企业年利润总额的12%。

成本得不到合理的控制,不仅会侵蚀企业利润,而且将直接损害企业的竞争能力,甚至导致企业的倒闭。

我国私营企业的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成本管理滞后

(1)只注意生产过程的成本管理,忽视供应过程和销售过程的成本管理。

市场经济要求企业作为独立生产经营者自由进出市场,从劳动要素供应到产品销售都是由企业自主管理。在供应方面,企业筹集资金、购买设备、原材料、雇用劳动力等都是由企业自主决定。若不加强供应过程的成本管理,盲目采购,势必会提高生产要素若的投入成本。从这个角度看,供应过程中成本管理是企业成本管理的第一关。在销售方面,企业的产品往哪儿销售、销售给谁、采取什么销售手段等等,都是销售过程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因为采取不同的销售方式或手段,销售成本就会不同。另外,随着销售自主权的扩大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在销售过程中发生的成本占产品总成本的比重也会加大,因此,加强销售过程的成本管理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

(2)只注意投产后的成本管理,忽视投产前产品设计以及生产要素合理组织过程中的成本管理。

产品投产后,降低各种消耗、提高生产效率当然是降低成本的一条途径。但是,如果产品设计不合理,存在过剩功能;生产投入要素组合不合理,不能充分利用相对经济的生产要素,那么必然会造成先天的成本缺陷,给投产后的成本管理带来困难。另外,产品投产后的成本管理,由于投入要素价格的不可控制等客观因素影响,使其处于想管又管不住的境地。产品投产前的成本管理,主要受企业技术经济决策水平的影响,可控性很大,但目前却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使其处于该管而又未管的境地。例如,企业的固定资金与流动资金之间的比例究竟应多大?活劳动消耗与物化劳动消耗之间的比例应多大?企业的生产规模究竟应多大?企业目前是处于规模经济阶段还是规模不经济阶段?这些都是影响企业经营成本的关键因素,也是企业应该管又能够管住的因素。而目前我国私营企业的成本管理中恰恰忽视这方面的管理,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固定投入要素与流动投入要素比例不合理,使企业不能在投入要素组合成本的最低点上生产。

(3)只注意产品成本本身的高低,忽视成本效益水平的高低。

长期以来,我们在评价成本管理水平时,往往把成本的升降作为惟一的标准,如主要考核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全部商品成本降低率,单位产品成本降低率等等,这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是说不通的。从理论上说,任何一种投入(或消耗),其目的都是为了产出,评价投入的效果有下面的标准:一是同样产出的投入越少越好;二是同样投入的产出越多越好;三是投入增长慢于产出增长为好;四是投入减少快于产出减少为好;五是投入下降而产出上升为好。可见,孤立地看投入是没有意义的。从实践中看,企业的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益,即产出与投入之间的比率越高越好。降低成本当然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它毕竟不是企业的惟一目标,片面地强调降低成本,把成本高低作为评价成本管理水平的标准,势必打击企业成本管理者的积极性,结果会造成弄虚作假或者完全放弃成本管理的局面。

2.成本管理手段老化

(1)从成本管理的一般方法看,未能真正形成科学、系统的成本管理方法体系。

经过几十年的成本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在理论上,已经建立了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监督、成本考核和成本分析的成本管理方法体系,但在如何使这个方法体系科学化、系统化以及各部分之间形成有机联系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事前成本管理与事中成本管理和事后成本管理严重脱节。具体表现在:成本预测不能给成本决策及时提供所需的数据;成本决策不能给成本计划提供科学的依据;成本核算提供的资料不能很好地为成本预测和成本决策服务等。在实践中,事前成本管理更加薄弱,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没有规范化、制度化;成本计划缺乏科学性、严肃性,可增可减。因此使得企业缺少科学的成本管理目标,这样势必造成事中成本管理和事后成本管理的盲目性。

(2)从成本管理的具体方法看,缺少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成本管理方法。

市场经济要求企业融入市场,成为独立的生产经营者。为适应这一要求,企业也必须研究针对各市场的成本管理方法,如供应市场的成本管理方法,销售市场的成本管理方法等。而从我国私营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成本管理方法很少,供销市场成本管理方法几乎是空白,原有的成本管理方法也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就成本核算方面的方法而言,其存在的明显问题是:只进行财务成本核算,缺少管理成本核算;只进行生产成本核算,忽视供应成本和销售成本核算;只进行产品成本核算,不重视责任成本核算等等,这些都是很难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成本管理要求的。

(3)从成本管理手段看,仍处于手工操作阶段,缺少现代化管理手段。

现代成本管理的一个基本要求是保证成本信息提供的及时性、全面性、准确性,而这些对于手工操作是很难办到的,必须实行成本管理信息化。而我国目前信息化的普及率低,私营企业拥有电脑和网络等IT设备的数量少,成本管理部门拥有电脑和网络等IT设备的数量更少,而会运用电脑和网络等IT设备进行成本管理的人就少之又少。因此,我国私营企业成本管理手段的落后状况就可想而知了,这势必制约着我国私营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

善意提醒:力求以最小的支出谋取最大的利益。

漏洞2:侥幸心理的偷税行为

偷税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

不要抱着不会被发现的侥幸心理,随着税收征管力度的加强,靠偷税增加企业“利润”的路子将成为一条死胡同。

一旦偷税你将睡不着觉,而做好“纳税筹划”却可以在提高企业利润的同时,让你高枕无忧。

税收是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形成的以国家为主体的社会剩余价值的分配关系。也就是说,税收是国家的,逃税等于非法占有国家的财产,其性质的严重程度是可想而知的。

《税法》对偷税的界定是: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通、隐匿以及擅自销毁账簿和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不列或者少列收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等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收的行为。

《税法》和《刑法》对偷税的处罚是:

(1)偷税数额不满1万元或者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不到10%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偷税额,处以偷税额5倍以下的罚款。

(2)偷税数额占应缴纳税额的10%~30%或者偷税额在1~10万元之间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税数额1~5倍的罚金。

(3)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30%以上或者超过10万元的,处3~7年有期徒刑,并处偷税数额1~5倍的罚金。

如果你有偷税行为,请算一算,你该被处罚多少?又该坐几年牢?你是否承受得起罚金?你进了牢里,是否还能继续经营你的企业?是不是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恩威税案

手头有一本名为《智者——药界奇人薛永新》的书,讲述的是薛永新如何历经艰辛开创恩威事业。薛永新1952年出生于四川一个农民家庭,先后做过木匠、石匠、瓦匠,当过包工头,一路蹒跚而来。1986年成立四川省双流县实验化工厂,1987年改组为成都恩威化工公司。在薛永新的带领下,1989年恩威推出“洁尔阴”产品。“难言之隐,一洗了之”这句著名的广告词传遍大江南北,企业发展也突飞猛进。

恩威陷入税案是1998年后期。1998年8月6日,成都市国家税务局稽查分局向恩威公司下达了《税务处理决定书》和《限期缴纳税款通知书》,决定收回恩威公司两度“假合资”中已经享受而不应该享受的税收优惠约8181万元,并追缴约390万元,加收滞纳金和罚款,共计约1.08亿元。

1998年的恩威,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而这一税案对公司最直接的打击有如下两个:

(1)破坏了恩威的良好形象,其品牌受到沉重打击;

(2)上亿元的资金被抽出(分三年缴纳),对企业正常经营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刘晓庆税案

在2002年十大税收新闻中,刘晓庆税案高居榜首。刘晓庆是中国影视界的风云人物,但法律并不会因为她是知名人物而对其网开一面。刘晓庆的文化公司偷税上千万元,刘晓庆本人也因此进了监狱。刘晓庆的经商生涯可能也会因此税案而告终。

偷税是违法行为,而纳税筹划却是合法的行为,至少是不违法的行为。

纳税筹划是指在合法或不违法的基础上,通过对纳税业务进行策划,制订一整套完整的纳税操作方案,从而使企业达到节税目的的一种筹划行为。

纳税筹划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用合法手段进行节税筹划;

(2)用非违法手段进行避税筹划;

(3)采用经济手段进行税收转嫁筹划;

(4)整理纳税人账目,实现涉税零风险。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避税方法:

(1)转让定价避税法

该方法是指在商业交易中,交易双方为了达到避税的目的,在交易价选择上,不依照市场价进行交易,而采用高于或低于市场价的价格进行交易,从而达到避税的目的。

这种避税一般发生在同一集团的不同子公司之间。这种企业之间的交易通常被称作“关联交易”。

(2)纳税地点转移避税法

不同地域的税收优惠条件不尽相同。尤其是近年来一些地方为了吸引资金,在地方税缴纳方面提供很多优惠。如果企业通过合法转移纳税地点,将在无优惠或优惠较小的地点纳税的业务转到有优惠或优惠大的地点纳税,就实现了纳税地点转移避税法。

(3)利用评估增值避税法

除中外合资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时资产评估增值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外,其他情况下的资产评估增值不缴纳企业所得税。但评估增值后可以补提折旧,从而减少企业利润,达到少缴企业所得税的目的,如果补提的折旧额很大,使企业形成亏损,将来5年内还可以用税前利润补亏,从而进一步实现了少缴纳企业所得税的目的。该避税方法为利用评估增值避税法。

(4)信托避税法

信托避税法是利用某一特别税收优惠地区,通过在该地区设置信托机构,让非优惠区的财产挂在优惠地区信托机构下,利用税收优惠达到避税的一种方法。

善意提醒:任何形式的投机行为都不会长久!

漏洞3:冷落财务人员

在企业发展顺利时,财务人员的呼声总是得不到回应,而企业陷入困境时,很多人又寄希望于财务人员能力挽狂澜。财务人员有能力力挽狂澜吗?当然没有,财务人员只能真实地告诉你企业在走上坡路还是走下坡路,而并不能左右企业是上还是下。

企业财务人员的角色不仅仅是“账房先生”,更应该是老板的“核心参谋”。冷落财务人员,等于不关心自己的钱包。与其丢光了钱才想到财务人员,不如时时与财务人员沟通。

在很多企业里,尤其是私营企业里,财务人员的地位是很低的。

问题出在老板没有意识到财务人员的重要性。在很多老板心目中,他们对财务人员的要求仅仅是:把账记清楚;忠诚可靠,不贪污公司的财产。如果财务人员仅仅是具有这么普通的职能,自然没有必要具备高深的财务知识,没有必要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随便找一个认得阿拉伯数字的人就行了。一个只认得阿拉伯数字的人,地位会有多高呢?多么可笑的推理啊!

事实上,财务人员对老板的作用非常大,企业一切经营信息都可以从财务部取得。而其他任何一个部门,都只能提供局部的信息。诸如:

钱够不够用?需要不需要融资?选择什么融资渠道最好?融资风险大还是小?按什么步骤融资?是否具备偿债能力?

资金使用得好不好?资金周转情况好不好?企业整体经营水平高还是低?

成本费用是不是高了?如何控制成本费用、增加利润?

资产结构合不合理?怎样调整资产结构才最划算?

生产部门业绩如何?产值、质量怎样?人工成本、材料成本、制造费用控制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