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侃侃大唐事儿
2642700000012

第12章 高祖篇·从晋阳到大兴

翻翻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除了靠政变穿上龙袍的几位猛人如杨坚、赵匡胤,和站在父辈肩膀上称帝的如忽必烈、皇太极之外,那些一刀一枪打江山的皇帝,无一不历经多年鏖战。

汉高祖刘邦从斩蛇起义到灭项羽称帝花了7年(平均水平),光武帝刘秀从南阳起兵到灭铜马军称帝花了3年(算是比较快的了),明太祖朱元璋从加入郭子兴义军算起到攻入上京称帝花了整整16年(这个真心艰难了点儿)。

那么唐高祖李渊从晋阳举兵到攻入隋都大兴城花了多久呢?

啥?您说怎么也得个一年半载吧。

不好意思,别人造反都是按年算,李渊造反却必须按天算。因为速度实在是太快了,连一百天都没用上。

即使再把隋恭帝杨侑禅位,李渊登基中间的时间算上,也不过十二个月而已,总算中间凑合着跨了个年……

当然吃同样的饭,干同样的事,差距这么大倒也不是因为李渊军队的战斗力爆表到无敌,而是因为他选择的起兵时机和制定的作战方针堪称完美。

李渊起兵时,隋朝的主力部队骁果军正在名将来护儿的率领下跟随杨广驻守在江南一带,而李渊统帅的太原军队本身便担负着守卫隋都大兴城北大门的重任。所以一旦他中途反水,剑指大兴,那基本上就和从自己兜里掏东西没多大区别了。

加上杨广头些年的多次远征以及李密、窦建德等几位大佬的各种闹腾,隋帝国比较能打且忠心耿耿的那几个猛人如杨义臣、郭绚一干人等基本已经被搞得七七八八,连堪称大业末年剿匪第一猛将的张须陀也在一年前同李密的血拼中为国捐躯。

正所谓趁你病,要你命。一向以抓机遇见长的李渊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天赐良机。于是乎,父子三人外加女婿,点齐人马、抄起家伙、一路南下,仅仅花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把家从晋阳城搬到了大兴城。

在这三个月的军事行动中,李渊的军队就如同一股从北方奔腾南下的汹涌洪水般掠过了山西大平原。那些挡在他前进道路上的州郡城池,仿佛变成了一个个孤零零的小土丘,无论抵抗或不抵抗,都很快被淹没在一片红白相映的浪潮中。(晋阳起兵时,李渊军队旗号为红白相间色。)

当然,也不是所有阻碍都是冲得垮的土堆。眼看大兴就在眼前,李渊到底还是碰上了一块礁石——驻守在河东郡,曾经参与平定过杨玄感叛乱的骁卫大将军屈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