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读史随笔
2647200000004

第4章 忘与不忘

据《史记·魏公子列传》载:魏公子无忌盗魏王兵符,矫杀晋鄙,退兵十万之众,解了赵国之围,赵孝成王与平原君赵胜计议,欲封五城予魏公子以报恩。始公子以骄矜之色欲受之,他的门客说:“物有不可忘,或有不可不忘。夫人有德于公子,公子不可忘也;公子有德于人,愿公子忘之也。”于是公子乃自责心惭,无地自容。赵王置酒酬谢,公子自言罪过,终不受五城,、自此公子威信日高。

读了这段记述,感到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尚有此胸怀,有此见地,实在令人敬佩。话虽不多,但却指出了人们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是够我们世代享用的。人在一生或有德于人,或对别人有某种怨恨,这些都要完全忘却,以求心情的解脱,达到清心寡欲;对有德于己的人,则决不要忘记,忘了就是忘恩负义。忘恩负义的人其品质是恶劣的,灵魂是肮脏的,故历来为人们所不齿。

这个问题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难就难在势利,一般情况下不忘恩负义是能够做到的,但遇到势的压迫,利的诱惑,走向反面的人是屡见不鲜的。所以说怎么对待这个问题,既包含着事物的辩证关系,也关乎着一个人的品质问题,决不能等闲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