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有幸
◎成语释义
形容非常幸运。
◎成语出处
元朝吴昌龄《东坡梦》:“久闻老师父大名,今日得睹尊颜,三生有幸。”
◎出处译文
“很久前听说了师父的名字,今天能亲自见到您,真是三辈子修来的福气。”
◎成语故事
唐朝,在惠林寺有一和尚叫圆通,对佛学有很深的造诣。他和朋友李源非常要好。有一次,二人一同去游三峡,路过一处地方,看见一个妇人在河边汲水,圆通指着这个大肚子妇人说:“这个妇人怀孕已经有三年了,等待我去投胎,做她的儿子,可是我一直避着,现在没有办法再避了。十二年以后的中秋月夜,我们在杭州天竺寺再相会。”
他们分别后,就在这一天夜里圆通果然死了,同时那个孕妇也生了一个男孩子。十二年后的中秋月夜,李源如约到达天竺寺去寻访,在天竺寺后山的一块大石头旁,看到一个牧童在牛背上坐看唱歌,道:“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
原来,这个牧童就是圆通的转世之身。后人传说,这天竺寺后山的大石头叫作“三生石”。
■一手遮天
◎成语释义
比喻玩弄权势,欺上瞒下。
◎成语出处
《理惑论》:“侧一掌以翳日光,举土块以塞河冲。”
◎出处译文
“举起一只手,想要遮住太阳;拿起一个土块,想去堵塞河流。”
◎成语故事
世俗的人,往往对于佛教观念不理解。因此产生了很多的误会和非难。牟子在《理惑论》里,针对人们的责难,作了针锋相对的解释。
他说:“你们对于佛教的非难,丝毫无损于佛教。就好像用瓢从江河里捞水,想使河水减少;用铲子去铲昆仑山,想把它铲平;举起一只手,想要遮住太阳;拿起一个土块,想去堵塞河流。”
■细水长流
◎成语释义
比喻有只要努力不辍,长年累月地坚持下去,任何困难终可克服。
◎成语出处
《遗教经》:“汝等当勤精进,譬如小水长流,则能穿石。”
◎出处译文
“你们应该勤奋、持续地修行,修行的过程就像细小的水流,只要不断的流淌,最终能够穿透岩石。”
◎成语故事
佛经上说释迦牟尼在临终的时候,对弟子们做了一些有关修行和持戒方面的教诲。
释迦牟尼主张修行的恒久性,他告诉弟子们:“你们应该勤奋、持续地修行。修行的过程就像细小的水流,只要不断地流淌,最终能够穿透岩石。”
■一厢情愿
◎成语释义
比喻做事情只凭个人主观臆想,完全不考虑实际情况。
◎成语出处
《百喻经》:“田夫思王女。”
◎出处译文
“平凡的男子想念国王的女儿。”
◎成语故事
在《百喻经》里面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愚蠢的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考虑实际情况,总是任性而为,以致于闹出许多笑话来。有一次他到京城游玩,偶然看见了国王美丽的女儿,他当即爱上公主,并异想天开地想与公主结婚。
回到家后,他竟然得了相思病,一天比一天沉重,终于卧床不起。家里人非常着急。后来,亲戚朋友看望他,询问他的病因。他就把实情告诉了他们。他说:“如果不能娶公主为妻,我就活不下去了。”
为了挽救这蠢人的生命,亲友们安慰他说:“看你病得这样可怜,我们就替你去向公主求婚。”蠢人很高兴,病好了一些。几天后,亲友们又来看望他,蠢人忙问情况怎么样了。亲友们只好说:“我们好不容易找到公主,把你的要求向她讲了,她坚决不答应,看来你就不要再对她痴心了吧!”
哪知他一听,高兴地笑起来,说:“这下好了,只要我再亲自去一趟,她肯定会接受我的求婚的。”亲友们一听,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只好一齐走了。
■唯我独尊
◎成语释义
这个成语原来是推崇释迦牟尼的话,现在用来形容极端自高自大,认为只有自己最了不起。
◎成语出处
《长阿含经·大本经》:“遍观四方,举手而言:‘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出处译文
“望四面八方观察了一下,举起手说:‘在天上与地下所有的物体中,只有我最伟大。’”
◎成语故事
在佛经中,释迦牟尼从摩耶夫人的右肋出生。他出生以后马上就能独立走七步路,他向周围看了一番,左手指天,右手指地,大声宣告:“在天上与地下所有的物体中,只有我最伟大”。
■河东狮吼
◎成语释义
这个成语形容妻子的凶悍。
◎成语出处
《维摩诘经》:“演法无畏,犹如狮吼。”
◎出处译文
“佛法的力量,就像狮子怒吼一般有威慑力。”
◎成语故事
“河东”指山西境内的黄河以东地方。
北宋时期,有个人叫陈季常。他和苏东坡是好朋友,两人都喜欢研究佛学,只要谈起佛理,他就会滔滔不绝地说个没完。季常的妻子柳氏是河东人,非常凶悍。陈季常年轻时喜好剑术,经常自诩为豪士,但是在柳氏面前却怕得要命。
那会儿名士聚会流行请歌女助兴,有一次,苏东坡到季常家参加聚会,也有歌女在场。没多久就听到隔壁一声大吼,听见用木杖击墙的声音。苏东坡被吓得连退几步,愣了一会儿,才赶紧跑进去探个究竟。
他进门一瞧,不禁笑了出来,原来,柳氏醋劲大发,瞪着眼睛,骂起陈季常来,还用木杖猛打墙壁,而陈季常却躲在一旁发抖,口里连连称是。
回去后苏东坡就作了一首诗打趣陈季常,那首诗是这样写的:“谁似龙丘居士贤,谈空说法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这首诗的意思是说,有谁能像龙丘居士陈季常那么有才能呢?谈起佛学、佛法,往往整夜都不睡觉,但是一听到妻子的怒骂声,就吓得连拐杖都离了手,茫茫然不知所措。
■火眼金睛
◎成语释义
形容人的眼光锐利,能够识别真伪。
◎成语出处
元朝杨景贤《西游记杂剧》第三本第九出:“这厮瞒神唬鬼,铜筋铁骨,火眼金睛。”
◎出处译文
(孙悟空)欺瞒鬼神,一身铜铁做的筋骨,火炼出来的眼睛。
◎成语故事
在《西游记》里面,孙悟空因玉皇大帝封的官职太小而大闹天宫。天兵天将都拿他没办法,只好请太上老君出来帮忙。结果太上老君擒住了猴王,但是猴王偷吃过太上老君的仙丹,已经是刀枪不入,连雷也击不倒他。
太上老君公报私仇,把他封进八卦炉用三昧真火烧他。没想到孙悟空在炉中竟没烧死,他不怕火,却被烟熏红了眼睛。跳出炉子后,这个猴子继续同天上的神仙打架,直到如来佛把他镇压在五行山下为止。
孙悟空被熏了眼睛,却因祸得福,从此后他的眼睛有了透视、望远和辨认真伪的功能,叫火眼金睛。后来在西天取经的过程中,这火眼金睛帮他解决了不少难题。
■空中楼阁
◎成语释义
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空想。
◎成语出处
《百喻经》:“见三重楼,高广严丽,心慕之。”
◎出处译文
“(富翁)见了别人盖的三层楼房,又高又华丽,就非常羡慕。”
◎成语故事
从前某地方有一个大富翁,他的房屋建筑得算是华丽堂皇,这位大富翁虽然很有钱,可是非常愚蠢,经常做出傻事,而且又是吝啬的人。
有一天他听人家说,某处有一个富翁,建筑了一座很华丽的三层楼房,这位富翁好奇,也为了不服气,所以就不远千里地跑去参观。当他来到那个富翁家的门口时,就看得呆住了。因为这座楼阁不但华丽,而且高高的耸立在空中,因此他十分的羡慕,回到家来就日思夜想,自己也想建造这样一座楼阁。
于是他打听建造这座楼房的建筑师,不久就找到他并同他议价,要建筑一座楼房,并问他需要多长时间,需要多少经费。
建筑师说,需要一年时间,若干经费。开工后,有一天财主来到工地,东瞅瞅,西瞧瞧,心里十分纳闷,便问正在打地基的工匠:“你们这是在干什么?”“造一幢三层楼高的屋子呀,是照您吩咐干的。”
“不对,不对。我要你们造的是那第三层楼的屋子。我只要最上面的那层,下面那二层与第一层我不要。你们先造最上面的那层。”工匠们听后哈哈大笑,说:“只要最上面那层,我们不会造,你自己造吧!”工匠们走了,傻财主望着房基发愣。
■本来面目
◎成语释义
佛家语指人的本性,后来表示事物原来的样子。
◎成语出处
《六祖坛经》:“阿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出处译文
“你追赶我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
◎成语故事
根据禅宗史的记载,当年六祖慧能秘密得了五祖弘忍大师的衣钵之后,为了躲避纷争,慧能就连夜往南边去,走到大庾岭头,被后面来的一帮五祖弘忍的老弟子追上了。
其中有一个慧明,慧明的佛学修养很高,他得知五祖把衣钵传给慧能,心中不服,就带领弟子追上。慧能见他匆匆赶来,知道他的用意,把袈裟扔到一块石头上说:“要拿的话请随便吧。”
慧明这个时候反而犹豫起来,他说:“我并非为衣钵而来,而是为法而来,请大师为我讲一点佛法。”这时候慧能大师就告诉他,“你不想为善,也不想为恶,那你追赶我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
慧能所讲的这句话可以说是成为禅宗的最根本的思想之一。这里所说的“善、恶”,它代表的是所有的分别的、二元的、相对的意识。禅宗指出,只有你将一切相对的、分别的观点去掉,你才能够见到“本来面目”,即佛学的真谛。才能见到你内心的纯真的、不染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