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食物是最好的医药
27009900000014

第14章 儿童常见疾病(2)

维生素B6可以促进脑部抑制性神经递质的合成,故可抑制脑部神经元的兴奋。幼儿癫痫反复发作,有可能是缺乏维生素B6导致。蛋、肉类、鱼等食品中,维生素B6的含量较高。

2.镁。

镁是一种良好的抗紧张剂,缺镁时脑功能易受影响,严重者可导致精神错乱。镁在乳制品、大豆、海带和羊栖菜中含量较高。

3.酪蛋白和钙。

酪蛋白和钙对维持大脑的正常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酪蛋白主要存在于牛奶和乳制品中,钙在牛奶和沙丁鱼等小鱼中含量较高。

相关食物

鳗鱼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经常食用可预防癫痫的发作。

癫痫发作时,服用虎耳草叶汁,可以作为应急处理。

■ 多动症 ■

有些学龄初期儿童,经常表现出过多的自主的甚至非自主性的动作,注意力涣散,行动先于思考,这种现象被称做多动症,西方心理学将其称做注意障碍。

注意障碍即多动症常见于7岁以下的儿童,约占儿童总数的3%。导致多动症的原因,迄今为止还不十分明确,有可能与脑部抑制功能减弱有关。

患有多动症的儿童,参加一些活动很难坚持到底,或者在活动中做一些其他事情,或者干脆溜掉;在课堂上,他们随便跑到座位以外;做作业时,精力难以集中,丢三落四,而且其手脚始终在动;让他坐下时,他却不停地来回踱步,不能耐心等待。

该类患儿出现种种怪现象,但绝非故意的,所以不能打骂儿童,应给予充分理解,并从根本上进行治疗。

相关营养成分

1.色氨酸。

血清素是神经活动传导物质之一,具有镇痛、催眠、镇定精神等作用,它可由色氨酸转变而来。如果血清素缺乏,很容易导致多动症。

因此,色氨酸能够稳定情绪,缓和焦躁及紧张情绪,对治疗行为障碍有效,但不可过量摄入。牛奶、奶酪、香蕉、动物肝脏等食物中,含色氨酸较为丰富。

2.矿物质。

锌是大脑发育所必需的,缺锌会损害记忆和神经功能,易造成情绪不稳定,甚至精神异常等现象。锌对治疗多动症有一定的疗效。牡蛎、动物肝脏、牛肉和猪腿肉等食品中含锌量较高。

钙对维持大脑的正常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抑制神经元过度兴奋,对多动症患儿的治疗有益。钙在牛奶和沙丁鱼等小鱼中含量较高。

3.DHA(二十二碳六烯酸)。

DHA是脑正常生长发育所不可缺少的原料,能够改善信息传递,对多动症患儿的治疗有益。DHA在海水鱼油中含量较高。

相关食物

食用酸枣仁和猪肝,可以养血疏肝、宁心安神,可用于改善小儿多动症。

桂圆和莲子一起炖煮后食用,可以养血健脾、宁心安神,适用于小儿多动症。

■ 情绪不稳定 ■

有些儿童常常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发脾气、焦躁不安,甚至10多岁的青少年开始施展暴力,这些都是情绪不稳定的表现。

人际交往、学习等过程中所形成的压力,是造成情绪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另外,饮食结构不科学也是造成情绪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许多儿童喜欢摄取巧克力、饮料,而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糖分,容易造成血糖暂时升高,但很快就会下降。若降至低于正常水平,就容易出现焦躁不安和易发脾气。

相关营养成分

1.钙。

钙对维持大脑的正常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抑制神经元过度兴奋,是对付情绪不稳定的不可或缺之物。如果血液中钙的浓度下降,就会导致焦躁不安,以致情绪不稳定。

牛奶、海鲜、小鱼干、沙丁鱼等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钙,若和含维生素D的食物同食,则能提高钙的吸收率。蛋黄、动物肝脏、植物油、沙丁鱼等食品中,维生素D含量较高。

2.色氨酸。

血清素是神经活动传导物质之一,具有镇痛、催眠、镇定精神等作用,它可由色氨酸转变而来。如果血清素缺乏,很容易导致情绪不稳定。

因此,色氨酸能够稳定情绪,缓和焦躁及紧张情绪,对治疗情绪不稳定有效,但不可过量摄入。牛奶、奶酪、香蕉、动物肝脏等食物中,含色氨酸较为丰富。

3.维生素C。

精神紧张时,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维生素C参与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因此是防止紧张不可缺少的,能够增强抗紧张性。西红柿、草莓、猕猴桃、橘子、花菜等食物中,含维生素C较为丰富。

■ 湿疹与荨麻疹 ■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以对称性分布的多形性皮疹和反复发作为临床特征。发病时,皮肤出现丘疹、红斑、水疱等,瘙痒难耐,并且患处皮肤增厚、粗糙。

荨麻疹也是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风团样损害,颜色鲜红或中央呈白色,边缘呈红色,丘疹高出皮肤,常骤然发生,反复发作,发作时瘙痒剧烈。

引起荨麻疹的原因可以分为过敏性和非过敏性。过敏性原因多种多样,有的是因为接触某种物质所致,甚至食物也可能引起荨麻疹。非过敏性原因主要是由于精神紧张等因素所致。

相关营养成分

1.锌。

皮肤细胞的更新,需要多种酶的参与,而锌对酶系统和细胞的维护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锌是维持皮肤细胞再生所不可缺少的,也是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所必需的。

牛腿肉、动物肝脏、鳗鱼、牡蛎等食品中含有丰富的锌。尤其是牡蛎,每100克牡蛎中含有的锌足以满足每日的需要。

2.DHA、EPA。

EPA(二十碳五烯酸),能够止痒和消除炎症,改善过敏性皮炎的症状;DHA(二十二碳六烯酸)能调节免疫功能,改善过敏性体质,二者在海水鱼油中含量较高。

另外,还可通过从含有α–亚麻酸的食物摄取这类营养素,如紫苏油、亚麻子油等。因为α–亚麻酸在体内转化EPA后,可以合成DHA。

3.维生素。

尼克酸即烟酸,是维护皮肤健康所必需的。它能抑制组胺的生成,缓解瘙痒和炎症,可用于过敏症的治疗。胡萝卜、马铃薯、西红柿等食物中,含有尼克酸。但是,富含尼克酸的肉类和鱼类等,易成为过敏原,摄入这类食品必须谨慎。

维生素B6可以活化多种酶,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有助于过敏症的治疗。另外,维生素B6可以促进尼克酸的合成。因此,应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6的香蕉、山芋等食物。

维生素A(或胡萝卜素)能维护皮肤和黏膜的健康,抵抗细菌和病毒入侵。动物肝脏、鳗鱼、小菘菜、大蒜、胡萝卜等食物中,富含维生素A。

维生素E和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可维护皮肤的健康。生物素对维护皮肤健康也很重要,若发生缺乏,极易引起皮肤病变。

杏仁等果仁类食品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草莓等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颇多。若二者同时摄取,则效果更理想。动物肝脏、沙丁鱼、大豆、鸡蛋、洋葱等,含有大量生物素。

相关食物

常食山楂和乌梅,可防治荨麻疹。

食用米醋煮的木瓜,有益于荨麻疹的防治。

苦瓜具有清热解毒、祛湿止痒之功,对湿疹等病症的防治有益。

将鲜藕和白萝卜一起榨汁饮用,可凉血止血、润肠养肺,对湿疹和荨麻疹的防治有益。

西红柿含有果酸,能有效地保护维生素C,提高补充维生素C的效果。而且,其中的番茄碱有抑菌消炎、降低血管通透性的作用,所以番茄汁外搽可起到止痒收敛的作用。

■ 过敏性皮炎 ■

过敏性皮炎由湿疹转变来,多出现在额头、眼和嘴的周围、耳垂下、颈和手脚关节处,症状时好时坏,容易发生反复。

过敏性皮炎的发病,与体内IgE(免疫球蛋白E抗体)的生成有关。同时与皮肤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关系。患者皮肤易干燥,不耐刺激,出汗、穿毛类衣服时,湿疹易加重。

此外,有些过敏性皮炎患者是因为感觉紧张而去抓挠,结果造成湿疹恶化。所以,在保养皮肤的同时,还需进行心理调节。

相关营养成分

1.维生素。

维生素C是组织生长与修复所必需的营养素,它不仅能抑制组胺的生成,缓解瘙痒和炎症,还能促进抗紧张激素的生成,对过敏性皮炎的防治极为有益。西红柿、草莓、猕猴桃、花菜等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

尼克酸即烟酸,是维护皮肤健康所必需的。它能抑制组胺的生成,缓解瘙痒和炎症,可用于过敏性皮炎的防治。鸡蛋、肉类、胡萝卜、乳酪、鱼、马铃薯、西红柿等食物中,尼克酸的含量较为丰富。但是,肉类和鱼类等易成为过敏原,摄入这类食品必须谨慎。

维生素B6可以活化多种酶,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有助于过敏症的治疗。另外,维生素B6可以促进尼克酸的合成。因此,应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6的香蕉、山芋等食物。

2.DHA和EPA。

EPA(二十碳五烯酸),能够止痒和消除炎症,改善过敏性皮炎的症状;DHA(二十二碳六烯酸)能调节免疫功能,改善过敏性体质,二者在海水鱼油中含量较高。

另外,还可通过从含有α–亚麻酸的食物摄取这类营养素,如紫苏油、亚麻籽油等。因为α–亚麻酸在体内转化EPA后,可以合成DHA。

相关食物

将鲜藕和白萝卜一起榨汁饮用,有利于缓解过敏性皮炎的症状。

含乳酸菌的饮料,能够抑制过敏反应,可用于减轻过敏皮炎的症状。

将红枣和白扁豆一起煮汤饮用,可补脾养血,缓解过敏性皮炎的症状。

■ 假性近视 ■

近视是由于角膜和视网膜之间的距离增大,相当于眼睛晶状体的水晶体折射能力过强,以致眼睛调节功能异常,导致看远处的物体时,物像出现在视网膜的前面。

儿童眼睛睫状肌很有弹力,能够灵敏的调节水晶体折射率。如果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过度使用眼睛后,使睫状肌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从而引发近视,即假性近视。比如玩电脑游戏、躺着看书、印刷品质量太差、看东西过近等。

在很多情况下,假性近视和真性近视会同时存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假性近视也有可能变成真性近视。另外,营养不良、微量元素的缺乏等,也与近视的发生有一定关系,所以平时应注意补充一些对视力有益的食品。

相关营养成分

1.牛磺酸。

牛磺酸能够提高视神经的功能。贝类、墨鱼、章鱼等食物中,牛磺酸的含量较高。

2.花色甙。

视网膜中的视紫质在视觉中起着重要作用,花色甙能够激发视紫质的再合成,进而预防视力下降,缓解眼睛疲劳。蓝莓和红紫苏中含花色甙较为丰富,故有助于改善视力。

3.维生素。

维生素A是构成感光物质的重要成分。如果缺乏维生素A,在光线暗的地方就会看不清物体,甚至发展为夜盲症。动物肝脏、牛奶、蛋、胡萝卜、南瓜等食物中,含有维生素A。

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可以提高视神经的作用,从而起到预防近视的效果。猪肉、鳗鱼、豆制品、果仁类食品中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B12在蛤仔、动物肝脏中含量较高。

相关食物

南天竹的果实,能够促进视力的恢复。

食用鸡肝和黑木耳,可用于近视眼的防治。

用干燥的菊花泡茶饮用,可以预防近视。

栗子和枸杞子熬成羹食用,有利于防治近视眼。

需要注意的是,多食大蒜、辣椒、生姜,则易使近视加重,所以应该避免食用。

■ 鼻出血 ■

鼻中膈的前部有很多血管。多数情况下,鼻出血是因为鼻中膈受伤而引起的。尤其是感冒或发生过敏性鼻炎时,鼻黏膜充血,猛烈擤鼻子容易导致毛细血管破裂,从而发生鼻出血。此外,鼻受外伤或者鼻中膈弯曲也可引起鼻出血。

相关营养成分

1.鞣酸。

鞣酸具有促进血管和组织收缩的作用,故具有良好的止血功效,对鼻出血的治疗有益。藕、栗子、绿茶、咖啡中,含有一定量的鞣酸。

2.维生素。

类黄酮即维生素P,与维生素C一起维护结缔组织的健康,能够加固毛细血管,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对鼻出血的防治有益。

柑橘类的白色果皮、青椒、葡萄、西红柿等食物中,含有维生素P;草莓、西红柿、猕猴桃、马铃薯等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

维生素K参与多种凝血因子的合成。如果体内维生素K缺乏,就导致凝血机制发生障碍,易引起出血。大豆、蛋黄、动物肝脏、蜂蜜等食物中,含有维生素K。另外,乳酸杆菌可以促进体内维生素K的合成。

需要注意的是,EPA(二十碳五烯酸)与DHA(二十二碳六烯酸)能抗血小板聚集,延缓血栓形成,使血液难以凝固,不利于止血。这两种物质,在海水鱼油中含量较为丰富。

相关食物

将苦瓜与荠菜同煮后食用,可用于防治鼻出血。

将藕节和粳米一起煮成粥,加入蜂蜜调匀后食用,可用于鼻出血的治疗。

将生莲藕、荸荠和萝卜一起榨汁饮用,或熬汤食用,可用于鼻出血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