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越、老、柬、缅四国行
27016500000009

第9章 吴哥窟,一个王朝的背影篇(1)

第一站,暹粒

没有人会质疑暹粒是吴哥窟放在世人面前的一扇前窗。透过这扇前窗,能获得一种有助于感受、领悟吴哥的强烈对比。暹粒和吴哥,一个繁华、糜烂的纷繁俗世和一座空灵、沉寂的石头佛城,就这么矛盾而统一地相依相偎着……暹粒的命运与吴哥窟息息相关。暹粒或许也会是湮灭在历史尘土中的一块荒地,因吴哥窟被发现而大放光彩。因为吴哥窟景区内没有建任何住宿或娱乐设施,暹粒便顺理成章地成了吴哥窟的后花园。无论从哪个方向想要去吴哥窟,暹粒都是第一站。

暹粒街头到处是殖民建筑,高大成排的树林笼罩着护城河,历史并不悠久却香火旺盛的寺庙依然光鲜夺目……暹粒的旧面貌充满怀旧气氛,新面孔的变化也迅速猛然,每天都有新开张的酒吧或旅馆,夜生活的花样越来越多,嘈杂的人群蕴藏了更多的不安全因素。尽管如此,暹粒仍是柬埔寨最休闲、安宁的城市,也是人们在逛完吴哥后,身心得到最大限度放松的喘息地。

暹粒有风景吗?几乎是所有人的疏忽,那双被吴哥光芒蒙蔽的眼睛忘了去寻找深藏在暹粒城内的点滴风景。很多风景难以介绍,或许只是一座庭院或一间咖啡馆,也或许只是一念之间的感动或偶尔惊见的艳丽。无论是哪种模样的暹粒,都值得花一天时间去游走和发现,也更需要一颗忘记吴哥的心去体验和感受。

暹粒城内最古老的寺庙,庙内有一些19世纪完成的佛祖故事的壁画。相对于浩瀚而光芒四射的吴哥窟而言,婆庙微小得几乎难以发现,但这仍是人们常去祈福、参拜,寄托心愿与梦想的寺庙。寺庙之外,街头路边,有很多截肢的残疾人,他们有的是乞丐,有的是流动书摊的摊主,也有的是夜间乐队表演的成员。无论是哪一种,他们大都是战争的无谓牺牲者。在柬埔寨埋下的地雷,爆炸威力小,只是炸断腿而不至于取人性命。作为世界游客聚集的城市,暹粒可说是吸引了柬埔寨各地的残肢人。当我在街头看见一些残肢人坐在流动车旁,而车身上挂着英文小牌“I don't beg, I want work. (我不乞讨,我想工作)”时,心底泛起的岂止是同情,更多的是感动。同时,也可以看见大量无家可归的孩子无所事事地游荡在街头,脏、饿、孤独是他们生活的全部。

路边有家意大利餐厅,新开张才几个月。老板Maris据说是意大利有名的厨师,放弃了优良的生活,被吴哥吸引,甘愿在这里经营一家生意颇淡的餐馆。每天他都会亲自下厨,他的助理和服务生都比不上他的手艺和创意,除了整天泡女孩便是坐在无人的餐桌边等客上门。

Maris会请当地残疾人乐团来表演,既为餐馆招徕生意,也省得乐团在街头摆摊表演日晒雨淋。夜幕初上,每次经过餐厅我便发现乐团早已开始演出了。也不知他们到底是怎么来的,他们可都是缺腿的人啊。远远地便能听见他们的音乐,那是柬埔寨地道的本土乐器发出的声音,乐团成员从不开口乞讨,他们卖力地表演,随便客人给多少。他们的音乐有令人感动的力量,特别是当观众的眼睛落在他们的断腿上时。餐厅里有人跳起柬埔寨传统舞Apsara,有人跟着打起拍子,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表示了对乐团的尊重和欣赏。

这真是个矛盾重重的城市,无处不在的贫穷和富贵就像女人身上的两个乳房,一个丰腴挺拔一个干瘪下垂,极不对称,极度不和谐。面对暹粒这两只怪物般的乳房,有人在一掷千金,有人捂鼻而过,有人享受其中,有人黯然神伤……这种反差或许正是暹粒的魅力所在。

除此之外,暹粒还是柬埔寨艳情指数最高的城市。

路上的背包客爱情一向被指为看不到未来的短期快餐爱情——爱情的成分少,****的成分居多。无数人在此邂逅,春宵一度后,又在此分开,彼此不再牵挂,也不再联系。一夜情、一夜性便成了吸引一些游客的当地特色。

Matt是我所住旅馆里的服务生,一个意大利人,很难理解他为何要到暹粒来打工。一问才知,他也是个背包客,走到哪儿便待在哪儿打工挣路费是他的旅行方式。他不像别的意大利男人那般热情,抽草丝卷成的纸烟,不苟言笑,阴柔的模样反而显酷。他在暹粒已待了好久,他说是被吴哥迷住了。但我觉得对他而言,浮云流水般匆匆而过的美眉才是吸引他久居此地的魅力所在。

认识Matt其实是因为我的一个同胞,那个女孩告诉我,她新交了一个帅气的意大利男友。其实,她和Matt一见钟情才认识三天,便让Matt搬进了她的房间。看得出来,女孩对这份路上的爱情还是有所期待的,她甚至盘算要到意大利去旅行。几天后女孩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暹粒,去继续她的旅程。女孩离开后,Matt却并未表现出任何伤感的别离情绪,仍如往常抽纸烟,与朋友嬉笑打骂。送走女孩的下午,他又认识了个新女友,一个来自日本的女孩,第二天下午Matt便急着搬过去了。再看到Matt自以为酷的模样,我只觉得恶心,替我的同胞不值——怎么就看上这头雄性动物了。

在暹粒,很容易见到搭伴男女,明显来自不同国家,费用全部AA制,却表现如恋人般亲密;也见过有女孩子夜夜换上不同衣服,做出洒脱模样,泡在酒吧,期待邂逅某段异国恋情。我看到我所钟爱的旅行,被一些自命为酷爱旅行的人当成放纵的借口和机会,心里总是很别扭。一直想写本关于这方面的书,写给那些期待路上浪漫的东方女孩看。

爱情是这么简单的事情吗?我们从出生到成长,都在试图去解析爱,即便是深入其中,明白经历过的人也难说明白爱到底是什么。路上的爱情是滋生于寂寞的产物,脆弱得经不起任何考验,那些传说中在路上捡到真爱的故事真伪难辨,倒是听闻了无数爱于浪漫路上却止于现实生活的例子。

吴哥窟,来自国王的纪念

对于柬埔寨人来说,吴哥不仅仅是一个地名、一处景点、一段历史,更是他们的精神高地,是他们的灵魂所在,柬埔寨王国国旗上的图案就是吴哥窟的圣塔。把吴哥仅仅理解成一个景点,有些浅薄,这是一段历史,是一部文化典籍。那些精美建筑、浮雕所透露的信息,涵括了神话传说、宗教艺术、战争场面、世俗礼仪、帝王统治、平民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走进吴哥便有如翻开一部尘封多年的百科全书,古代高棉早期文明史便栩栩如生地清晰起来。

吴哥古迹是柬埔寨的灵魂,也是柬埔寨人放在佛前的一朵永世盛开的莲花。它承载着辉煌的吴哥文明,凝结着高棉人的无上荣光。从每一块冰冷的石头上,都能触及滚烫的高棉历史和文明的温度。走在丛林与佛寺之间,看残缺的石壁上依然清晰可见的仙女舞姿,看气势磅礴如史诗般的战争场面,看盘亘在墙体与石头生死缠绕的大树根茎,看这座曾被丛林莽野淹没的王城,如何洗尽铅华重又站在人们面前……看到的其实是岁月留痕。在吴哥感受岁月,有份心灵的震撼与战栗。

吴哥王朝从公元802年直到1432年,是真腊国最辉煌的时期。从9世纪至12世纪,吴哥王朝25位国王都曾在吴哥进行建设。吴哥的国王们都会在生前决定一位与自己死后化为一体的神,并建造寺庙虔诚供奉,希望死后能跟神合为一体,成为真正的神。国王就是寺庙所供奉神的化身,吴哥的伟大建筑更多地源自这种“神王合一”的信仰。有了信仰的国王们,耗尽国力建造寺庙,泰国暹罗军队乘虚入侵,高棉王朝被迫迁都金边,庞大的吴哥被遗弃,谜一般地消失在了丛林和荒野之中。直到19世纪穆奥发现王都遗址之前,当地土著也对吴哥一无所知,吴哥更多的是存在于当地那令人生畏的神秘传说中。

在庞大的吴哥窟建筑群里,真正被称作吴哥窟的,是梵语意为“寺之都”的寺庙,无数人起早摸黑,只为欣赏日出或日落时令人难以置信的美丽。吴哥窟是苏利耶跋摩二世(1113—1150年在位)时为供奉毗湿奴而建,历时89年才完工,被誉为“太阳王”的苏利耶跋摩二世是创造吴哥历史的关键性人物, 当他准备为自己“百年之后”建造吴哥窟时,也没有想到竟会用近百年时间去建筑;更令他想不到的是,在他过世五十年后才终得入葬其中;绝让他意料不到的是,吴哥窟所承载的责任竟延续了整个吴哥历史,成为柬埔寨的标志。

当我在不停赞扬吴哥窟时,导游说了一堆数据:修建吴哥窟的几十年间共征召工人1500万人以上,共用了30亿吨石头,有的石块单个重量超过8吨。寺庙全部采用砂岩石块紧密地重叠而成,石块之间不用灰浆或其他黏合剂,只是靠石块表面形状的规整以及本身的重量结合在一起……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这就是奇迹之建筑!

或许一万人的心目中会有一万个吴哥窟。无论是它的日出或日落,都有惊心动魄的瞬间,幽深漆黑的长廊、残缺难辨的壁画、风沙侵蚀的雕刻和那些让人恍惚间穿越时空的光影,演绎着属于曼荼罗(Mandala)的世界。曼荼罗意指圣贤或功德聚集的地方,在古印度意指祭坛。曼荼罗通常以圆形或正方形为主,上下对称,有中心点,并由中心往外延伸,扩展到有限或无限,创造出完整的世界——吴哥窟在平面上看呈长方形,一座长长的石桥通往主殿,桥两边分别有两座大象门和两座池塘。主殿建在三层台基上面,三层台基大约有20层楼高。第一、二层呈长方形,第一层为长长的石道和总长800米的精美浮雕组画的长廊,题材为印度的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以及苏利耶跋摩二世的生平事迹;第二层的四角分布着4座小宝塔,还有4个供国王沐浴的水池;第三层呈正方形,供国王朝拜之用,顶部是五座莲花蓓蕾形的石塔。用“曼荼罗”来解释,第三层正方形象征着宇宙中心,并由这个中心向外延伸,最后组成一个完整的吴哥窟世界。

每层台基都拥有四方的回廊。第一层台基的回廊总长800米,由于回廊建有遮风挡雨的屋顶,所以浮雕保存得比较完整,但20世纪末,印度专家负责修复吴哥窟时,专家们用擦光粉清洁了部分浮雕,结果加速了石头的磨损,使这些浮雕已逐渐湮没。第二层回廊比第一层要高出7米,总长430米,回廊里摆放了不少残损的佛像,令人难忘的是石壁上刻满了娜娥多姿的阿卜裟罗仙女。第三层回廊总长300米,布局为田字格形,这曾是只有吴哥皇室才能进入的圣地。每层回廊都平均分布着三个出口,坡度达75~80度,台阶宽仅15厘米甚至更窄,高耸的台阶将通往“云顶”的路连在一起。第一层西面石阶修有铁扶梯,据说是一西方游客所修。这位游客和妻子一同来游吴哥,可妻子在爬坡度很高的石阶时不小心摔下而死,丈夫为纪念妻子便出资修了铁扶梯。

吴哥窟的周围有很宽的护城河环绕,这使得吴哥窟不像座寺庙,而像座城市。在印度教中,太阳升起的东方才是吉祥的方向,柬埔寨的寺庙、宫殿几乎都面朝东方,只有吴哥窟是个例外。吴哥窟坐东朝西,正门朝西开,喻示着西方乃极乐世界。

欣赏吴哥窟也称得上是件“浩大工程”,幸好有并不深藏的万朵石刻莲花绽放出安宁清静的气氛,让午睡或小憩变得有滋有味。

吴哥窟是观看日出的最佳地点,每天清晨四五点从暹粒出发,在朦胧夜色中,踩着冰凉的石板路走在主殿前的池塘边,看着晨曦中的吴哥窟有如莲花般绽放,那种通体圣洁之感是震撼人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