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3
27053600000074

第74章 杨青山

杨青山(1926.9—),河北滦县人,国营中原宝石厂(现中航工业电测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航电测)总工程师、厂长。1945年8月参加革命,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八路军沈阳“北满”工人教导团通讯班长。1946年11月起,先后任辽西军区参谋处警卫员、第四野战军七纵队汽车分队长、44军后勤部修理长(排级)、广东省交通厅汽车厂技术检验员、广州军委民航局汽车队管理员。参加过平津战役和辽西、四平战斗。1954年8月转业到国营第221厂(现中航工业太航),先后任调度员、车间主任、科长。1956年和1957年,被选为太原市和山西省复转、残废军人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并出席了代表大会。1965年7月调至汉中012基地国营中原宝石厂,任副厂长兼总工程师,1978年8月至1983年5月任厂长、党委副书记。1980年当选为汉中市第八届人大代表。1987年被评为012基地三线建设创业者。1988年获国防科工委颁发的“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证书和证章。1987年离休。

1965年三线建设开始以来,国营中原宝石厂是第三机械工业部在陕南第一个破土动工、第一个建成投产的三线工厂。杨青山当时任副厂长兼总工程师,在艰苦的创业生产时期,他全力配合厂领导工作,团结带领全厂职工边生产、边基建,抢时间,争速度。1965年工厂投产当年,只生产5个品种的锥型宝石轴承,9月底即完成了3000粒锥型宝石轴承的抛光工序,第二年增加了仪表游丝生产线。杨青山带头贯彻“三线建设”的“先生产、后生活”原则,当宝石轴承生产线全面开工以后,又积极响应党支部号召,带头自力更生、就地取材参加到为职工盖宿舍的艰苦劳动中。

1967年,工厂并入了一条通孔宝石轴承生产线和刚玉烧结生产线,工厂生产规模迅速扩大,技术水平相应得到提升,使工厂成为国内唯一的为国防工业生产、科研服务提供宝石轴承和游丝的专业化厂。1975年,在厂领导及副厂长杨青山指挥下,全厂职工克服重重困难,建成了一条年产20万只电阻应变计的生产线。当年边调研、边试制、边生产,全年完成了10300只电阻应变计。1977年,继GYY-1型压力传感器研制成功之后,经过调研和学习,传感器进入系列化生产。

1978年8月,杨青山任国营中原宝石厂厂长,他直接领导和指挥建成了民用电度表宝石轴承和轻纺工业假捻机用转子两条生产线,使工厂的生产、经营迈出了新的步伐。1980年组建民品宝石轴承生产线,当年就生产了市场紧缺的电度表宝石轴承76万粒。1982年9月,一条年产2万套假捻机用转子的生产线建成投产,同年,工厂还试制成功了酞酸锶晶体,填补了国内空白。试制了彩色刚玉、宝石戒面等产品。1982年,工厂党委决定从生产科中分出经营管理科,实现从生产型企业向生产经营型企业的转轨升级。1983年,工厂还承担并完成了歼7-Ⅲ型新机高度、速度传感器的研制任务,为应变计传感器用于飞机机载开辟了新的途径。

杨青山于1987年离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