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晋说新语
2618000000086

第86章 039.智者不死于波涛

初,周顗论申生重耳事。帝曰:“今江南之事,一州数贼。江北之政,一月数变。廿载之后,吾恐江南非晋土矣。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

上午,周顗忽然宣布要考试。

开卷考试,题目是闵公元年至僖公四年。

写了一半,小绍忽然丢下笔,跑了出去。

周顗也不阻拦,继续看着大家答题。

中午气氛有些沉闷,除了小槐和司马汶,大家都一言不发,只顾低头扒饭。

虽然孔子讲究食不言寝不语,但是像“把醋递给我”,“帮忙盛碗汤”,“鱼做咸了”都刻意不说,就很不自在了。

小槐低声问庾文君,庾文君却皱着眉头,示意她别多问。小槐只得郁闷的低头吃饭。

司马汶却沉不住气,嘣的把碗一顿:“今天到底怎么了!”

小绍叹了口气:“伯仁师父,这事我们还是到内间说吧。”

司马汶刚要发作,小绍却说:“你俩想听就一起吧,嘴巴严点就是。”

穿过小竹廊,小槐把门关上。

“建康城里有些不好的消息。”

小绍不问是什么消息,直接问:“有多糟?”

周顗道:“东海世子开府建康,不欲就国。城中传闻‘二羊角,一猿伤。地生金,天火降。牛代马,虎食羊。非我类,黑作黄。’”

“五毛,五毛。”小绍将一枚五銖钱拍在案上,“他们怎么不传‘大楚兴’呢?”篝火狐鸣的把戏,有些人火烧屁股了啊。

司马汶听得云山雾罩,又不好意思去问,就使了个颜色,小槐只得开口道:“世子,东海世子怎么了?”

“你还记得在建康时,我不是兄弟三人么。”

“世子,小裒,还有……”小槐在王府中,一直待在荀氏身边,对府中其他人并不清楚。

“还有个小我两个月的小冲。”小绍接着她的话,“小冲是石娘娘生的,刚出生没多久,东海王司马越就死了。啊!”

周顗一板子下来,小绍跳起三丈高:有字而呼名者,贱之也。诸侯曰薨,庶民曰死。小绍对八王没什么好感,自然不客气。

他怕再挨打,只得加快语速:“东海王子不知生死,父王就把小冲过继给东海一脉。只是这都两年前的事了,怎么又有反复?”

八王反目,晋室多绝,小冲身为次子,过继他王本是正常。再说儿童哪里有什么主见(周顗不禁瞥了小绍一眼)。

“卞望之正派人调查,应该很快有消息了。”

周顗的意思,是让小绍学司马睿当年,外放避祸。

只是西面乱匪,北面匈奴,东面是不省心的王沈二公。此时不比永嘉,又能逃到哪去?

况且如今天变日近,小绍是知道“王马共天下”的,如何肯远遁而去。

“离都日久,甚是想念父王。明年开春,便回去吧。”

此去建康,吉凶难料。但天下动荡,立储势必迫在眉睫,小绍也只得孤注一掷。

“京口这边,把世子仪仗撤了,只称太学。我和周师先西行请示父王,在建康重新建少府。大家愿意留下的,愿意跟着走的,自己拿主意。”

“侄儿,姑姑陪你去!”

小绍感激的看着司马汶——这个姑姑虽然笨一点,对自己还是挺好的。

“别闹,这是琅琊王家的私事,你卷进来干什么?况且京口这边也很要紧,万一有什么事情,你还可以照应一二。”

京口经营两年,关系到祖逖北伐,和天下的一线生机。况且自己此去打探局面,人多了反而扎眼。

………………………………

狐裘蒙茸,一国三公,吾谁适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