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读史随笔
2647200000097

第97章 袁世凯称帝与张勋复辟

据近代史和有关资料记载,袁世凯在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夺得临时大总统釣职位后,曾冠冕堂皇地表示:永不使君主政体再行于中国;深愿竭其能力,发扬共和之精神,涤荡专制之瑕秽。说得多好听,实际完全是采取封建专制手段,为排除异己,不遗余力。先是在公元1912年6月迫使第一届内阁总理唐绍仪辞职,并派军警痛骂和弹劾第二届内阁总理陆征祥称病不出的同时,又以“破坏共和,图谋不轨”的罪名杀害了武昌起义的有功将领张振武、方维,又于公元1913年3月,指使暴徒在上海火车站枪杀了革命党人宋教仁。接着袁世凯授意共和党、民主党、统一党合并组成进步党,与国民党抗衡。为了进一步拉拢进步党,袁世凯任命该党的熊希龄为国务总理。于同年9月,熊希龄组成新内阁。在熊内阁成立的同时,袁世凯指示他的心腹梁士诒出面,用金钱收买一部分议员,组成公民党。决议“以正式总统选举为本党政策的第一步”,在国会内大肆活动。10月6日,在袁世凯的压力下,国会未等宪法制定,就匆匆忙忙进行了选举。由于一部分议员不遵从袁世凯的旨意,袁派军警数千人包围会场,声称不选出公民属望的总统,就不许议员出门。从早八时到晚十时,连续进行了三次投票,袁世凯才勉强得到了法定当选票数。袁世凯登上正式大总统的宝座后,便向国会开刀。11月,他借口国民党议员在“二次革命”中犯有“乱国残民”、“破坏统一”的罪行,下令解散国民党,撤销国民党议员的资格。这样使国会不足法定人数,无法开会。国会已名存实亡,但袁世凯还不甘心,又指示组织一批封建遗老另成立一个政治会议。公元1914年1月,经政治会议决议解散国会,各地自治和省议会也逼迫撤销。2月,袁世凯指示党羽制造各种舆论,对熊希龄内阁发动总攻。逼使其辞职。曾被进步党人称为“第一流人才与第一流经验”的熊内阁,在完成帮助袁世凯解散国民党、国会、召开政治会议等任务后,就被袁世凯一脚踢开了。

然后。他于3月匆匆炮制出一个《中华民国约法》,5月正式公布,同时废除了《临时约法》。《中华民国约法》规定,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内阁制,总统为国家之首,“总揽统治权”,撤销国务院,在总统下设政事堂作为办呈机构。政事堂以国务卿为首脑;设参政院代行立法机关职权,参政由总统任命。6月,参政院正式成立,黎元洪任议员,参政院多为清朝遗老、袁世凯亲信及进步党人。参政院为袁世凯修订《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十年,连任不受限制;总统任届期满时,如认为“政治上有必要”,不必改选,即可连任;总统继任人由现任总统推荐,被推荐者没有限制。至此,辛亥革命所建立起来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包括《临时约法》、国会等被袁世凯破坏殆尽,专制独裁统治以法律形式肯定下来。袁世凯已经取得了和皇帝同样的权力,而且成为终身总统,并可传之子孙。

袁世凯成为终身总统还不满足,还想当皇帝。帝国主义为了维护和扩张在华利益,也支持袁世凯称帝。公元1915年1月,日本驻华公使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要求作为支持袁世凯称帝的条件。袁世凯为了卖国求荣,于5月9日基本答应了“二十一条”。

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袁世凯加快了称帝的步伐。他指使亲信大肆制造称帝的舆论。如说:中国只适宜君主制,不适合共和制等。接着于公元1915年12月11日,由参政院汇集了全国“国民代表”1993人所投的票,全部拥护君主立宪制,并一致“拥戴今大总统袁世凯为中华帝国的皇帝”。袁世凯在假意谦让后,于次日发布命令,接受帝位。13日,袁世凯在北京居仁堂接受百官朝贺,大加封赏,同时申令禁止反对帝制的活动。31日,袁世凯下令明年(公元1916年)改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并准备于元旦正式登上皇帝宝座。这是袁世凯在中国政治舞台上自导自演的一幕丑剧。但这个官场人物的如意算盘打错了,他在众叛亲离和全国一片反袁讨袁声中,不得不于同年3月23日取消帝制。次日废除洪宪年号。这样,他还不死心,还想继续当大总统,然而民心难违,众怒难容,全国舆论更加愤激。孙中山再次发表了《讨袁宣言》,接着各省纷纷独立。只相信势力的袁逆见大势已去,气愤忧惧,于6月6日病死,时年五十七岁,结束了他罪恶可耻的一生。

袁逆称帝的尾声是张勋复辟,这可以说是中国封建帝制的死灰复燃。张勋原属袁世凯部下,公元1913年因参与镇压“二次革命”有功,被其任命为长江巡阅使。他以徐州为立足点,扩大复辟武装,为表示效忠清室,所部禁止剪发,被称为“辫子军”,他本人被称为“辫帅”。公元1917年6月7日,张勋率兵北上,14日进入北京,随即接管一切。康有为从上海也赶来协助,其他散落各地的复辟分子也都蜂拥而至。7月1日,张勋等拥时年十二岁的溥仪重新出来宣布复辟“大清帝国”,改称这一年为“宣统九年”。张勋加封为议政大臣兼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权倾一时。康有为受命任弼德院副院长。总统黎元洪避入外国使馆,电令副总统冯国璋代行总统职权,重新任命段祺瑞为国务总理,讨伐张勋。

张勋倒行逆施,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孙中山在上海发表《讨逆宣言》,号召国人反对复辟帝制。段祺瑞见黎元洪被赶下台,乘机接过反复辟的旗帜,组织讨逆军于7月2日誓师讨伐张勋。12日讨逆军进入北京,张勋迎战失利,逃入东交民巷荷兰大使馆,溥仪再次宣布退位,步袁世凯称帝后尘的这次复辟丑剧仅仅十二天就匆匆收场。“辫帅”和他的上司袁世凯一样,将永远钉在人类历史的耻辱柱上,康有为则在个人履历表上增加了一个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