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3
27053600000023

第23章 蒋绍南

蒋绍南(1927.4—),山东文登人,国营黎阳机械厂(1980年10月与国营红湖机械厂、国营新艺机械厂、贵州喷气式发动机设计所、011基地601仓库整合为国营黎阳机械公司,2010年9月改组为贵州黎阳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航工业黎阳)首任党委书记。1942年上学期间,被选为抗日学生救国会委员;1944年考入文荣威联合中学读书;1945年胶东抗大分校学习;1945年9月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被分配到胶东军区炮训营、炮兵营工作。1946年起任胶东军区滨北军分区司令部及独立一团见习参谋、轮训队副队长、炮兵连副连长。解放战争中曾先后6次荣立四等功。1949年被分配到高炮522团任指导员;1952年,抗美援朝赴朝作战,1953年春调回华东军区防空司令部干部部做助理工作和团干部处处长工作,期间曾荣立三等功一次。1958年调到第八航校学习,结业后被分配到空军15师机务处任副主任。1963年12月,调国防部航空研究院第二研究所(现中航工业动力所)任副处长;1966年1月—1968年3月调贵州国营黎阳机械厂任党委书记。1968年3月调国营黎明机械制造厂(现中航工业黎明),先后任副厂长和副经理;1982年8月离休。

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中央、******主席“三线建设要抓紧”的号召下,三线建设的序幕在贵州崇山峻岭中拉开了。1966年,蒋绍南任国营黎阳机械厂党委书记。由蒋绍南、王新民等同志牵头,按照“山、散、洞”的布局要求,开始了国营黎阳机械厂(简称黎阳厂)的筹建工作。

黎阳厂的厂址选在贵州平坝县白云区境内的菜花洞。蒋绍南和王新民等在极其艰苦的环境条件下,与建筑工程部三局二公司组成联合指挥部,由蒋绍南任党委书记,进行一元化领导。建厂工作全面铺开后,他们率领建设者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首先抓好“三通一平”准备工作,即路通、水通、电通和平整土地。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职工,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白天黑夜地铺路、拉电线、接通信设备,进行厂区基础建设,大家同吃同住同劳动。尽管大家都是从舒适的大城市来到这个“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的贵州山沟,但大家都富有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各种困难的坚强信念,干群关系十分融洽。

为了使工厂尽快建成投产,蒋绍南等率领黎阳广大建设者们,按照“三边”建厂方针,做到“边建设、边生产、边设计”,特别是做到生产准备先行。尽管当时困难重重,但从领导到普通职工,大家的热情很高,干劲很足,1000多米2的厂房,3个月就可以建成;100多米2的小房,一天就能够干完。同志们都具有无私奉献精神,没有一个人要加班费或换休票,大家没有任何怨言,设备一到,汽车喇叭就是命令,主动参与卸车、安装或调试。同志们白天忙本职工作,晚上还到工地抬砖、运石、拌砂浆。他们当中,有的是航空发动机的技术专家,有的是企业的管理骨干,大家几乎每天都干到深夜12点左右。由于大家的努力,建厂仅1年,各机加车间就陆续投入了试生产,建厂到第四年,即1970年5月23日,黎阳就成功生产出了贵州省第一台航空发动机,填补了贵州山区没有航空发动机的历史空白。

由于黎阳厂当时的职工来自沈阳黎明厂、哈尔滨东安厂和湖南南方厂等四面八方,身为党委书记的蒋绍南考虑到,必须加强职工的团结教育工作,增强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为了抓好这项工作,他从共产党员抓起,利用各种会议或晚上空闲时间,多次组织党员进行学习教育,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党员和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利用业余时间坚持为党员上大党课这一优良传统也一直延续到今天。40多年来,业余“大党课”已成为“黎阳特色”,并享誉贵州乃至全行业。

随着黎阳厂建厂步伐的加快,许多职工陆续把自己的家属迁到了贵州。为了积极妥善地解决好职工家属的安置问题,蒋绍南和班子成员一道,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主席“五·七”指示精神,并责成有关干部主抓农副业生产,让许多闲置在家的职工家属加入到“五·七”大队的行列中来,从而得到了妥善的安置。一方面解决了职工家属的就业问题,减轻了职工家庭的经济压力,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生活有所保障;另一方面也解决了职工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全力以赴把精力投入到企业当时的生产和建设中去。

黎阳厂所处的地方,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建厂初期,企业征用了很多当地的民工,这些民工大多是少数民族。为了加强企业与地方少数民族的融合,处理好工厂与地方的关系,蒋绍南与班子成员充分考虑,认为必须在思想上教育和引导他们,在工作中团结和信任他们,在生活上关心和照顾他们。因此,蒋绍南等住在农家,带领干部职工帮助当地农民干农活,帮助农民打扫周围环境卫生,若在农忙季节里,还利用空闲帮助农民插秧或收稻子;同时针对少数民族民工的生活困难,想方设法为民工们解决实际困难,为他们购买了御寒的棉衣和棉被,并进行统一分配使用,从而有效地融洽了企业与地方特别是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形成了工农鱼水一家亲的良好局面。

1968年3月,蒋绍南调到国营黎明机械制造厂,先后任副厂长和副经理。1982年8月,因身体原因提前离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