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读史随笔
2647200000001

第1章 人先贵淡泊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了这样几件事:

当古公亶父欲立少子季历并其子昌为继承人时,长子太伯、次子虞仲即奔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避免了西周前期在王位继承问题上的一场纷争。

吴太伯的后裔、吴王国第十九位国君寿梦有四子,长诸樊、次馀祭、三馀昧、四季札。季札最贤,寿梦欲立为太子,季札坚让,因此他只好立诸樊当国行事。寿梦卒后治丧期满,诸樊又要让王位给季札,季札仍坚辞不受,吴人固请立季札,季札于是弃家而躬耕田亩。诸樊卒时传位给弟馀祭,设想最终传位给四弟季札,以圓先王寿梦之意。馀祭卒传位给弟馀昧,馀昧卒欲传位给弟季札,季札坚让并逃去,于是国人只好立馀昧之子僚为王,以后公子光(诸樊之子)就唆使蓄士专诸刺僚而自立,是为吴王阖庐。季札返国,哀死事生,顺其自然,不使吴国发生动乱。

曹宣公卒后,国人欲立子臧为君,子臧离去以成全曹君,时人普遍反映,子臧可谓守节矣。

吴太伯、季札、子臧以其高风亮节远离权位,实属难能可贵,载之史册,可为人们的借鉴。但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借鉴的人是有,可惜为数不多。君不见,在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社会官场上,主要倾向是不择手段的争夺、疯狂的争夺。这有官场惯用的逢迎拍马,有使人肉麻的谄媚巴结,有弄虚作假、取悦长官欢心的欺骗,有金钱打通关节,干起买卖官位的勾当,更有甚者打击陷害,铲除阻碍自己仕途上的障碍。凡此等等,不一而足。

要感悟人生,认识人生,人只有淡泊名利,才能有人格。一个人要摆脱功名利禄的困扰,必须清心寡欲,向人性最大的弱点私欲开刀。私欲是万恶之渊薮,人类所以能干出许多没出息的事,主要是私欲作怪。如果谁设想下一道命令禁止私欲,那是理想主义,简直是天方夜谭。但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否定自我,节制私欲,则是每个人永恒的课题。在人类社会中,不断膨胀的私欲超过一定限度,便会必然地不可避免地走向违法犯罪。所谓一定限度,指的是你要发财,那就“君子爱財,取之有道”,你要当官,那就坚持清正廉洁、勤政为民的为官之道。

在物欲横流的商品经济大潮中,谨防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是在新形势下衡量一个人自身品德修养的严峻考验。在赖昌星的红楼里,一百多个达官贵人中箭落马的事实,就很值得我们警惕和深思!

只要人们节制私欲,谨防诱惑,加强自身修养,就会逐步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