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期的妇女已经绝经,一般不会发生阴道流血,如果出现阴道出血,一定要引起注意。这往往是患有老年女性妇科疾病,如老年性阴道炎、子宫内膜腺瘤、子宫颈癌、卵巢癌,或者泌尿系感染、膀胱炎、尿路结石等疾病,也会出血。因此,要针对不同疾病进行及时就医,及时治疗。
另外,用药不当,也可导致出血,如服用雌激素之类的药物过量或用法不当。
老年女性阴道出血,主要伴有以下一些症状:持续性少量阴道出血,伴白带增多,呈黄水状,严重者可为脓性或血性排液,有臭味,常伴有外阴瘙痒、灼热或盆腔坠胀不适,或可引起尿痛、尿频或尿失禁。
对于老年妇女阴道出血的原因比较复杂,不论是出血的量的多少,连续出血还是间断出血,都可能就是疾病的危险信号,需要查清出血的原因。如果属于良性疾病引起的出血,可以针对病症及时用药物治疗。对于恶性疾病,则可采取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的综合治疗,以提高疗效。
30.老年女性外阴瘙痒的防治
老年女性常见的外阴瘙痒多为持续性阵发性瘙痒,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症状,如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外阴表皮变薄,阴道上皮萎缩,阴道分泌物过少,外阴干涩或不洁,受机械性和碱性刺激后,易引起外阴瘙痒;卵巢、子宫、阴道等疾病及个人卫生习惯不良;贫血、营养缺乏,尤其是B族维生素缺乏等,也会引发外阴瘙痒。
一般说来,瘙痒部位多发生在大小阴唇周围及阴蒂部位,且瘙痒程度在夜间会有所加重。为此,老年妇女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防治。
注意情绪的变化。
老年妇女应控制情绪的变化,避免精神紧张、烦躁,否则可能引起内分泌紊乱,从而导致外阴部瘙痒。
注意饮食的调节。
老年妇女不可忽视饮食的调节作用,要尽量不食刺激性食物,如生冷、辛辣的食品;要多食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食品,如鲜蔬菜、瓜果等。
注意加强个人卫生。
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每天用细软毛巾蘸清水轻柔擦洗外阴部,清洗时不要用碱性或刺激性强的肥皂等。
注意止痒药物的使用。
平时可以多服用维生素A及维生素B族,有助于治疗外阴瘙痒。瘙痒时局部可涂擦1%~2%的薄荷脑软膏或涂爽身粉,但这类药物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另外,根据瘙痒的程度可配制清热利湿的中药,如苍术皮、地肤子、黄柏、苦参、车前子、生甘草等。
注意瘙痒部位止痒的处理。
要尽量避免挠抓,否则可使局部皮肤破溃或有挠抓痕使外阴皮肤红肿或感染,可用冷毛巾冷敷止痒。
另外,随时观察外阴皮肤变化,如局部皮肤黏膜有破溃、变白、变硬等,及时到院诊治。
老年重症疾病
1.脑溢血的症状表现
脑溢血是指大脑内部血管破裂,血液直接进入脑组织,从而形成血肿,压迫周围的脑组织,使颅内压增高,进而出现一系列相应的症状。
此病发病急,进展迅猛,多无预感,可以几分钟至几小时之内意识完全丧失、肢体瘫痪,死亡率甚高。
最易发病的时间,多数在白天,几乎都是病人在清醒状态下,突然活动、用力过猛或情绪激动时发病。短时间内即出现剧烈头痛、呕吐、神志模糊、昏迷、面色潮红、全身大汗、大小便失禁、半身不遂或半身感觉减退、呼吸不规则、鼾音大作等症状。
特别严重的还可能出现四肢瘫痪、高热、昏迷不醒、双侧瞳孔缩小等症状。为此,老年人要把预防脑溢血的发生放在首位。
2.脑溢血的预防
脑溢血多数为高血压并发脑动脉硬化,据调查,脑溢血发生于长期患高血压的老年人群。因此,老年人积极预防、治疗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减少患脑溢血的各种危险因素,是降低脑溢血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
这时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血管会出现形态与功能上的改变,主要表现为动脉壁内膜增厚,平滑肌的弹性减小,血管变形而脆,加之脑血管本身肌层较薄,缺乏外弹力层,当血管腔内血流压力增高,对血管壁造成一定的损伤而发生病理改变时,血管破裂而出血。
因此,预防脑溢血,首先要避免血压的骤然升高。凡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病人,在经过积极治疗后,脑溢血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未接受治疗或中断治疗者低。
3.脑溢血的保健措施
对于患有脑溢血的老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护理。
积极控制高血压。
由于高血压是发生脑溢血的重要原因,所以必须长期、有效、积极地把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保持良好的情绪。
老年人在生活中遇到外界的不良刺激时,要避免焦虑、烦躁、忧虑、悲伤等情绪波动,否则,紧张的情绪会使血压突然升高,从而诱发脑溢血。
积极治疗易引起脑溢血的原发病。
糖尿病、高血脂患者易发生动脉硬化,为此积极防治这两种疾病能够大大降低脑血管病的危险。
做好定期检查。
老年人每年需要做一次常规检查,如测血压,心脏、血脂和血糖化验等。这样可以降低患病的风险。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老年人在平时要尽量避免做猛然弯腰、低头、抬举重物等动作,尤其是有高血压的老年人,防止突然脑部血流压力过高而发生脑溢血。
4.脑溢血病人的饮食
患有脑溢血的患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调整饮食。
三餐须准时进食,胆固醇也须留意,最好不要吃太多肉类。老年人须摄取蛋白质,但需减少盐分才能降低血压。此外,维生素及矿物质不要过与不足,注意营养均衡。
限制动物脂肪的摄入。
动物脂肪中所含饱和脂肪酸可使血中胆固醇浓度明显升高,促进动脉硬化,如猪油、牛油、奶油等。因此,老年人不能摄入太多,须留意营养的饱和。
应摄入适当蛋白质。
蛋白质食品不仅能供给身体所需要的氨基酸,而且能抑制体内胆固醇的合成,降低血脂及胆固醇的含量,如蛋清、瘦肉、鱼类、豆类以及牛奶等。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如维生素C、钾、镁等。维生素C可降低胆固醇,增强血管的致密性,防止出血;钾、镁对和血管有保护作用。
多吃含碘丰富的食物。
含碘的食物可减少胆固醇在动脉壁沉积,防止动脉硬化的发生,如海带、紫菜、虾米等。
少食盐。
由于食盐中含有大量钠离子,人体摄入钠离子过多,可增加血容量和心脏负担,并能增加血液黏稠度,从而使血压升高。老年人每日食盐量应控制在6克以下为宜。
忌用兴奋神经系统的食物。
这类食物对脑血管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应忌食,如酒、浓茶、咖啡及刺激性强的调味品。
5.脑血栓的症状
脑血栓是在脑动脉内膜病变,血液黏稠度增多,血流缓慢,心率失常等因素的作用下,使脑动脉管腔狭窄或完全障碍,言语不利等局限性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常见疾病,病情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甚至危及患者生命。脑血栓多见于有动脉硬化的老年人。常于安静时或睡眠中发病,1~3天内症状逐渐达到高峰。有些患者病前已有一次或多次短暂缺血发作。除重症外,1~3天内症状逐渐达到高峰。一般情况下,患者会出现以下症状。
颈动脉系统。
颈内动脉。
主要症状为病变对侧肢体瘫痪或感觉障碍,如系主侧半球病变,常伴失语,或可有精神异常和单眼失明。严重者可使整个大脑半球缺血,造成加颅内压升高(头痛、呕吐),甚至昏迷。
大脑中动脉。
比较常见,常出现对侧偏瘫、偏侧麻木、同向偏盲,主侧半球(通常为左侧)受累时可表现失语,非优势半球受累时则发生失用症。
大脑前动脉。
不常见。一侧可引起对侧偏瘫(下肢重,上肢轻)、强握反射及尿失禁。双侧受累时可引起情感淡漠、意识模糊,偶可出现缄默状态及痉挛性截瘫。
椎一基底动脉系统。
小脑后下动脉综合征。
可出现眩晕、眼球震颤、小脑性共济失调等,病灶侧面部对侧躯体、肢体感觉减退或消失。
基底动脉。
可出现高热、昏迷、针尖样瞳孔、四肢软瘫及延髓麻痹。急性完全性闭塞时可迅速危及病人生命,个别病人表现为闭锁综合征。
大脑后动脉。
表现为大脑枕叶症状,如偏盲或一过性视力障碍;当优势半球病变时,病人阅读及视觉学习、识别和空间辨别能力等功能发生紊乱,有时可出现偏身感觉障碍、感觉异常及肢体的不随意活动等。
总体说来,脑血栓的症状变异较大,与血管闭塞的程度、闭塞血管大小、部位和侧支循环的好坏有关。
6.脑血栓的预防
为了防止脑血栓的形成,医学专家提出了以下几点忠告。
治疗原发病。
高血压患者发生脑血栓的概率很高,为此,要经常测量血压,使血压降至正常或稍高的水平。
避免诱发脑血栓形成的因素。
即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充足的睡眠以及合理的膳食及运动。
定期检查。
一般每半年检查一次,重点是查血压、血脂、血液黏度、血糖等,必要时可做头部CT的检查。
营造和谐的家庭生活。
和谐的家庭环境能够缓解病人紧张、焦虑的情绪,对预防脑血栓复发也有一定的影响。
知晓护理常识。
老年人以及家属需要了解一些护理常识,懂得如何使用药物,以及如何应付紧急情况的发生。
7.脑血栓的保健护理
对于患有脑血栓的老年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护理。
进行针对性的锻炼。
平时要加强患肢的锻炼,如腿部、腰部等。多注意一些日常生活能力的锻炼,如洗脸、梳头、刷牙、穿衣等。
饮食宜清淡。
饮食要以低胆固醇为主,如豆类、鱼类、新鲜蔬菜及水果。
保持良好的心态。
患病老人不要有悲观、失望的伤感情绪,应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克服病痛。
克服不良的嗜好和习惯。
生活起居要有规律,每天保持充足的睡眠。不要长时间地进行一种活动,如打牌、搓麻将、看电视等。
清晨饮一杯白开水。
饮用适量的白开水,能起到稀释血液、降低血液黏度的作用。
8.脑血栓患者的饮食
患有脑血栓的老年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饮食调整。
控制总热量。
如果膳食中控制了总脂肪的摄入,血脂是会下降的,肥胖或超重患者的体重也会下降,最好能够达到或维持理想体重,这样对全身各内脏的生理功能有益。
多吃优质蛋白质食品。
由于膳食中的脂肪量下降,就要适当增加蛋白质,如牛奶、鱼类、蛋类、豆制品等。
多吃具有降脂作用的食物。
有些食物如洋葱、大蒜、香菇、木耳、海带、山楂、紫菜、淡茶、魔芋等食品有降脂作用,应多食。
平时宜吃清淡、细软、含丰富膳食纤维的食物。
要求在控制总热量摄入的同时,保持营养平衡,从而使体重保持在一个正常的范围内,不要过胖,也不要过瘦。
限制含糖高的食品摄入。
脑血栓患者要尽量少摄入高糖类食物,如甜味蛋糕、饮料等。这是因为体内的糖会转化成脂肪,并在体内蓄积,仍然会增加体重、血糖、血脂及血液黏滞度,对脑血栓的恢复极为不利。
改善烹调方法。
烹调中少放盐,如感觉味淡,可适当加一些醋、番茄酱、芝麻酱等调味品。另外,烹饪中不适宜煎、炸、爆炒、油淋、烤等方法,最好用蒸、煮、炖、熬、清炒、氽、熘、温拌等烹调方法替代。
9.冠心病的症状表现
各种资料表明,冠心病是危及老年人生命的重要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的病理基础,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因素。
一般情况下,冠心病多在情绪激动或夜间睡眠时发作。当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脏暂时性缺血,会出现心绞痛。疼痛位于上腹部,如胸骨后或心前区,可持续到15分钟。此种心绞痛称为稳定型,可在1~2分钟后缓解。
另外,在休息或夜间睡眠时发生的心绞痛,称为变异型。它的发作时间多不稳定,时间可长达15~20分钟。
当心肌有严重缺血,可导致心肌梗死,表现为剧烈胸痛,病人出现烦躁不安、恐惧、气急、四肢发冷,并出现心律失常如早搏、心动过速,甚至休克,持续时间常超过15分钟,甚至可达数小时。
上述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是冠心病最常见的两种类型。
10.冠心病的预防
减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是预防冠心病的重要措施。
控制糖尿病。
据调查,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发病率远比正常人高,约占糖尿病死亡原因的70%以上。这是由于糖尿病的脂肪代谢紊乱为动脉硬化的重要因素,控制糖尿病对预防动脉硬化是至关重要的。
控制血脂增高,合理膳食。
防治动脉硬化的重要条件是限制脂肪、胆固醇过多地摄入。饮食以清淡、富有蛋白质和维生素、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糖、低盐为主。
适当的体力劳动与锻炼。
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促进脂肪的代谢,降低血脂和胆固醇,改善心肌供血,如散步、做广播操、打太极拳、练气功等。
按摩穴位法。
采取指压法防治冠心病,需每晚上床前做一次,按压时病人呈坐姿,按压用力应适度。
按压攒竹穴。
定位:在面部,当眉头凹陷中,眶上切迹处。
手法:先用两手中指按顺时针方向按压圈,再按逆时针方向按压。
按压内关穴。
定位:腕横纹上2寸(以中指中节屈曲时两端纹头之间宽度作为1寸),两筋之间。
手法:先用右手拇指按顺时针方向按压左手内关穴,然后再用左手按压右手内关穴,方法同前。
按压神门穴。
定位: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中。
手法:用右手拇指按顺时针方向按压左侧神门穴,再逆时针方向按压。然后用左手拇指按压右侧神门穴,方法同前。
按压膻中穴。
定位: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
手法:先用右手拇指按顺时针方向按压,再逆时针方向按压。
按至阳穴。
定位:位于背部,第七胸椎棘突下。
手法:一手拇指按压至阳穴,一拇指按压膻中穴,按顺时针方向按压,再按逆时针方向按压,片刻后可使心绞痛消失。
戒烟。
尼古丁和一氧化碳,可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增加心肌的耗氧量,从而引发冠心病。研究发现,每日吸烟大于、等于两支者比不吸烟的人心脏发病率高两倍,死亡率高70%,猝死率高3倍。
11.冠心病患者的饮食疗法
冠心病患者应在饮食上引起重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食疗方法。
山楂粥。
做法:山楂30~40克或新鲜山楂60克,入水煮半小时左右。
食法:代茶饮用,每日服用数次。
玉米粉粥。
做法:玉米粉适量,放入冷水中溶解,备用。待粳米粥煮沸后,调入玉米粉煮粥即可。食法:早晚餐服用。
香蕉茶。
做法:香蕉50克,去皮研碎后,放入等量的茶水中,加蜂蜜少许调匀即可。
食法:每日饮用数次。
菊楂决明饮。
做法:洁净菊花3克,生山楂片、草决明各15克,一起放入沸水浸泡数分钟即可。
食法:每日饮用数次。
柏子仁炖猪心。
做法:柏子仁10~15克,放入猪心内,隔水炖熟即可食用。适于冠心病伴有心悸等症者。
食法:3日服1次。
鱼。
做法:鱼最好采用蒸、煮的方法食用。
食法:冠心病患者每周吃2次鱼大有裨益。
12.冠心病患者的保健措施
冠心病患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护理保健。
补充维生素和水。
维生素有良好的抗动脉硬化作用,我们的饮食就应提供充足可吸收的维生素,合理的饮食结构是保证维生素供应的基本措施,是预防和延缓动脉硬化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