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缺失的心理课
26983600000011

第11章 心态课——也无风雨也无晴(4)

所有人都在期待,有一天真的变得不普通了,比如,从一个穷光蛋变成一个富有的人,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毛头小伙变成一个众人艳羡的社会名流,那时,就不会再烦恼于生活的琐碎、心灵的烦闷和萦绕心头的虚无感了。

然而,当人到了40岁、50岁时就会发现,即使已经名利双收,也无法摆脱普通的生活。家财万贯也不过是一个有钱的普通人,位高权重也不过是一个有权的普通人,没有人能逃脱有限的时间和不断衰老的肉体,更没有人能逃脱死亡,因此,钱钟书才会发出人生虚无的感慨:目光放远,万事皆悲。

生活在三亚的林之喜欢驾着小船出海。年轻时,每次他失恋的时候,失意的时候,觉得人生没有意义的时候,他都会驾着小船,驶到海中央。看着漫无边际的海水,灰蒙蒙的海岸线若隐若现,这个时候,除了生死的念头,没有什么能够干扰大脑。他说:“只有这样,才能确定你是不是真的恋生。”

20多年过去了,林之的生活三起三落。做生意失败过,被妻子、朋友背叛过,55岁那一年,他赢来了事业的成功,打败了多年的对手,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成功企业家。可是,他突然变得空虚起来。十几年来,他为了出一口气而活,为了取得成功而活,他努力奋斗,用心钻营,成功之后,他却开始觉得生活失去了意义。他说:“这生活我已看透,毫无留恋,不如去死。”

这一天,他再次驾船出海。海面无风,他静静坐在小船上。视野内除了墨绿色的大海,空无一物。林之心想:“就这样吧,一个海浪过来,打翻了船,我淹死在海里,一切都结束了。”他等了一下午,涨潮时分,海水开始翻涌。当一个不小的浪将他从小船上掀入海中时,林之本能地拼命挣扎,用尽全身力气才重新回到船上。

林之不禁笑自己:“你还真是个懦夫,不过是死亡而已,难道这不是你求的吗?”过了一会儿,他突然想明白了:“纵然生也无益,这身体却尚未决定死亡,或许,我的生活还没完,回去折腾几年,再来试试。”

罗曼·罗兰说:“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然而,看透生活还能继续热爱生活是很难做到的。当一个人经历了喜悦、沮丧、成功、绝望之后,生活就变成了嚼过的甘蔗渣,毫无滋味,而且令人唾弃。

除非,身体中尚且有热情存在,在一种举重若轻的状态下,不再激动,不再鄙夷,用理智控制生活,明白是非,又收放自如。这种境界并不是不存在,只是实在难以达到。或许,我们应该抱着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加的态度:“人生不断学习生存,人生也不断学习死亡。”生活的本质即是如此,我们只能在一次次看透生活本质,一次次学习死亡之后,好好地生存下去。

不做草莓族——自信和幽默相随

在公司年末的中层会议上,各项目经理做完了工作汇报,就开始对一整年的辛苦发牢骚,尤其是公司里的年轻人,让这些30多岁的大哥大姐频频向他们开炮。对于这些提不起来的“草莓族”,有的人甚至打算明年进行一次“草莓革命”,彻底打击一下这些“相处起来要拿捏分寸,遇到重压就变成稀泥”的“小草莓”。

广告部的经理王姐说:“我真是受够了部门里的小姑娘,屁大点事儿都不肯来上班。生理期要请假,感冒了要回家休息,就连和男朋友吵架,眼睛哭肿了也能成为不上班的理由。我这边赶着做策划案,她那边给我娇滴滴地玩林妹妹,说起话来都要哭了,真是受不了!”

王姐刚说完,设计部的刘经理也开口了:“我那部门的小丫头也是,每天上班迟到,理由还千奇百怪。摩托车爆胎,闹钟坏了睡过头,吃坏东西拉肚子,甚至连狗狗生病要打针都能搬出来用。”

“其实,不仅女孩子是这样,男孩子也让人头大啊。”艺术总监Andy说,“我的助理啊,上个月竟然跟我申请,说他晚上要和团队打网游,精神消耗太大,早上起不来,可不可以重新安排他的上班时间?

我都想问他呢,到底我们哪个是总监,哪个是助理啊?”

“草莓族”这一称谓,来自Career就业情报董事长翁静玉1993年出版的《办公室物语》一书,书中将“草莓族”定义为当时30岁以下的年轻人,也就是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随着时代的发展,“草莓族”变成了80后、90后的代称。

这些1980年后出生的年轻人,每个人都像草莓一样,外表看起来光鲜亮丽,表层疙疙瘩瘩很有个性,相处起来还要拿捏分寸。可是稍一施压,再鲜艳的草莓也会变成一团烂泥。由此来比喻这一代人重视享乐,无法承受挫折。尤其在工作上,没什么定性,不合群,见异思迁,一心期待拿更高的薪水,做更轻松的工作。

阿文,1984年生人,大学毕业时几经波折找到了第一份工作,随后开始不断跳槽,毕业两年,她已经换了四份工作,更严重的是,到现在她也没有找到人生的目标。

从中学开始,阿文就对设计很感兴趣,将来想要从事广告创意,或者室内设计一类的工作。因此,考大学时,阿文报考了艺术学院的广告系。毕业前夕,她跟着同学一起,在实习的房地产公司签下了工作协议,她主要做公司内刊的策划和编辑。

正式毕业后,阿文就后悔这一决定了。她根本不喜欢做媒体,对房地产行业也不感兴趣,当初的想法就是签一份合约,在老师面前好交代,其他的事情以后再说。可是,当她真的要去公司上班,面对着一堆她完全没听过的房产术语时,她马上就放弃了。

毁约后,阿文赔给公司5000元的违约金。随后,她到一家外企做公关。可惜,试用期还没过,她就离职了。阿文说:“讨厌每天看着陌生人的嘴脸,跟孙子似的,请人吃饭,还要赔着笑脸。”离职后,阿文又找回了对设计的热情。她到了一家广告公司。这家公司颇具名气,而且广告产品都是央视投放,对阿文来说是个不错的机会。

去之前,人事部的经理说:“先从助理开始做起,工作内容可能枯燥一点,但是可以让你慢慢接触这个行业,积累些经验。”阿文听他一说,觉得还不错,可以尝试一下。等她工作了两个月,才发现何止是工作内容枯燥,简直就是一个打杂的。公司里任何一个主管都能使唤她,跑腿、打印、找群众演员都是她的活,半年后,阿文又失业了。

后来,经过朋友介绍,阿文进入了一家国外广告公司在国内的分部。她本来想,这个机会不错,可以接触国际上最新的广告创意,未来前景一定是一片大好。可惜,工作了一年,她依旧没有独立策划的机会,连她见缝插针地提的两个创意,后来也被总监否定了。

朋友说:“在这里,没有人需要创意,学会生存之道比拿出一个‘amazing idea’更重要。”的确,没过多久,阿文的朋友顺利升职,她则不上不下地待在设计部,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有时候她甚至觉得,“这么混下去,人生很快就过去了,要么,趁着年轻,出国进修一下吧?”动了这个念头,阿文又开始为出国留学做准备了。

在拥有一定资历的老员工眼中,初入职场的新人都像草莓一般柔软,无法成为栋梁之才。反过来,在“草莓族”眼中,职场中那些有一定的工作资历,脾气又臭又硬,不好相处,对新人百般刁难的人则成为“榴莲族”。为此,五月天的阿信在《米老鼠》中唱道:“谁是草莓族,你才是榴莲族,一身伤人顽固,伤害我,还要我不哭。”

其实,那些自称“老榴莲”的职场老鸟,并非本身就真的脾气臭,是一群死板得不行的顽固派,而是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在职场酱缸中熬成这样的。想当年,榴莲族也是怯生生的小草莓,娇滴滴地和上司周旋,想要在娱乐和工作之间寻求平衡。如今,看看榴莲族们惨不忍睹的尊容,就可以猜到他们从草莓到榴莲艰难的蜕变过程。

长期的熬夜加班,加上岁月这把利刃的无情侵蚀,榴莲族的脸色常年都是蜡黄色,他们的脸上过早地长出了鱼尾纹,收入全部拿来供房子和供孩子上学,存点闲钱还要给自己养老。生活的压力让他们变成了以厚脸皮自居的老油条,自然会对菜鸟们颐指气使,没有一天好脾气。

作为职场的新人,草莓族不甚可取,榴莲族也不应该成为每个人的发展方向。身在职场,遵守规则是第一要义。除此之外,谦卑心会让老同事在最短时间内接纳懵懂无知的小草莓,幽默感则会成为人际间的润滑剂,将原本尴尬,甚至对立的工作气氛变得融洽、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