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语文新课标必读-中外文学名著导读
2610100000056

第56章 海涅的诗

海涅是19世纪德国杰出的诗人、政论家和思想家,1797年出身于一个犹太小商人家庭,1819年进入波恩大学学习法律,6年后在哥亭根大学完成博士考试。

海涅的创作开始于抒情诗歌,1827年他出版了《歌集》,并崭露头角。1824至1828年,他写了《哈尔茨山游记》等4部著名游记,显露了他兼备思想家的特色。1830年法国的七月革命给了他极大的鼓舞,使他写出了“我是剑,我是火焰”这样的诗句。

1831年他流亡到巴黎,一直生活到1856年去世,其间仅回过德国两次。在巴黎他与巴尔扎克、雨果、乔治·桑、圣西门、肖邦等人都有密切的交往。1843年底,46岁的海涅认识了20岁的马克思,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马克思在政治上对海涅的创作发生了积极的影响,诗集《时代的诗》中大部分就是在马克思影响下写成的政治诗。

海涅最突出、最重要的作品是长篇政治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和《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以冬天象征死气沉沉的德国,通过童话般的幻想对德国的反动制度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抨击。作者把腐朽、分裂的德意志36个封建小邦比作36个粪坑,认为清除这些粪坑必须使用暴力。《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是为声援1844年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而写的,这是一首富有战斗性的诗,诗中歌颂纺织工人是自觉的战士和旧制度的掘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