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晋说新语
2618000000093

第93章 046.杖藜扶我过桥东

当桃李之宴,春寒无花。宋袆议金谷时,以绢作花,四时宴乐。帝曰:“俭以养德。纸花可也,何必以绢?”

………………………………

燕子来时新社,小夭去后春涯。

春寒料峭,“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是以赴宴众人见园中桃红李白,都大吃一惊。

待走进一看,原来是用红白纸张扎的纸花。

汉时祭东岳帝君(泰山府君),不兴佛教葬仪,倒不会有人联想到纸钱。

晋人两餐,此时众人都是饥肠辘辘,园中条案上摆着不少南北冷食,只是主人尚未发话,不能失了名士体面。

“夫……”

这个字一出口,不少年轻士子皱了皱眉——一篇序文?

难道世子想念一篇汉赋?或者短一点,一篇单纯的游园序文?

一篇汉赋要吟咏一刻,即使是序文也要三分。他们难免有种听校长在主席台上吹牛的感觉(其实我觉得很多中学校长每天上班的动力就是这个)。

更重要的是:济济多士,你有什么资格在这里念?

琅琊王、陈郡谢(京兆杜被无视了)、会稽顾、吴兴陆(义兴周被无视了)。诸位贤长,哪个不比你小子强?

但只有一位弱冠的王氏子弟不为所动——作为篆抄这篇序文的人,王羲之知道接下来是什么。

“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小年不知大年,大年焉知天寿?这是秋水篇啊。

眼前的童子,仿佛变成了逆生而老的李聃。园中的纸花,也变成了飘飘的梦蝶。

“……会桃李之芳园,序文章之乐事。诸子逸秀,皆为孔璋;吾人咏歌,独惭叔夜。”

李白宴诸从弟,这里在辈分上必须修改一二,好在千古的名句丝毫无损。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这篇《春夜宴桃李园序》发至每人手中,已无人再敢打量小绍,所有人,好吧,几乎所有人都忘记了腹中的饥饿。

王羲之和小槐不客气的吃起点心来:对于小绍的奇异举动,如果要一一吃惊的话,他恐怕早就吓死了。再说此序不过是道家清谈文字,达不到陈琳一檄治头风的效果。

小绍瞪了他俩一眼:还没完呢,就上赶着吃盒饭了?

王羲之和小槐赶紧退到自己的位置。好在此时诸子如痴如醉,没注意两个小孩。

“诸位贤达尊长,会此佳节,”虽然完全不觉得春寒料峭,有何“佳节”之处,可众人还停留在对自己井底之蛙的反省中,竟无人出言反驳。

“有此嘉宾。当属文以纪之,使后人想见盛况,立不朽之盛事。”

小绍一拍手,几个皂吏抬上来两张条案:一张上是一筐中档的文房四宝,一张上是三坛黄酒。

“西泠印社决定:今日所得之诗作,将与序文一同刊印,作为杂志《凯风》的创刊号。”

“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小绍一笑,将左右手一摊,“诸位请便。”

一边是留名千古,一边是抱憾终身,傻子才不知道怎么选。

一时间,磨墨声此起彼伏。

………………………………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