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游在宁夏
27027100000004

第4章 “两文一景”:回族文化、西夏文化、塞上江南景观

中国回族形成于元代。早在宋代,就有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在宁夏经商定居。元代大批中亚阿拉伯的穆斯林与蒙古人一起,迁到今宁夏屯垦戍边。元末明初回族逐渐形成,宁夏回族进入一个相对稳定发展的时期。截至2011年末,全区人口630余万,其中回族人口近220万,占宁夏总人口的35%,此外还有汉、满、藏、蒙古、朝鲜、东乡等33个民族。宁夏是我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回族群众信仰伊斯兰教。

回族伊斯兰文化特色景观。宁夏现有清真寺3000余座,它既是伊斯兰教信徒聚众礼拜的地方,某些地方又兼有文化教育中心、社会活动中心的功用。

宁夏清真风味小吃属中华名吃,别树一帜,如外焦里嫩的油香、回族同胞的盖碗茶,还有羊羔肉、手抓羊肉等。

“花儿”是回族人民喜爱的一种高腔山歌,宁夏回族中还流行着许多自娱性乐器,虽然外观简陋,但奏出的乐曲都十分动听,主要有口弦、咪咪和哇呜。

宁夏回族风俗。宁夏回族在衣着、饮食、起居卫生、婚嫁、丧葬等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回族穆斯林群众的三大节日是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

回族男女都喜欢戴白色的帽子,穿黑色的马甲。回族妇女还喜欢戴盖头、金银耳环、戒指、手镯等。回族特别讲究卫生,室内外清洁整齐,灶具洁净。平时洗脸洗手用汤瓶,沐浴用吊罐。

回族吃牛、羊等反刍类的偶蹄目食草动物肉,也吃鸡、鸭、鹅、鱼肉,禁食猪肉,不食动物血液和自死的禽畜。虔诚的教徒食用的禽畜,还必须由阿訇代宰。回族群众一般不抽烟,不喝酒,男女老幼都爱喝由糖、茶叶、核桃、桂圆、红枣、果脯等营养丰富的佐料配制的八宝茶。

西夏文化。西夏是我国11世纪初以党项羌族为主体建立的封建王朝。自1038年元昊在兴庆府(银川市)称帝建国,于1227年被蒙古所灭,在历史上存在了189年,经历10代皇帝。其疆域最鼎盛时期面积约83万平方公里,包括今宁夏、甘肃大部、内蒙古西部、陕西北部、青海东部、新疆东部及蒙古共和国南部的广大地区。前期与北宋、辽平分秋色,中后期与南宋、金鼎足而立,被人形容是“三分天下居其一,雄踞西北两百年”。西夏国的建立对中世纪我国西北地区的局部统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及多民族大家庭的形成作出了积极贡献。

塞上江南景观。银川地处宁夏河套平原腹地,得引黄河灌溉之利,历史上周围湖泊、湿地众多,曾有七十二连湖绵延纵贯,大片生态湿地生机盎然。这些湖泊湿地与田园风光相映成趣,形成了“塞上江南”一幅渔村炊烟的美丽画卷。

近年来,银川市政府斥资把市区近郊的西湖和北塔湖拓展连接起来,然后逐步把其他的湖泊一个个串接连通,实现了“城中有湖、湖中有苇、苇中有鸟”的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