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博弈生存(一)
26810400000001

第1章 合作精神与博弈原则

现代社会,人们在强调一个名词,叫做“双赢”。

什么是双赢?所谓的双赢,就是双方通过合作,都获取一定的利益,而不是此消彼长或者两败俱伤。实际上,双赢这个名词里面就包含了最基本的博弈论精神:合作,而且是属于正和博弈的合作。

那么,什么是博弈?博弈和合作又有什么关系?

博弈,是一个外来词,在英文里面,博弈这个词是“Game”,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游戏”。实际上,在英语世界里面,“Game”的意思不止是游戏,还包含一种含义,就是人们在一定规则下进行竞赛。这个意思,就是“博弈”的词源。

博弈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相处状态——请记住,是一种状态,而不是所有的状态,所以,不是所有的人际关系和人类关系都能放在博弈的框架下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而博弈本身既包括合作状态下的关系,也包括人与人之间互相竞赛比拼实力的关系。

既然博弈是这样的一个概念,那么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到,“博弈”与“合作”,是互相没有包含关系,也没有必然联系的两个存在。当然,他们也存在交叉点,这个交集,就是“合作性博弈”。

看起来博弈好像是一个十分高深的概念,但是如果把这个问题具体化,就十分容易理解了。如果你去超市里面买东西,在交款的时候,有不同的队列,那么,选择排在哪个队能够最节省时间,就是一种博弈。当队伍只有一个的时候,你自然别无选择,但是当可以选择的队伍大于1的时候,你就面临着一个选择的问题。从概率上来讲,队伍的数量越多,你能够做出的正确选择的几率就越小,因为只有排在一个队伍后面是最节省时间的。

面对这种排队的博弈,你应该如何选择?或者说,要进行排队节省时间的博弈,你会选择什么样的策略?是看现在哪个队伍后面的人最少就去排哪个,还是看不同队伍里面的人所提的东西的多少,抑或是看收银小姐的动作快慢?这就涉及到博弈论了。

博弈论是由两位杰出的学者——冯·诺伊曼和摩根斯坦在上世纪中期创立的。用专业术语说,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在直接相互作用时,人们如何进行决策以及这种决策如何达到均衡的问题”。用我们日常的语言来说,博弈论,就是研究在不同情境下的策略选择的一种理论。在英语里面,博弈论被称为“Gametheory”,也就是“竞赛的理论”。

博弈论是怎么研究策略的?它其实离我们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很远,因为博弈论是根据数学运算和统计,将具体的情境抽象化,建立起一个又一个模型进行分析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固然很有理论色彩,但是因为它是抽象过的,所以我们要用以思考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时,就要把这种经过抽象的模型还原为生活中的事例,这样一个“具体——抽象——还原为具体”的过程,就是博弈论的产生到应用的过程。

那么,博弈论是否能够帮助我们进行最有效、最合理的合作?答案是也许有帮助,但不是肯定的。因为博弈论只是提供一种思维方式和分析方法,并不提供具体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