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朝歌的北面修造了一座非常豪华的沙丘苑,苑内的宫殿富丽堂皇,他还在苑内饲养着大量珍禽异兽。沙丘苑建成之后,他不再专心料理朝政,而是与妃子们整天在那里饮酒淫乐。
而他部下的诸侯周文王则到处网罗人才,积蓄力量,又联合一部分诸侯,讨伐欺压百姓的崇国国君。各地诸侯觉得文王做事公正,比纣王强多了,纷纷归附周国。
不料,正在文王想要再进一步发展周国之时,却身染重病。他知道自己可能不久于人世,就对儿子公子发说:“我一生以开创周国王业作为自己的愿望,如今王业未成,我就是死了也闭不上眼睛。我死之后,你要做到下令去做的就马上动手,下令禁止的就立即使之停止,千万不要做起事来拖泥带水。如果你能这样去做,周国的王业就开始了。”
文王去世后,公子发继位为武王。他遵照父王的遗训,树立自己的权威,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他的弟弟周公和军师姜尚觉得他是一位英明之主,于是尽心尽力地辅佐他。
■犬牙交错
◎成语释义
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形容交界线很曲折,很不整齐。也指局面错综复杂。错:交叉。
◎成语出处
《汉书·景十三王传·中山靖王传》:“诸侯王自以骨肉至亲,先帝所以广封连城,犬牙相错者,为盘石宗也。”
◎成语故事
汉高祖建立西汉政权后,为了使刘姓的统治长治久安,就将很多刘姓子弟分封为诸侯王。到了汉景帝统治时期,刘姓诸侯王的势力渐渐雄厚。很多国王占据一方,自行其是。其中有七个诸侯王兵合一处,以“清君侧”为借口,想推翻景帝的统治,夺取天下。幸亏汉景帝信任大将周亚夫,才将这次叛乱平定。
但是,汉景帝经过这场教训后,并没有意识到刘姓诸侯不可信任,又将自己的十三个儿子分封为王,让他占据土地,保卫朝廷。到了汉武帝的时候,这些诸侯王的力量又强大起来,成为朝廷的心腹之患。汉武帝怕他们起兵造反,决定削减他们的势力,让他们老实起来。
诸侯王听到这个消息,急忙对汉武帝说:“皇上,我们与您是至亲骨肉。当初,先帝爷分给我们大片土地,这些土地就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着,相互连接。先帝这么办,就是为了让我们可以互相支持,保卫刘氏江山,保持本朝统治的稳固。您若将封地收回,岂不是违背了先帝的一片苦心?”
这些王爷中,以中山靖王刘胜闹得最不像话。他在汉武帝面前哭哭啼啼,说他绝没有造反之意,皇帝这样怀疑骨肉,肯定是受了小人的挑唆。
汉武帝听了,只得当面安慰他们。后来,汉武帝心生一计,让诸侯王将封地分赐给自己的子弟。这样,大的诸侯国就被分割成很多小国。诸侯的权力分散了,就没有实力造反了。
■群策群力
◎成语释义
大家共同想办法,一块出力。策:划。
◎成语出处
西汉的《法言·重黎》:“汉屈群策,群策屈群力。”
◎成语故事
西汉时期,有一位名叫扬雄的文学家,他的文章、辞赋写得非常精彩。
他曾经模仿《论语》的形式,创作了《法言》一书。此书的《重黎》一文讲述了汉王刘邦与西楚霸王项羽龙争虎斗的情形。
在楚汉战争中,本来西楚霸王项羽的实力比较强,但最终他却被汉王刘邦围困在垓下,等待援兵。项羽见援兵迟迟未到,就带领战将拼死杀出重围。等到他逃到乌江时,身边只有二十八名骑兵了,而成千上万的汉军却从后追杀过来。
望着黄沙漫卷的沙场,项羽不得不认输,他长叹一声说:“这是老天爷要消灭我,不是我作战失误的缘故!”然后,他拔剑自尽,命丧乌江。
关于项羽临终前的看法,扬雄是不同意的。他认为,不能把战争失败的原因只归结于天命。在《法言·重黎》中,他说:“汉王总是虚心接受众人的意见,而这些正确意见的实践,又使众人的力量得到增强。可是项羽却与汉王正好相反,他总是觉得凭着自己的勇力就能征服天下,根本不会吸取别人的意见。这样一来,使得他只依靠自己的勇猛鲁莽做事。
“善于吸取别人意见,就会取得胜利,而听不进别人的话,只靠自己的勇敢就会失败。项、刘之争的结局不能仅仅归结于天命,项羽临终前的感叹真是大错特错。”
■任人唯贤
◎成语释义
表示用人只凭德才。贤:指德才兼备的人。
◎成语出处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齐襄公有两个儿子,一位是公子纠,另一位是公子小白,他们都很贤明。公元前686年,齐国发生内乱,襄公被杀,公子纠跟着谋士管仲逃到鲁国避难,而公子小白则跟着他的谋士鲍叔牙逃到莒国。在那个混乱的时代,如果没有实力,保全性命是最重要的。
第二年,齐国内乱平息,大夫们派使者到鲁国请公子纠回国即位,管仲怕公子小白抢先回国即位,所以带领军队去公子小白往齐国的必由之路去堵截。
等了几日,管仲果然看到公子小白正行色匆匆地往齐国而去。为了保证公子纠登上国君之位,管仲心一横,偷偷地向小白射了一箭,公子小白中箭后,大叫一声倒地。管仲以为小白已死,心中暗自高兴,就带领军队回去了。
谁知管仲的一箭并未射中小白,小白不知道暗害自己的人带了多少军队,就咬破舌尖,假装口吐鲜血而死。等到管仲等人离去后,公子小白与鲍叔牙不分尽昼夜赶往鲁国京城。在公子纠到京之前,公子小白抢先一步即位,历史称他为齐桓公。
公子纠见本国已有新君,只得返回鲁国,依附鲁庄公。这样一来,齐、鲁之间发生了战争。鲁国的力量不如齐国,所以被打得大败。公子纠万般无奈,只得自尽。鲁庄公就将管仲押送到齐国,来讨好齐桓公。
管仲在路上受尽苦楚,不但吃不饱饭,而且连水也喝不够。一天,他来到绮乌这个地方,就向当地的官员苦苦哀求,希望得到一些吃的。那位官员心肠很好,不但盛出饭来,还怕管仲吃起来不方便,竟然跪在地上端着饭给管仲吃。管仲见他如此行事,就想到他可能有求于自己。
果然,这个人的私心杂念终于暴露了出来。他暗地里对管仲说:“您是个大贤,齐国国君又是个爱才之人。您此番到齐国去,也许能逃过一死,得到国君的重用,安享荣华富贵。到了那时,您将会怎样报答我?”
管仲说:“如果真的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我会任用贤人,使用能人,对有功劳的人进行评赏。我又有什么本事报答您呢?”
■如释重负
◎成语释义
好像放下了重担。常用来比喻人在解除负担后的愉快心情。释:放下。负:负担、担子。
◎成语出处
《毂梁传·昭公二十九年》:“昭公出奔,民如释重负。”
◎成语故事
公元前542年,鲁襄公染病身亡,鲁昭公继承了国君之位。但是,昭公手中没有实权,只是个任人玩弄的傀儡,而季孙宿、叔孙豹和孟孙三个卿则手握重权,一言九鼎。
时间长了,昭公就对三卿权力过大感到很不舒服,认为自己手中无权实在太难堪了。于是,他想与三卿的反对者私下联合,共同打击三卿,夺取权力。季孙宿死后,季孙意如继续执政。大夫郈孙、藏孙与季孙意如不和,打算将季孙氏除掉,昭公得知后非常高兴。
这年秋季,三卿之一的叔孙豹要离开都城办事,就让众家臣管理府上的事情。昭公觉得铲除季孙氏的时机已应成熟,就传下一道旨意,让郈孙、藏孙带领军队将季孙氏的府第围起来,并处死了季孙意如。
叔孙豹的家臣看到季孙意如横死,不禁起了兔死狐悲之念。他们为叔孙氏长远利益考虑,决定发动人马援救季孙氏。昭公的军队外强中干,见叔孙氏大军杀过来,竟然四散而逃。孟孙氏也觉得三卿一损俱损,也派兵援救季孙氏。郈孙吃了败仗,向外逃奔,正与孟孙氏的军队狭路相逢,就被人家抓住杀掉。
昭公见三卿联合起来,自己的性命难保,只好和藏孙逃到齐国去。因为昭公历来不抚恤百姓,老百姓们早就对他失望。现在他逃往外邦,百姓并不为他担心,反而觉得自己身上的负担有所减轻。
■如鱼得水
◎成语释义
像鱼儿得了水一样。比喻遇到符合自己心意的人或环境。
◎成语出处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成语故事
东汉末年,群雄争夺天下。刘备为了辅佐汉室,安定天下百姓,到处寻找善于出谋划策的人才。后来,他经人举荐,认识了在南阳隆中隐居的诸葛亮,便拜他为军师。
诸葛亮觉得刘备那么大年纪了,还对年纪尚轻的自己客客气气,实在有礼贤下士的风度,就全心全意地为他办事,刘备也很信任诸葛亮。这样一来,刘备手下的大将关羽、张飞感到很不高兴。
刘备觉得诸葛亮是一个能为自己出主意的大贤,自己是鱼,诸葛亮就是帮助自己攻克困难的水。这位诸葛先生,是一个胆略、才识都很出众的人物。自己要夺取天下,绝对不能没有这位资历尚浅的年轻人。
他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了诸葛亮,和鱼儿得到了水是一样的,希望你们不要再多说不利于他的话了。”关羽、张飞虽然对诸葛亮还是不服气,但见到刘备对诸葛亮的看法这样好,也就不敢说什么了。
此后,诸葛亮出使东吴,劝说孙权与刘备联合。赤壁一战,孙刘联军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曹操,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
■三顾茅庐
◎成语释义
三次到茅草屋中拜访。比喻诚心实意地邀请或多次上门访问。顾:拜访。茅庐:茅草屋。
◎成语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的《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成语故事
东汉末年,刘备在中原吃了败仗,只得逃往荆州,依附刘表。为了能够复兴汉室,夺取天下,刘备到处招纳人才。他手下的谋士徐庶,见他一心爱才,就向他举荐一人,此人就是人称“卧龙”的诸葛亮。
诸葛亮隐居在襄阳城西二十里的隆中,整天住在茅草屋里,虽然过的是与世无争的日子,却十分关心国家大事。他学问很深,喜欢研究兵法。刘备为了了解诸葛亮的才能,便专程到隆中拜访。他前后一共去了三次,前两次都没见着诸葛亮,第三次才见到这位大贤。
诸葛亮不是一个空谈之人,他为刘备分析天下形势,共同商讨如何才能占据土地,夺取天下。他主张联合东方的孙权,安抚少数民族,夺取荆州、益州;等到曹操集团出现变故,就从荆州、益州两路出兵,平定中原。
刘备非常同意诸葛亮的军事计划,愿拜诸葛亮为军师,请他出山,帮助自己夺取天下。诸葛亮被刘备“三顾茅庐”的一片诚心所感动,便离开隆中,到新野为刘备出谋划策。
此后,诸葛亮成为刘备亲密无间的助手,帮助刘备联合孙权,并真的夺取了荆州、益州,建立了蜀汉政权。势力强大的曹操、孙权,觉得刘备有了用武之地,都不敢小瞧他。汉中一战,刘备将曹操杀得大败,将曹氏兵将赶出汉中。而诸葛亮在后方筹措粮草,对前线的刘备进行了有力的支持。
刘备死后,诸葛亮曾给后主刘禅写下了情感深挚的《出师表》,文中是这样描写“三顾茅庐”事件的:“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从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诸葛亮对刘备的知遇之恩,是何等的感激,何等的怀念!
■四分五裂
◎成语释义
形容很分散、极不完整的情况。也形容一个国家或一个集团支离破碎、不团结、不统一的状况。
◎成语出处
《战国策·魏策一》:“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七国争霸。七国之中,又以秦国实力最强。政治家们看到天下纷争不已,就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主张。—派是以苏秦为领袖的“合纵”派,主张六国联合起来抗秦。另一派是以张仪为首的“连横”派,主张由秦国统一天下。
张仪是秦国的著名大臣,一次奉了秦王旨意,劝说魏国与秦国联合起来,对付其他五国。
他见了魏王,说道:“魏国的地理条件非常不好,处于七国之间,打起仗来不能守住城池,这是致命的弱点。
“贵国如果联合南方的楚国而不联合齐国,齐国就会很生气,从魏国的东面打来;如果联合齐国而不联合赵国,赵国也不是好惹的,会在北面挑衅闹事;如果不与韩国联合,韩军会频繁地从西面进攻;如果不与楚国搞好关系,楚国的军队则会从南面以势不可挡之势发动进攻。
“稍有不慎,战争就会降临到魏国身上,一点安全保障都没有,这就是我所说的四分五裂的道理啊!”
听了张仪的话,魏王觉得自己联合五国抗秦真是失策,原来这五国都是自己的劲敌呀。于是,魏王向张仪请教,自己身处乱世之中,用什么方法才能保住国土。张仪笑了一下,劝魏王与秦国联合。因为秦国在七国之中最为强大,联合秦国,其他诸侯国因为害怕秦国,一定不敢轻易侵犯魏国。这样一来,魏国的安全就有保障了。
魏王听信了张仪的话,终于依附了秦国,整天为秦国的利益东征西战,耗尽了国力。
■铁石心肠
◎成语释义
心肠像铁和石头一样坚硬。形容人不容易被感情所打动。
◎成语出处
《隋书·敬肃传》:“称肃曰:‘心如铁石,老而弥笃。’”
◎成语故事
公元604年,隋炀帝杨广将父亲害死,迫不及待地登上帝位。他当上皇帝后,命令负责检察工作的司隶大夫薛道衡对天下所有官员进行考察。薛道衡这个人非常认真,经过一番细心的考察后,他向炀帝禀报了对众位大臣的评价。
他评价卫州司马敬肃说:“心如铁石,老而弥笃。”意思是说他的心肠如同铁石一样坚硬,办事非常老练,对皇帝忠心耿耿。隋炀帝听后很高兴,从此特别喜爱敬肃。
朝中宠臣宇文述的家乡就在卫州。宇文述对卫州的父母官总是加以笼络,当然也不会不理敬肃。他经常写信给敬肃,请敬肃给他帮忙,保护他在家乡的亲戚朋友。敬肃是个刚直之人,怎会接受这种笼络?他每次收到书信后,根本不拆开来看,而是直接退给送信人。送信人害怕宇文述责怪他办事不力,没敢向宇文述如实禀报。
宇文述的亲戚朋友以为本地官员都畏惧他们,就在卫州任性胡为,欺压百姓。敬肃将他们的罪行调查清楚后,不顾及宇文述的情面,将他们全都抓入监狱。宇文述得知这个消息,非常生气,从此恨透了敬肃,常常在隋炀帝面前进谗,说敬肃不是个好官。
隋炀帝本来想提升敬肃为太守,让他充分发挥才能,可是宇文述一再反对,他心中就犹豫起来。经过左思右想,隋炀帝终于打消了重用敬肃的打算,而是重用了一班无耻的小人。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成语释义
项庄以舞剑为名义,实际上想要刺杀刘邦。比喻表面上有正当名目,实际上却别有用心。
◎成语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日:‘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成语故事
项羽消灭了秦军主力后,率领大军进驻鸿门。有人向项羽报告,说刘邦想在关中称王。项羽大怒,准备与刘邦决一死战。刘邦的力量不如项羽,为避免冲突,他与谋士张良亲自赶到鸿门,向项羽谢罪。项羽觉得刘邦远来是客,不可和他一般见识,就设宴款待。项羽的谋士范增认为,刘邦是个英雄,将来必定成为项羽称霸天下的障碍,所以必须杀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