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孟子原来这样说
27255600000043

第43章 别让固有思维害了你

“原典”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古句新解”

完全相信书,那还不如没有书。

人生在世,每个人的自身条件不一样,每个人可能遇到的困难也迥然不同,因此,在解决问题时所采取的方法也千差万别。但有一点是一样的,那就是任何人遇到任何困难,都必须变通,不变通,就无法克服困难,就很难走向成功。孟子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就是这个道理。

读书的人只囿于一本书、一种思想。死死抓住一套理论而用来解决所有的问题,必然是行不通的。兼听则明,采取兼容并包、取长补短的开放思想,才能够让自己的视野更广阔,思路更宽泛。只有开放的头脑才能够有开阔的思路,也才能够在困难、危难之时,灵活变通,使问题迎刃而解。然而我们太多时候总是遗憾地盯着那道已经关闭了的门,反而对那道为我们敞开的门视而不见。所以任何时候你都应该保持一个开放的头脑。

所谓保持开放的头脑,就是要让自己思维的触角向各个方向延伸,接触更多的新知识和新观念,对新的领域进行积极的探索,让头脑丰富起来。大脑有充足的营养,才能够促使思路的产生和生长,如果头脑闭塞,思维死板的人,则会在很多重要的时刻陷入困境,无法自拔。

有两个探险家在林中狩猎时,一头凶猛的狮子突然跳到他们面前。

“保持镇静,”第一个探险家悄悄地说,“你还记得我们看过的那本关于野生动物的书吗?那书上说,如果你非常冷静地站着别动,两眼紧盯着狮子的眼睛,那它就会转身跑开的。”

“书上是那么写的,”他的同伴说,“你看过这本书,我也看过,可这头狮子看过吗?”于是第二个探险家拔腿就跑,最终逃离了魔掌,而第一个探险家却站着不动,准备与狮子对视的时候,狮子扑上来把他撕成了碎片。

遇到危险情况,保持冷静是必要的,但是也不能盲目冷静,书上说狮子不咬人,难道现实中它就真的不咬人了吗?生硬的理论,不一定处处能够适应时刻变化的现实。学会应变,学会变通,切不可形而上学,拘泥于一时一事。

然而,要保持开放的头脑,还要能够虚心向别人学习,承认别人比自己强,拥有自知之明,才会有容忍别人的胸怀,更有向别人学习的谦恭,最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变成最强的人。

有一个聪明的男孩,一天妈妈带着他到杂货店去买东西,老板看这个小孩很可爱,就打开一罐糖果,让小男孩自己拿一把。

但是这个男孩却没有任何的动作。几次的邀请之后,还是无动于衷,最后老板看孩子这么懂事,就亲自抓了一大把糖果放进他的口袋中。

回到家中,母亲很好奇地问小男孩,为什么没有自己去抓糖果?

小男孩回答得很妙:“因为我的手比较小呀!而老板的手比较大,所以他拿的一定比我拿的多!”

这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他知道自己的力量有限,更重要的,他明白别人比自己强。凡事不能只靠自己的力量,学会适时地依靠他人,是一种谦卑,更是一种聪明。能够真心地承认自己的弱点,找到差距,就更容易促进自己的发展和提高。

在如今信息无限宽广的数字化时代,没有一个开放的头脑,很快你就会被时代淘汰。在时代的激流里面,如果你不能紧随时代的步伐,渐渐地就会迷失方向,走进困惑。

不要让自己的头脑封闭起来,积极地接收和学习新的知识和理论,融会贯通,变为己用,这样才能够在通往成功的路途上,避免崎岖和坎坷。当你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并在实现它的过程中开放头脑,善于学习,并能够灵活机动地行事,你就能取得巨大的成功。

对于某些思想僵化的人来说,一些微小的变化当然不足以引起他们的注意和敏感,即使遇到了某些重大的变化,他们也往往无所适从,只得顺其自然。“穷则思变”,与其到穷途末路的时候才想起来要学习、要变通,不如从一开始就保持一个开放的头脑,提高认识,拓宽思路,增强灵活应变的能力。

心理学家认为,你在生活中的自由程度是由你可以选择的行动方案的数量所决定的,而你头脑开放的程度又决定着你能够想出的思路和方案数量。开放你的头脑,思路就会变得宽阔。

因此,无论我们遇到什么困难,处于什么环境都应该学会变通,而不要被最初始的思想所左右。如果我们能够挣脱固有思维的约束,不断开创出新的处事方法,那么对于我们来说,天下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没有办不到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