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珍藏版大全集
27081900000355

第355章 吕不韦的生意经:做买卖赚到了当世第一强国(1)

落魄王孙嬴异人

公元前251年,在位五十六年的秦昭王去世了。

回顾秦国的历史,秦孝公变法图强,奠定了秦国强大的基础;秦惠王文韬武略,高歌东进,成功地将秦国的势力扩展到关外;秦昭王远交近攻,打断了山东六国的脊梁,使秦国统一天下的局面变得不可逆转。可以这样说,无论是谁来接替秦昭王的位置,秦国最终都要一统江山,这是毫不含糊的。

秦昭王在位的时候,曾经立自己的长子为太子。无奈此人福薄,于公元前267年先秦昭王而去,竟没在历史上留下一个名字,仅以“悼太子”称之。公元前265年,秦昭王又立悼太子之弟安国君嬴柱为太子。

前面说到,公元前273年华阳之战后,秦国对赵国采取拉拢策略,双方互派人质。秦国派出的人质即嬴柱之子异人。

嬴柱有二十多个儿子,异人在兄弟中年龄居中。异人的母亲夏姬,不受嬴柱宠爱,因此异人也不受待见,平时承欢膝下没有他的份,遇到要派人质的差使,便被嬴柱挑选出来,以王孙的身份送到了邯郸。

从那时候开始,异人便仿佛与这个显赫的家族断绝了联系。

秦国方面,每年分两次给他送来一些微薄的津贴和少许物资,而且只是例行公事。负责押运的小吏彬彬有礼地给他磕头,请他在清单上签字,然后转身离去。态度之冷淡,以至于他想问一两句国内的情况都觉得难以启齿。

赵国方面,由于不断遭到秦国的进攻,对异人的态度也越来越恶劣。特别是长平之战后,赵国上下都弥漫着一种仇恨秦国的情绪,异人的日子就过得更艰难了。

总而言之,异人在赵国的境遇只能用“落魄”来形容。

据说他出门的时候,连辆像样的马车都没有,只能乘坐牛车。一个又老又驼又聋又哑的仆人拿着鞭子,为他赶着牛车,在商贾云集的邯郸大街上慢吞吞行走,谁也想不到车上坐的竟然是秦国王孙。

异人的穿着,不用说,也是相当的朴素,和平民百姓无异,除了腰间还挂着一支能够象征贵族身份的宝剑。

由于长期在赵国生活,他已经讲得一口流利的邯郸话,坐在车上和摆地摊卖水果的人讨价还价,居然能够不吃亏,偶尔还能占点小便宜。

有时候他下车来走几步,那也是正宗的邯郸步,比土生土长的邯郸人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果不是遇到那个名叫吕不韦的商人,他的人生或许就将这样黯淡下去,后人甚至不会得知有这么一个人,曾经在这个世界上生存过。

吕不韦的买卖

吕不韦是卫国人,自幼随父亲经商,积累了不少财富。

那个年代,商人地位低下,在士、农、工、商四大阶层中居于末位,钱赚得再多,也得不到社会的尊重。当然,如果是一般人,白天在外面受了憋屈,晚上回到家里搂着几个妻妾乐一乐,把几个奴仆叫来训斥几句,心理也就平衡了。问题是,吕不韦不是一般人,精神胜利法对他几乎不起作用。这主要是因为他读过几本书,知道一些人世间的大道理,不甘于被命运摆布,总想着有一天能够出人头地,而不是躲在家里偷偷地找乐子。

有一次在邯郸做生意的时候,他遇到了异人。这位落魄的王孙立刻引起了他的注意。当他从朋友那里得知异人的身份后,便站在商人的角度,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此奇货可居也!”

吕不韦的意思是,异人是一颗蒙尘的珍珠,只要打磨干净,好好包装一下,必定能卖个大价钱。至于利润究竟有多大,他心里还是没底,于是回去问自己的父亲:“耕田卖粮,能够获利几倍?”

老头子白了他一眼:“你做了那么多年生意,连这点常识都没有吗?”

吕不韦说:“您说嘛!”

老头子说:“年成好的话,十倍的利润总是有的。”

吕不韦又问:“那经营珠宝能够获利几倍呢?”

老头子说:“百倍……我说你这浑小子,做了几十年生意,敢情都不算账的?”

吕不韦没有回答,又问道:“那如果帮助人家当上一国之君呢?”

老头子愣了一下,说:“那是没法计算的,无数倍吧!”

吕不韦听了,敲着自己的脑袋喃喃自语道:“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他主动接近异人,不久便邀请其到家里来做客。

对于异人这种身份的人来说,接受一位商人的邀请自然不太合适。但是他落魄久了,早将那种等级观念抛到一边,想着可以饱食一顿大餐,便欣然应允。

三五杯酒下肚,吕不韦拍拍手掌,屏风后音乐响起,只见一位绝色女子袅袅娜娜走出来,和着音乐跳了一段欢快的胡人舞蹈。

赵国地处河北,与胡人的居住之地交界。赵武灵王开风气之先,实施了历史上著名的胡服骑射,要求赵国人都改穿胡服,学习骑射之术。自此,胡、赵风俗融合,赵地女子兼有中原的温雅和胡地的豪放。而眼前的这一位,更是风情万种,轻而易举便点燃了异人心中的热情。

或许,异人落魄太久了,府上不但没有一辆像样的马车,也没有一个像样的女人。总之,自从见到吕不韦家里的那位舞女,他一连几天都魂不守舍。再见到吕不韦时,异人便主动提出:“把她让给我吧!”

原以为吕不韦会很生气,没想到对方很爽快地说:“好。”而且倒贴了一大笔嫁妆,将那个后来在史书上被称为“赵姬”的女人送到了异人府上。

异人知道,吕不韦是个商人。商人做什么事情,都是要讲回报的,但是他究竟有什么地方值得吕不韦投资呢?虽然他是秦国的王孙,可自打出生开始,他的行情就不太好。被送到赵国做人质之后,更是雪上加霜,而且丝毫没有反弹的迹象。

有一天他委婉地对吕不韦说:“吕兄,您的大恩,我可真是不知道该如何报答。”

吕不韦赶紧说:“瞧您说的!我不就是请您吃了几顿饭,给您送了个女人吗?”

异人不好再说下去。过了一阵子,吕不韦却突然反问道:“您说,如果我能够让您回到秦国去,您会怎么报答我?”

异人觉得很惭愧:“即便我回到秦国,也是无法报答您的。”

异人的意思是,就算回国,他也不过是个不受待见的王室子弟,不可能有什么成就。

吕不韦笑了:“如果我让您当上秦王呢?”

异人说:“那我就给您一半秦国的土地。”

很显然,异人觉得吕不韦在开玩笑,因此也用一句玩笑话来回答。吕不韦却一本正经地说:“一言为定。”

此后的数年中,异人亲眼目睹了这位商人无与伦比的经营能力。

吕不韦拿出一千两黄金作为资本金,一半给了异人,让他装点门面,广交朋友;一半由吕不韦本人拿去秦国公关。

那时候,异人的父亲嬴柱刚被秦昭王立为太子。嬴柱的正室华阳夫人原本是楚国人,深受夫君宠爱,然而一直未曾生育。

吕不韦来到咸阳,先是找到华阳夫人的弟弟阳泉君,通过阳泉君引见,以异人使者的身份见到了华阳夫人。

吕不韦向华阳夫人献上许多赵国的特产。这些礼物,虽然谈不上十分名贵,但也价值不菲,最重要的是可以看出送礼人的煞费苦心。

毫无疑问,这些东西都是以异人的名义送给华阳夫人的。

“王孙在赵国,无一日不念叨您的恩情。”吕不韦这样对华阳夫人说,言辞十分恳切,看不出半点捏造的痕迹。

几个月后,吕不韦再度来到咸阳,同样是向华阳夫人送上一大批礼物,外加异人亲笔写的一封问寒问暖的信。

当他第三次来到咸阳,华阳夫人基本已经相信,在遥远的邯郸,有那么一位不是自己亲生的儿子,对自己怀着深深的眷恋,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着她。突然间,她身体里的母性被激活了。异人前往赵国的时候,还只是一个少年,她仅仅见过几面。“现在,他应该已经是位风度翩翩的青年了吧?”“是的,王孙举止从容,辞令诙谐,在任何社交场合都是最引人注目的一位。”“他长得像他父亲吗?”“像的。”吕不韦肯定地回答。“他娶妻生子了吗?”

吕不韦犹豫了一下,很快掩饰过去:“是的,王孙去年娶了一位赵国姑娘,他们生了一个儿子,取名赵政。”

前面已经介绍过,春秋战国时期,姓和氏是两码事。异人的儿子自然是嬴姓,由于在赵国出生,便为赵氏,因此可以称为赵政,当然也可以称为嬴政。

吕不韦告辞之后,陪同来访的阳泉君留了下来。

阳泉君对华阳夫人说:“姐姐不如将异人收为义子吧!”

这个提议有点突兀,因为从法律上讲,华阳夫人就是异人的母亲,这是毫不含糊的。既然是这种关系,又何必画蛇添足,收他为义子呢?

阳泉君解释道:“姐姐虽然贵为夫人,然而膝下无子,如果有朝一日色衰失宠(这是可以肯定的),有谁来照顾您呢?我看异人这小伙子不错,是个有情有义的真君子,如果太子即位为王之后,能够立异人为太子,他必定会像对待亲生母亲一样对待您,您的一生就有保障了。”

华阳夫人听了,连连点头。

阳泉君出来后,便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吕不韦。

从这一天开始,异人的行情突然高涨起来,吕不韦半眯着眼睛,几乎可以看到异人股份的红色箭头直冲云霄。

公元前259年,秦军攻赵,包围邯郸,史上著名的邯郸之战爆发。秦国的目的是一举消灭赵国,赵国当然也倾尽全力来抵抗,双方僵持不下,战争一拖就是两年。公元前257年,赵孝成王决定杀死异人。吕不韦得到消息,以重金收买赵国军士,偷偷将异人送回了秦国军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