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种学说的有力支持,来自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发现。宇航员们从月球上采集的土壤标本表明,月亮上的矿物质和地球上的是相似的,这使得科学家们确信,地球和月亮有着共同的起源。他们解释说,在太阳、地球形成的同时,有一团星云气体尘埃环绕地球转动。这团星云气体尘埃不断合并了周围的小块尘埃,结果形成我们现在看到的月球。这种观点也还仅仅是一种推测,究竟正确与否,仍有待于人们的进一步研究。
更为合理的解释是,由于45亿年前的那次碰撞发生在地球外层,地球的铁核并没有被触及,而外层含铁较少、密度较小的岩石部分脱离出去形成了月亮。这样,月亮所形成的核心所占质量当然比不上地球的核心了。
美国太空第一人
艾伦·谢泼德是第一位遨游太空的美国人。1961年5月15日,他乘坐时速8000多千米的“自由7号”小型宇宙飞船代表美国首次遨游太空,因此成为民族英雄。
6.星系核爆发之谜
星系核是星系中心质量密集的区域,由大量的恒星、等离子体和高能粒子等组成。星系核有宁静星系核和活动星系核两种。宁静星系核中有各种光谱型的恒星,可能还存在中子星、白矮星等致密星。宁静星系核常产生幂律谱形式的射电辐射。活动星系核具有剧烈活动现象,一般认为它的核心是一个黑洞,存在吸引力和喷流,还会发生星系核爆发。星系核爆发是宇宙中最壮观的天文现象之一。
在银河系旋涡星系和许多巨大的椭圆星系的核心部分,是十分动荡不安的区域。室女座A是一个巨大椭圆星系,从它的中心核的照片上看到,有一个发亮的长条从核心部分延伸出去,与红色的中心核相比,显得很蓝,在它的两端还有两个小亮点。大量的观测事实表明,这些东西是从星系核中心喷射出来的强大气流,它的速度大约每秒2500千米,长度约5000光年。这是星系核剧烈爆发的一个壮景,这种爆发的能量为超新星爆发能量的1000万倍以上。
塞佛特星系是星系核活动异常的星系,它的核心经常发生猛烈的爆发。如NGC415星系的核特别明亮,从这个地方每年约有相当于100个太阳的物质抛射出来,总能量相当于一千亿个太阳发射的光芒。
现在发现一些强烈的射电源也是发生过爆发的星系。天文学家认为,天鹅座A两侧的两个发射电波的“眼珠”是其中心部分大爆发的产物;半人马座A的正中央有一条又暗又宽的带子横贯而过,里面是流动的气体,许多恒星正从这些气体中诞生。按理说,椭圆星系内部不存在气体,这里的气体是多次爆发的产物。这从它的四个射电“眼珠”的活动中得到证实。
大量事实表明,星系中心核的爆发绝不是特殊现象。事实上,许多星系核都有程度不等的爆发。银河系虽然现在很平静,但在一千万年前中心部分也发生过不很强烈的爆发。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星系核爆发的原因还是一个谜。有些科学家猜测,这种强烈的爆发和大质量的黑洞有关。
7.黑洞之谜
根据天文学家的观测,宇宙中有一个奇怪的天体,它的引力极强,连速度最快的光也休想从它那里逃脱,所以人们看不见它,称它为黑洞。
黑洞并不是实实在在的星球,而是一个几乎空空如也的天区。黑洞又是宇宙中物质密度最高的地方,地球如果变成黑洞,只有一颗黄豆那么大。原来,黑洞中的物质不是平均分布在这个天区的,而是集中在天区的中心。这些物质具有极强的引力,任何物体只能在这个中心外围游弋。它的基本特征是有一个封闭的视界,这视界就是黑洞的边界,一切外来的物质和辐射可以进入这视界以内,但视界内任何物质都不能从里面跑出来。我们可用“有进无出”来形容它。因此,黑洞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太空魔王”。
黑洞内部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引力,这与它的形成有关。当一颗质量相当大的星体的核能耗尽后,残骸质量比太阳质量高3倍的恒星核心会演化成黑洞(若中子星有伴星,而中子星吸收足够伴星的物质,也能演化成黑洞)。在黑洞内,没有任何向外力能维持与重力平衡,因此核心会一直坍缩下去。尽管在坍缩过程中,内部也会产生一些抵抗坍缩的压力,但在如此强大的引力面前,无异于螳臂挡车。随着坍缩加剧,分子、原子乃至原子核都会被挤破,最终形成极高密度的引力中心,从而形成黑洞。
很久以来,天文学家一直在寻找黑洞的踪迹,至今未能如愿以偿。尽管如此,科学家对黑洞的存在深信不疑。
8.火星金字塔之谜
在1972年,由美国制造的“水手9号”宇宙飞船,在火星上成功发现了外表类似于金字塔的物体。1976年,“海盗1号”宇宙飞船也从火星上拍摄到一些类似于埃及金字塔的建筑物。从照片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在一座高山上耸立着一块巨大的五官俱全的人面石像,从头顶到下巴足足有16千米长,脸的宽度达14千米,与埃及狮身人面像—斯芬克斯十分相似。这尊人面石像似仰望苍穹,凝神静思。在人面像对面约9千米的地方,还有4座类似金字塔的对称排列的建筑物。
根据照片上显示,它有着明显的棱角,并且在它的周围还有好多个正体不明的类似“物体”。说是物体,主要是因为它们实在不像是自然形成的地形。在这片广大的地区,就散布着许多类似的形体。研究人员宣称:用精密仪器对照片进行分析,发现人面石像有非常对称的眼睛,并且还有瞳孔。科研人员在认真分析、对比后认为,最具说服力的证据是“对称原理”,一个物体正因为符合绝对对称后才能证明其出自人手,而非自然天成。地质学家埃罗尔托伦也认为那种对称现象在自然界根本不存在。人们继续对这些照片进行研究,发现火星上的石像不止一座,而有许多座,并且连眼、鼻、嘴,甚至头发都能看得很清楚。
金字塔是何种原因形成的,众口不一,行星科技研究学会的科学家马·卡罗特就指出“人面”的比例十分真实。那不是一张夸张搞笑的脸,也不是一张笑脸,它的口中有牙齿,眼眶中有瞳孔,而且通过计算机放大处理后,眉毛及头巾上的条纹也都清晰可辨,“人面”再上去更像人式建筑。卡罗特也承认这只是偶然的证据,却不是更为有力的证据。
关于“火星人”的争论已持续了好几个世纪,只要人类还未完全征服火星,这种争论一直会继续下去。如今,火星上金字塔的发现更给这种争论注入新的活力。不管怎样,我们相信人类终有一天会揭开这所有的谜底。
未来登月装备—月球车
未来登月使用的月球车呈金色,有12个车轮,重约2041千克,可以搭载4名身着宇航服的宇宙员。月球车最大时速可达16.9千米,并且可以与多种设备联合使用。电动马达驱动的月球车可以任意移动,既可由乘坐其上的宇航员操控,也可以通过地面指挥中心操控。宇航员可以站在车内,并且被固定,因此车辆行进中的颠簸不会使车内人员相撞。2020年登月时,这种月球车将主要用于月球基地的建设。
9.水星磁场之谜
水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在我国古代又被称为“辰星”。由于距离太阳太近,它常常被耀眼的阳光所掩盖,只有在夕阳西下的余晖中,或者在日出之前东方的地平线上,我们才有机会用肉眼一瞥它的踪影。
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在最接近太阳的水星内部存在熔融状液体。这项发现有助于解释几年前人们所发现的水星为什么会具有一个小型磁场。
就目前而言,1974年到1975年,美国国家宇航局的“水手10号”对水星进行了第一次探测,并记录下了水星微弱的磁场,但科学家认为由于水星体积很小,因此它的内部早就已经凝固了。而通常人们认为,与地球一样,如果要产生磁场,它就必须要有一个熔化的内部。例如月球和火星,在远古时期它们都曾存在巨大的磁场,但后来都消失了。
后来,美国国家宇航局的“信使号”又飞临水星。它离水星只有124英里,也就是200千米不到的距离,飞越了水星表面此前从未被人看到过的20%的面积。它拍摄了超过1200张的照片,记载了将近1554万平方千米的水星地面情况。但与此同时,由康奈尔大学的天文学一位助理教授带领的一个研究小组正在对水星的内部进行研究。
尽管水星是太阳系里最小的行星,但科研工作者也不可能去转动它。不过,他们通过使用位于加利福尼亚、波多黎各以及西弗吉尼亚的太空望远镜对水星的运动进行了翔实的研究。
他们向水星发送强雷达信号,然后在相隔深远的地点接受信号反射,这些反射显示出一些奇特的斑点样子,从而表明水星表面是坑坑洼洼。通过测量一个特殊的斑点在另一个地点再次出现的时间,这样就能计算出水星的旋转率是多少,而且可以精确到十万分之一。科学家经过5年时间得出了在水星旋转时的状态,又叫天平动,这是由太阳引力引起的。他们发现测算出的水星的天平动是原先认为的水星内部完全是固态时的天平动的两倍,而它与一个外核是融化的而且绕其外壳旋转的天体的天平动正好相匹配。
水星磁场的形成原理和地球的磁场应该是相同的,它们都是由核心部分的熔融物质旋转所形成的。水星中心部位的高温使一些原子的电子脱离了原子核的引力,成为了自由电子。由于核心部分的压力十分强大,自由电子像水中的气泡一样漂浮着,在核心外层形成了一层“电子气海洋”。它像一个不断有电流通过的可以转动的线圈,正如一个巨大的发电机,这样水星的磁场就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