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孩子成绩差怎么办
26870500000115

第115章 万恶“黄”为首:抵抗“黄流”,净化孩子的心灵

“黄流”的泛滥,往往受害最深的是成长中的孩子,他们在黄色文化的浸染下,心灵被玷污,学业被荒废,有的甚至自毁前程……

自从人类社会出现媒体以来,色情黄毒便伴随传播。从黄色书刊到淫秽录像,屡禁不止。

如今随着科学的发展,借助网络媒体传播的黄毒,比起传统媒体更有不可阻挡之势,网上的色情内容,兼有读取便捷、随手拈来、不留痕迹的方便,也就更为隐蔽、更加难以控制。据美国的一次调查显示,网络上一年有四十五万个色情图片和文件,平均每天可以收到一千二百三十二个色情信息。

事实上,并不是每一个处于青春期的孩子都会对黄色读物或色情资料产生强烈兴趣,也并不是每一个看过黄色读物或淫秽录像的人都会导致性罪错,关键在于他是否有“底气”抵挡诱惑。这种“底气”就是他的道德意识、情趣爱好和人生追求,这种基础又主要是长期的家庭教育的积累。

如何为孩子筑起道德防线?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从小培养孩子健康的兴趣爱好。

一般地讲,一个痴迷于小科技小发明、或热衷于体育竞技、或醉心于书画艺术的孩子,不太会对黄色读物产生兴趣。正当的兴趣爱好可以使孩子在繁忙的学习之余得到精神调剂,满足孩子发现自我、肯定自我的心理需求,所以,不至于使孩子为填补心灵空虚而误食黄毒。

第二,让孩子通过正规渠道获得科学的性知识。

懂得“性”,获得科学的性知识,不仅是孩子的正当权利,也是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的必要保证。科学的性知识,可以使孩子理智地对待身心变化,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做自己身体的“主人”。为此父母首先要掌握科学的性知识,以便亲自为孩子释疑解惑。

第三,培养孩子高尚的爱情观。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已经对异性有爱的萌动。这个时期,父母们应该引导孩子多读一些描写高尚爱情的文学作品,比如《马克思与燕妮》、《简爱》、《罗密欧与朱丽叶》等。苏霍姆林斯基说:“与其给学生们讲那些性生理知识,不如给他们多听体现人类最美好情感的关于爱的音乐和普希金的诗歌。”当性的需求升华为人类美妙的情感的时候,人就不会被性的本能所驱使,就会蔑视和厌恶那种类似动物本能的色情描写。

如果孩子们能在正常渠道获得科学的性知识,他们就不会对性产生神秘感,就不会对黄色垃圾产生太大的兴趣;如果孩子们能在他们需要的时候,得到来自父母关于处理两性关系的指导,那么他们就不会被欲望所驱使,就不会盲目地冲破道德的藩篱;如果孩子具有对高尚、美好爱情的憧憬,就会理智地克制来自本能的低级生理需求,鄙弃低俗的情调,而让自己的精神升华。

第四,截住源头,防止黄毒污染孩子的心灵。

父母对孩子购买或借阅读物、光盘、录像带等要给予指导,告诉孩子要到正规的书店和图书馆去,不要到地摊上或者个体书店去购买或借阅。

平时父母要注意孩子接触的读物中有没有不健康的内容。父母自己不要将有淫秽内容的纸质读物或电子读物带回家来。有调查表明,有些犯性罪错的青少年第一次接触淫秽读物就是在自己家里。

黄色书刊、录像带、光盘等可以没收,网上色情则难以控制,所以对于喜欢上网的孩子要建议尽量不要到网吧去,或者由父母陪同前去上网。

如果家里有电脑的,则要采取一定措施防范黄毒。专家们提出了几条建议:

不要将电脑安置在孩子的卧室,最好放在家中明显的位置。

控制孩子使用电脑的时间和方式。

与孩子共同阅读电邮来信,预先删除含色情内容的垃圾邮件。

在电脑上安装禁止访问色情网站的软件。

安装可过滤检测并禁堵“性”、“色情”、“黄色”等字词的软件。

如果孩子已涉足黄毒而不能自拔,遇到这种情况,父母应如何帮助孩子从黄毒淫魔爪里抢救出来呢?有关专家的建议是:

保持冷静,详细了解孩子涉黄沉溺的经过

诊断孩子“中毒”过程,寻找拯救措施

请法制“家教”,让孩子猛醒

给孩子喂食“精神营养品”,制定孩子的“读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