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南派三叔推荐:天行健(合集)
27333700000188

第188章 远交近攻(3)

第二天是个好天。盛夏季节,雨水很多,隔个三天两头便会下一场雨,但一旦旱起来也会持续十多天滴雨不下。我起了个早,先和全营士兵出了一趟操,待出了一身汗,又洗了个澡,正在穿着战袍,打好腰带,准备去求见文侯,曹闻道忽然过来道:“楚将军,文侯大人派人前来召见。”

我走了过去,那传令的正是文侯府兵首领汪海。他一见我,先行了一礼,道:“楚将军,大人有令,命你速速前去。”

我道:“真巧,我也刚想去见大人。”

曹闻道牵过了我的飞羽,我跳上马,道:“曹兄,这儿就托付你和钱兄了,让兄弟们加紧训练。”

汪海的马也是良驹,却比飞羽要差好几个档次,我不时拉住飞羽,不让它跑得太快,道:“汪将军,你可知道大人召我有什么事吗?”

汪海道:“末将不知,听说大人要去检阅新军,大概要叫你一块儿去吧。”

我道:“又有新军吗?”因为帝国军损失太大,文侯加快扩军,如今帝都驻军又已经接近了十万,其中有三四万是新召集的,大概这批士兵在雄关城受训完毕,刚抵达帝都吧。我不再多问,和汪海并马向前走着。

进了文侯府,汪海陪着我向里走去。其实文侯府我来过好多次了,根本不用他领路,只是他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不管是谁都要陪到书房前的。到了书房门口,汪海大声道:“大人,楚休红将军到。”

“来了吗?快进来吧。”

文侯的声音从里面传了出来。我推开门,进了书房。一进门,却不由吃了一惊,这大厅里门窗紧闭,窗帘都拉了下来,显得很暗,一时间我都没发现文侯在哪里,定睛一看,才看到文侯站在桌角的一张大桌前,聚精会神地看着什么。我走到他身后,跪下道:“大人,末将楚休红有礼。”

“休红,你来了。”文侯转过身,“过来,看看这儿。”

我不知道文侯到底在看什么,走上前去。前些天还没有那张桌子,大概是新铺的。说是桌子,不如说是个方形的无盖大槽,七八尺见方,中间堆着一些沙子。虽然很暗,但我一眼就认了出来,这是一张地图,正中有一些白色细沙堆出了一个长条,正是大江的形状,将整个桌子分成两半。

我道:“是地形图啊。”

文侯点了点头,道:“这些日我命人整理各省地图,让工部以胶水调和细沙,给我做成了这张实景地图。你看,此图一尺相当于一千里,帝国东西南北之距大约都有万里之遥,一个人要踏遍帝国全境,十年都还不够,如今却尽收眼底。”

虽然活了二十多年,我到过的地方也算不少了,一直到过南边的高鹫城,但一旦在这地图上看到,才知道我走过的仅仅是一小片而已。帝都位于帝国北部的东边,以前总觉得帝都离海很远,但在地图上一看,帝都几乎就贴在海边。文侯说地图上一尺相当于实地一千里,帝都离海还不到千里,在这儿一看,便连一尺都不到了。

我看着这地图,道:“大人,有了这地图,天下形势,俱在掌握中了。”

文侯叹了口气,道:“不成呢,还是太粗糙了,拼起来时,相邻两省都是驴唇不对马嘴,如今兵荒马乱,要画一幅好地图就更难了,这图只不过表示个意思而已,将来天下太平,我定要命人绘制一幅天下细图,以造福后世。”

我想说这地图已经做得够精细了,但文侯既然这么说,我也不敢反驳。不管怎么说,能将一个个省的地图拼起来,已经相当了不起。我贪婪地看着这地图,拼命想找出高鹫城的方位,只是还没看惯,一时找不到。文侯忽地将手一指,道:“高鹫城在这儿。”

他的手指指着的,是一座木制的小城堡。这样的小城堡有不少,代表的准是那些大城,代表高鹫城的是最大的一类。一看到这儿,我的心不由一震。在文侯指下,高鹫城仅仅是这么个玩具一样的木头城堡,但是当初,有十万帝国军的尸骨都埋在了这儿。

我呆呆地看着,动也不动。文侯忽然拍了拍我的背,道:“休红,你想不想有朝一日领兵回去,祭祀阵亡的帝国军将士英灵?”

我一下跪了下来,道:“大人,此恨日夜未能释怀。为雪此辱,末将愿粉身碎骨,在所不辞。”

文侯淡淡地一笑,道:“现在可不成。现在那儿准是蛇人的巢穴了,以我们的力量,还攻不到那儿去,坐吧。”

我有些失望。今天文侯叫我来,我隐隐地还希望他是因为毕炜和邓沧澜兵势不利,想让我取毕炜而代之,毕竟现在毕炜和我都是偏将军,这并不是不可能的。但听文侯的意思,好像并没有想让我领兵。我坐了下来,道:“大人,末将久未征战,心向沙场,望大人能让末将出阵。”

文侯看着我,道:“你想出战吗?”

我本已坐下来,听得文侯这么说,又站起来道:“是。”

文侯默默地站着,嘴角带着些淡淡的笑意,忽道:“休红,你觉得这一场战事,我们究竟能取得胜利吗?要说真话。”

我本来想说“我们必胜”之类,但被文侯一句话顶了回去,想了想,道:“我不知道。”

文侯笑了:“你真是老实人,毕炜就跟我说,我们一定会胜利。”

我道:“我不敢说我们一定会胜利,但我只知道,面对蛇人,就算胜不了,我要战到最后一刻。”

文侯道:“不错。胜负,天命也,然事在人为,纵然天命有归,只要不懈努力,人亦能胜天!”

他说到最后,声音也响了起来。我心中一阵激动,却也有些害怕。文侯说的“天命有归”到底是什么意思?仅仅是指蛇人吗?我不禁又想起了在观景台上,路恭行自尽前对我说的话。

文侯非池中物,绝不甘久居人下。当时路恭行是这样说的。难道,他真的有不臣之心吗?如果没有郡主,就算文侯真有不臣之心,我也会追随他的。但是现在,我已经无法再这么做了。

文侯自然不知道我心里想什么,他慢慢踱了两步,叹道:“帝都被围时,我已准备孤注一掷,将帝国所有的兵力都投入一战,那时觉得败固不可收拾,万一取胜,则事有可为。但是毕炜与沧澜先前一败,看来那时想得也简单了,帝都之战虽然取胜,却只是让我们覆灭的日子推迟了一些而已。”

“不可能!”我惊叫起来。虽然知道文侯有点悲观,但没想到他已经对我们失去了信心。我道:“毕将军和邓将军虽经小败,但元气未伤,这几个月来有攻有守,不是证明了我们一样可以与蛇人相持吗?”

文侯苦笑了一下,道:“你可知道毕炜带的是一支什么样的部队?当我听到唐生泰全军覆没之后,就知道事已危急,那时就在加紧征召新兵,到了此番出战,这支部队可说是帝国最后的力量了。如果毕炜和沧澜两人能够一鼓作气,势如破竹地胜下去,那么这一注算是押对了,可现在已是两军相持。你想想,蛇人的兵力仅仅是一支一败涂地,惶惶不可终日的败兵,我军却挟大胜之威,一路追击,结果仍然成了不分上下。这一战,不能胜,便已是败了!”

我哑口无言。的确,毕炜和邓沧澜带的是帝国最后的精兵,而且又是借帝都大胜的余威出击,在东平城被蛇人阻击了那么久,士气再难恢复到当日的情形了。而蛇人则相反,由败退转入相持,又有生力军加入,优劣消长,不言自明。现在毕炜和邓沧澜仍在相持,没有大败,那已经说明这两人确是名下无虚的名将了。我道:“可是,我军消耗虽大,却也有新兵可以补充,纵然相持,我们也未必不能取胜。”

文侯喃喃地道:“新军训练,已跟不上士兵损失。现在全军没有崩溃,只是帝都这个胜利还让人记忆犹新。如果再吃一个大败仗,那么这场大胜积蓄起来的信心也如空中楼阁一般,彻底崩塌,那时兵败如山倒,谁都无法挽救了。”

我听得心惊肉跳。我根本没想那么远,便是李尧天,似乎也没想到这些,也有可能他想到了,只是怕我多担心,才没说。我道:“大人,难道我们没有半点胜机吗?我……”刚说到这儿,我脑海中突然一闪,想起了什么来。

文侯道:“你想说什么?”

我道:“大人,末将突然想到,蛇人已控制了大江以南,但是这儿却还有一个地方仍是未知数。”

我走到那桌前,看了看那实景地图。文侯对我指出过高鹫城的位置,那么五羊城就很好找了,我指着五羊城的位置道:“大人,我觉得,五羊城应该还有一支可以利用的力量。”

文侯眉头一扬,但没有半点意外,只是微微笑道:“你为什么觉得五羊城仍可利用?”

我道:“五羊城应该还没有被攻破。如果五羊城攻破,那么难民定会不顾一切北逃,我们也一定可以听到消息。可现在我们对五羊城已一无所知,什么消息都得不到,这也证明了五羊城并没有被攻破,所以城中的军民还没有逃散。”

文侯道:“可是你觉得五羊城主凭什么可以支持到现在?蛇人为什么不先扫平他们?”

我一阵语塞。方才一席话其实也是刚从李尧天那儿听来的,我吞了口口水,道:“五羊城主贯会见风使舵。我觉得,他有可能已经臣服蛇人,换得苟安。”

文侯眼中突然一亮,一掌击到我肩头,喝道:“好小子,不错!的确担得此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