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侃侃大唐事儿
2642700000062

第62章 高祖篇·六月二十六日的危局

几天后,一位名叫宇文颖的官员抵达庆州。和尔朱焕和乔公山一样,这人表面上也是太子党成员之一。而他此行的目的,则是要将玉华山上发生的一切告诉庆州都督杨文干。

但让人费解的是,杨文干从这位太子党成员口中听到的消息竟然不是李建成急需他表明清白,而是李渊已经断定太子谋反。

对李建成忠心耿耿的杨文干一听到这个消息,立刻慌了神。

想到太子对自己的栽培之恩,想到大唐江山的未来,慌乱之中的杨文干几乎没加任何思索,便动员庆州兵马,当真举起了反叛朝廷,营救太子的大旗。

六月二十四日,杨文干反叛的消息传到了YJ县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次太子建成已是必死无疑。

但事情的发展却再次出乎了大家的意料。当身在仁智宫的李渊接到庆州方面的消息后,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慌乱或者震怒。

因为事实上,此时的李渊已然通过自己的渠道,弄清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充当李渊消息源的不是别人,正是隋唐官场的百变天王封德彝。作为一名出色的王牌间谍,封德彝不仅凭着自己长袖善舞的本事,在短时间内弄清了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而且将自己所掌握的一切都一字不落地禀报给了李渊。

封德彝的及时出手,让原本身处一团迷雾中的李渊瞬间清醒:庆州的杨文干不过是个小角色,并不值得担心,而太子建成也从来也没有过抢班夺权的打算。

真正需要自己警惕的,是那个始终躲在黑暗中的操控者。

于是,李渊在六月二十六日命令左武卫将军钱九陇与灵州都督杨师道兵发庆州,同时召见秦王李世民,任命他为平叛总司令,立刻动身前往庆州督战。

有趣的是,面对李渊的命令,一向以军功为立身之本的李世民这次竟然选择了拒绝。而他的理由也很简单,对付杨文干这种货色根本用不着我秦王殿下出手。(文干小竖狂悖,起兵州府,官司已应擒剿。)

而这话隐含的一层意思便是,我不打算现在离开仁智宫。

见李世民完全没有前往庆州的意思,李渊不仅没有发火,反而用一种万分真诚语气的给了他一个郑重承诺:“待你凯旋归来,我将立你为太子。”(汝宜自行,还,立汝为太子。)

什么?就为了让李世民出兵,居然连太子的位子都抛出来了?

别急,事实上,这是李渊当时最冷静且机智的选择,一切的答案就隐藏在二十六日那个夜晚李渊最后的行动中。

在亲口许下要将太子之位传给李世民之后,李渊当晚亲率禁卫军离开仁智宫,几乎是一路飞奔地赶到了毛鸿宾堡。

当看到依旧驻守在此的太子卫队时,李渊终于长出一口气,抹掉了头上的冷汗。他立刻命令全体卫兵三十人为一组,分散在四周彻夜警戒。

当喧嚣而平静的一夜终于过去,红彤彤的太阳再次从地平线上升起时。在荒郊野地里猫了一夜的李渊终于彻底放下那颗悬了一夜的心,事情总算没有发展到最坏的地步。

看到李渊再次率领随从返回玉华山,李世民则默不作声地依照老爹命令,动身前往庆州平叛。

随后,太子李建成不仅被立即释放,而且再次被派回京师居守(一旦皇帝发生意外,太子可立刻登基即位)。

相信不少人看到这里会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如此重大的事件怎么会在一夜之间就峰回路转了呢?

好吧,柯南常说真相只有一个。那么现在就让我们试着揭开一切的真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