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晋说新语
2618000000070

第70章 023.渭城已远波声小

曜嗜酒,常饮于马上,左右不能禁。

尝醉曰:“兮我共醉,昆弟七朋。今我独饮,不见弟兄。或在陵庙,或在国封。”涕下不已。

………………………………

“宣~南阳王使胡崧上殿。宣~琅琊王使毌丘续上殿。”

永嘉元年时,为了收复长安,祁弘许诺鲜卑骑兵劫掠长安。长安宫室,已如山间破庙,外面勉强糊了一层红纸,一经风雨,便闻狐鸣。

其实此事并非祁弘之过,大名鼎鼎的代国公郭子仪,在至德二年的做法如出一辙。

然则郭子仪此举,乃是为了保全汉家天下,甘受污名(他也因此被代宗李肃疏远)。而祁弘此举,不过是司马家兄弟相残间的助纣为虐。是以董狐直笔,郭子仪为大臣,祁弘为从逆。

胡崧上前准备上殿,毌丘续却靠在门柱上假寐。小內监无法,只得出来叫他:“毌丘大人,毌丘大人?”

毌丘续“窗外日迟迟”的打了个呵欠:“不好意思,你没吃饱饭?”

小黄门扯着嗓子:“大人说笑了,宫里还有肉糜嘛。”

毌丘续眼中精芒一闪:如此不君不臣,偏要做戏。真是可笑。却没有斥责黄门。鼎之轻重,还是问清楚的好,免得绝胫而死嘛。

两人上殿,一鞠躬为礼。汉时君臣本无磕头之义,撤座还是赵匡胤搞出来的,更别提家奴化的满清了。

只是臣子“赞拜不名”,到底是失仪的事。一个枣色袍的大员便斥责道:“堂下何人,报上名来。”

胡崧只得道:“下官振军将军胡崧。”

另一人自然便是毌丘续了。但那枣袍却又问道:“你又是何人?”

那人似乎惊醒过来,目光如炬的盯着枣袍:“下官刚才想起崤涵道上的童谣,一时失神,还望恕罪。”

枣袍被他盯的寒毛乍立,犹强自说道:“大……大胆!”

上首一个紫袍的老者却止住了他:“索巨秀(索綝),无妨。你只管说来听听。”

看他袍服位置,俱在索綝之上。索綝只好退下。

毌丘续便铜琵铁板的唱道:“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

他以秦腔唱这儿歌,有几分滑稽。只是这殿上几人,包括脸色惨白畏缩的少年天子,都显得面有愧色。

八王之乱的结果,是东海王逼死了河间王,拥立怀帝。但紧接着东海王又被怀帝群臣逼而出走,忧愤而死。

“先生不远万里而来,将何以教我?”司马邺对此只得避而不谈,回到正题。

“臣建威将军左都尉毌丘续。琅琊王闻陛下仪仗不给,深自敛抑。请陛下暂移玉驾,委屈江南于一时。待光复旧京,再还师以大路。”

紫袍老者笑道:“琅琊王既有如此拳拳报国之心,为何不挥师北上,以勤王事?”

“敢问这位大人是?”

“老夫麴允,你可以称我厚中。”

毌丘续做足功课,敛衽道:“麴尚书容禀: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今中原方祸,夷狄割据,琅琊王无立锥之地,如何北上?”

这话里话外,挑不出错处,但********,却震耳欲聋。索綝虽有不忿,只能忍气吞声。

胡崧也不想一直看着他表演,只得趁机启奏:“南阳王愿帅十万师,奉帝冕于秦州。”

那个苍白的年轻人幽幽的说:“两位王叔的心意,朕已知晓。两位使节风尘仆仆,请于驿馆稍待。朕不日便有旨意给两位王叔。”

………………………………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