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游在宁夏
27027100000062

第62章 中华黄河坛

中华黄河坛园区位于宁夏青铜峡市金沙湾西岸,背靠贺兰山脉,左傍万里黄河臂弯,右倚青铜峡峡口。中华黄河坛于2010年5月2日开工建设,于2011年5月8日落成。占地面积近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由一坛(中华黄河坛)、二道(农耕大道、文化大道)、三区(感恩区、礼恩区、思源区)等组成。

站在黄河坛的位置向下望去,眼前的黄河及滩地正好成一个太极八卦图。中华黄河坛创造性地采用青铜铸造,以表达华夏民族饮水思源、感恩戴德、崇敬吟诵黄河母亲。据中华黄河圣坛总设计师、项目总监冯钦铎说:“整个黄河圣坛有五条线,第一是祭祀文化一条线,第二条线是中华文化一条线,第三是青铜艺术一条线,第四是皇家园陵一条线,第五是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一条线。前面是心灵的净化区,然后你才进入真正的核心区,核心区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叫思源区,第二部分叫礼恩区,第三区叫感恩区。”参观中华黄河圣坛,如同阅读一本厚重的黄河文化大百科全书。一坛、一鼎、一阁、二道、三区、三坊、三桥、三殿、四象、四兽、四仪、五行、六台、十八经典、廿四节气、六十甲子……一个个独具黄河文化特色的建筑文化符号扑面而来。中华黄河坛以“金石为质”,打造出108件青铜器艺术精品、36件石刻艺术佳作,书写了建筑史上的多个“第一”:第一次将浑天仪、地动仪、指南针和日晷这“四仪”摆放在一处;第一次整理挖掘出六十甲子的神像;第一次用青铜铸造黄河鼎、黄河钟、黄河鼓、廿四节气图腾柱;第一次用十八面石鼓记录朝代农策,用十八面竹简记载朝代文脉……所有这些全部选用青铜铸造。

中华黄河坛浓缩五千年文明精华,再现五千年文化辉煌。在这里,每一个雕塑、每一个铸件、每一座建筑在落定前都经历了层层审定、层层把关,甚至一座桥、一条甬道、一个台阶都别有韵味。为了让中华黄河坛更好地承载黄河文化,设计者在北京、山东、南京、河南等地举办了多次研讨会,组织文化、历史、古建、规划等领域的专家,多次对黄河坛的细节进行研讨论证。如今,这一件件传世之作串起了散落的文化,让黄河文明的光芒穿越千年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