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典”
仁则荣,不仁则辱。
——《孟子·公孙丑下》
“古句新解”
践行仁义之人会得到荣耀,而行不仁不义之人,则会自取其辱。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佛教教人向善的一种人生循环报应观,它注重人心灵上的扬善抑恶。在这里孟子也提倡这种循环报应观,认为仁者必能获得好的结果,而不仁不义之人一定不会有好的下场。
战国时,齐相靖郭君门下有一位门客叫齐貌辨。这个人毛病很多,除了靖郭君,其他的门客都不喜欢他。门客士尉为这件事劝谏靖郭君,但是靖郭君不听,于是士尉离开了靖郭君的门下。孟尝君私下也为这事劝说过靖郭君,靖郭君大怒说:“就算把你们都杀死,把我的家拆得四分五裂,只要能让齐貌辨先生满足,我也在所不惜!”他让齐貌辨住在上等客舍,让自己的长子侍奉着。
过了几年,齐威王死了,齐宣王即位。靖郭君为人处世的方法很不为宣王赞许,他被迫辞官,回到封地薛处居住,依然跟齐貌辨在一起,在薛地住了没多长时间,齐貌辨向靖郭君辞行,请求让他去拜见宣王。靖郭君说:“大王不喜欢我到极点了,您去肯定遭到杀害。”齐貌辨说:“我本来就不是去求活命的。但是我一定要去!”靖郭君劝不住他,只好答应他去见齐宣王。
齐貌辨到了齐国都城。齐宣王听说了,非常生气地等着他。齐貌辨拜见了宣王,齐宣王说:“你就是靖郭君言听计从、非常喜爱的那个人吧?”齐貌辨回答说:“喜爱是有的,至于言听计从那根本谈不上。有两件事说给您听听,大王您就知道了。一件事是,大王做太子的时候,我曾对靖郭君说:‘太子耳后见腮,下斜偷视,相貌不仁,这种人会违背常理而行事,不如废掉太子,改立卫姬的幼子校师。’靖郭君流着泪说:‘不行。我不忍心这样做。’如果靖郭君当时听从我的话并这样做了,一定不会有今天的祸患。第二件事是,靖郭君回到封地之后,楚相昭阳请求用大于薛地几倍的地方交换薛城。我劝他说:‘应该答应他。’靖郭君不同意,说:‘我是从先王那里继承的薛地,现在虽然被后王所厌恶,但是我忠于先王的心依然没有变,我要是把薛地换给别人,又怎么对得起先王呢?’这两件事就足以证明靖郭君对您的忠心。”
齐宣王听后长叹,神情激动地说:“靖郭君对我竟爱护到这样的地步,我年龄还小,这些都不知道。您愿意不愿意替我把靖郭君请回来呢?”
齐貌辨回答说:“好!”于是,靖郭君回到国都,穿着齐威王所赐的衣服,戴着齐威王所赐的帽子,佩带着齐威王所赐的宝剑。齐宣王亲自来到郊外,流着眼泪迎接靖郭君,并请他出任齐国宰相。
靖郭君因为待友以仁,与齐貌辨患难相扶,肝胆相照,所以在他不如意之时得到了齐貌辨的仁义回报,这种仗义的仁德之举,足以令每一个虚伪之徒汗颜。再看下面一个故事:
唐玄宗晚年,忽发奇想,遣使送信与三镇节度使安禄山,诚邀安禄山去长安华清宫与杨贵妃共洗温泉浴。安禄山接信之后,召集手下诸将于府中,一连两日喝酒吃肉,临行前,送给每位将军大批的财物和一封密信,将领回去后拆信,却是吩咐他按照信中路线立即进军长安的命令。于是安禄山手下的二十余万大军向长安进发,而此时,属于唐室的军队不过才十万人。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短短的三十四天,安禄山就从范阳打到了洛阳。次年正月初一,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国号大燕,把天宝十五年改为圣武元年,一派改朝换代的架势。这一下叛乱谋反的面目大暴露,先前所谓“奉密诏讨杨国忠”的幌子,完全是骗人的,至此,安禄山顿失人心,沦为“乱臣贼子。”
然而安禄山却不相信仁义道德有什么用处,他只知道钢刀是硬的,人的脖子是软的。当他相信这种思想的时候,他的儿子安庆绪当然也会全盘接收。于是安庆绪决定效法父亲,也弄个皇帝来玩玩,就密约安禄山的近侍李猪儿,趁夜晚走进安禄山的营帐中,拿刀对着安禄山的肚皮猛砍,至此一命归西。
死在自己的亲生儿子手中,这实在是一个人间惨剧,但凡是这样的父亲,多半自己有着严重的问题,如安禄山,迷信于残暴的武力,所以亲生儿子就用他教的这些东西来回报他,或许安禄山死前能够想到这些吧?
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安禄山之死并非是一个特例,正是恶有恶报的最佳例证。
佛经《圣愚经》中有这样一则故事:波罗奈国有兄弟两人,名字叫善求和恶求,善求为人善良,而恶求却总是作恶不已。一次兄弟俩旅行时迷失在漫无边际的沙漠中。于是,善求便祈求神灵保佑,祷告一番后果然出现了一棵大树,树旁有一条小溪。神灵告诉他:“你只要砍去树枝,所需的东西就会出现。”善求和恶求都得到了他们所要的东西。可恶求又暗自盘算:如果挖出树根,不是能得到更多的好东西吗?然而,当恶求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挖出树根时,突然底下冲出五百恶鬼,把恶求撕碎了。
这样的善恶报应故事在民间也是不计其数的。与其说这是一种神灵的力量,不如说是人性的一种善良愿望。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客观事实,也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刘备临终时给儿子阿斗留下遗嘱:“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这是警世之言。存心做恶者应三思而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