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晋说新语
2618000000102

第102章 055.一朝出门去

石勒将死也,问佛图澄曰:“上师,朕将往生何国?”

澄曰:“陛下以慈心奉佛,当生净土。”

勒复问:“上师,赵国其兴乎?”

澄曰:“此俗务也,陛下勿念。”

勒心知其意,执其手,涕下。后五日而薨。

………………………………

说来也巧,小绍这次请来的三位先生,恰好是一僧一儒一道。

他分别下饵,请这三位先生来,主要是要为自己站台。是以刚才光顾着谈禅机(主要是让他断了让自己出家之念),把竺法深请出门后,才慌忙追回。

竺法深乃上品贵人,天下名僧。

抱朴子葛洪,为太极仙翁葛玄之侄孙,灵宝派传人。

郭景纯名义上是天师道祭酒,但其学术师从《周易参同契》,名为黄老,实则是旁门儒生。

他请这三位先生,就好比吕后请商山四皓,只是汉初民生凋敝,独重黄老。方今乱世,三家争鸣。此举真是巧合吗?周顗一边向琅琊王禀报世子行踪,一边思考着。

“谋定而后动,一击而全功。绍儿已有几分魏文风范了。”司马睿甚是满意。

“世子纯孝,回到京师,就衣不解带的伺候石娘娘。其迹虽类,其心不同。”

“类”者,魏文帝曹丕也。《世语》记载,魏文帝设计毒杀曹彰。此盖小说家言,不足为信。然威王薨于离京路上,暴毙而无医药,其迹亦甚是可疑。历史的真相,恐怕已随当事数人悉数入土了。

司马睿假意不悦:“妇人之仁。”但眉梢的得色如何也掩盖不住。

谢鲲曾私下告诉周顗:“明公历乱,外惨而内荏。”周顗不禁暗自感激。

思玄叔之死,无疑改变了司马睿的一生。他梦想着成为章度弟那样的强人。但骨子里,他还是那个慈不掌兵的少年左将军。

小绍此时,正与竺法深陪王导品茶:

王导喜好玄理,王潜未出家时,两兄弟就臭味相投。此时他乡遇故知,便毫不犹豫的派长随告了假,要与他抵足长谈。

王导对释家戒律也是一知半解,生怕无意中冲撞沙门,反为不美。便命人撤了南北干货,以蔬果随缘。小绍十分感动的喝了一口茶:终于不用喝酪了,我容易吗我。什么?你说煮茶是异端(此时无炒青)?甜党是异端(煮茶味淡,一般自由调味)?要求还挺多啊,把你那杯给我。

佛法戒律,以节欲、消业两者为本。其实世尊在世时,喜食豚肉。苏耶妲也曾以乳糜供奉佛祖。

但道济和尚喝酒吃肉无妨,寻常沙门却万万不可。

《地藏本愿经》云:“破用常住,欺诳白衣,违背戒律,种种造恶,如是等辈,当堕无间地狱。”

这是为何呢?《地藏经》说俗世谛,乃回向方便之法门。

戒者定慧根,无根木不生。贡高我慢之辈,若是不修戒,则无由断烦恼,生般若。

竺法深得闻梵音,正是“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处在一种“智无畏”的亢奋中。按世谛说法,此乃欲界阿罗汉果不退转。随时准备随祖逖北上,去爆佛图澄的菊花,不对,是与佛图澄辩难佛法。正在跟王导有益达没益达的聊着。

小绍眼睁睁的看着一僧、一儒,以《大宗师》篇为题,讨论一死生的问题。不由叹了口气:这才是晋朝的正确打开方式。好像没什么不对嘛。

小绍见两人舌战甚欢,便起身添茶。

洒扫应对进退,固然是宋儒陋习。但小绍以为,尊师者,重道也。对知识的敬畏,乃文明与野蛮的分野。蛮夷逞力,华夏以勇。

只是他本来就是个少爷兵,提壶不稳,被茶水烫了一下。惨叫一声,手一抖,袖中怀着的一张纸,便飞到王导袴上。

王导瞟了一眼,忽然神色凝重:“此乃妖说,世子从何处得之?”

………………………………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