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南派三叔推荐:天行健(合集)
27333700000316

第316章 天翻地覆(2)

丁亨利看了看我,道:“楚兄,假如我真的降了,你以为你能挽狂澜之既倒,帝国不再崩溃么?”

我道:“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现在是帝国之臣,只能为这个国家尽忠。”

丁亨利的眼神一下锐利起来,道:“你不知道这是愚忠么?”

我暗自叹息,但脸上仍然板得铁一样,道:“说我愚忠也罢,我现在已是代表了帝国。当初我选择了这个国家,在这个国家里有我所爱的一切,我便要为守护这个国家付出一切。”

丁亨利的眼神越来越锐利,手按在案上,看样子似乎随时会一跃而起。我对视着他,毫不避让。半晌,他摇了摇头,叹道:“愚哉,愚哉,愚不可及。楚兄,你一直坚持要消灭战争,但你这样做,只会让战争旷日持久,不可收拾。”

我道:“丁兄,你也没想到,这世上,假如我不战,不知会有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战火更将连绵不绝,苍生也更加痛楚不堪。便如你一般,即使你愿降,你手下那些人愿降么?野心家遍地都是,你没有野心,只能成为别人的牺牲品。当初大帝得国,假如得到国家的不是他,一样会有别人上来,说不定战火绵延得更久。”

这回轮到丁亨利默然不语了。他肯定想到,即使他投降了,这六七万人中肯定会有一大批人不愿投降帝国军,会要求战到最后一兵一卒的。当初我们被困高鹫城,并不知道苍月公与武侯联手是别有用心,表面上两方联手,胜面多了不少,但栾鹏不惜兵谏,也要求与共和军决裂,杀尽他们。现在也是一般,共和军被我困住了,假如他们不战而降,定会有些人要求战到最后。假如没有丁亨利从中节制,这股桀骜不驯的力量一旦暴发出来,就会引起一场大动乱。帝国军也是如此,一旦我放弃了,即使是军纪最好的地军团,多半也会成为一支烧杀掳掠无所不为的乱军。我与丁亨利的决战,只是把战火压在最小的程度,倒可以说那是一种幸运。

过了好一会,丁亨利又倒了杯酒,道:“楚兄,我想你说得也没错。错的,便是我们不该生在这个痛苦的年代吧。”

我也叹了口气,道:“生为乱世人,原本就没有自己的选择了。此番战争,不管谁胜谁败,将来天下太平,定要多建学校,以开启民智为第一要务。只有哪一天,民心不再成为政客的武器,战争才会不存在。”

丁亨利点点头,道:“楚兄,这个新时代,只怕真的要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才能孕育而出。”他端起杯子,忽然将杯中的酒洒在地上,神色有些黯然地道:“老师就是在这儿被你击败的吧。楚兄,也许我的血会与老师的血流在一处。”

他又说起陆经渔,我的心里也有些不好受。陆经渔也是我的兵法老师,但他可以说是死在我的手上的。我道:“也许,会是我的血。”

丁亨利没再说什么,转身跳上马去,再不回头,扬长而去。

丁兄,一路走好。看着他的背影,我在心中喃喃说着。不知何时,眼中又已湿润了。

这个新时代真的要经过血与火的洗礼才能孕育出来么?到现在,流的血够多了,难道还不曾流够?我不禁茫然。以民心为武器,这种做法虽是我万万不能认同的,但不知不觉,我却同样走上了以民心为武器的道路。不,更确切地说,我被民心推到了前台,尽管不自愿,也成了一个能左右民心的人。

杨易这时走了过来,道:“楚帅,丁亨利最后说了什么没有?”他方才一直在我身边,先前的话都听得了,但最后丁亨利与我几乎是在耳语,他也听不真。

我摇了摇头,道:“他不愿降,看来唯有一战了。”

杨易叹了口气,没再说什么。杨易与丁亨利虽然并不熟,但丁亨利那种飒爽英武之气大大令人心折,看着丁亨利走向末路,杨易心中也大为不忍吧。

我冷笑道:“杨兄,你不要大意了,不要把他的为人与用兵混为一谈。丁亨利兄为人很好,但用起兵来,可是诡计百出的,小心今晚他会来偷营。”

杨易点了点头,道:“末将领会的。只是——”他沉吟了一下,道:“末将觉得,对他该速战速决,不能再拖下去。”

我道:“你急什么,再拖个三四天,他们便熬不住了,到时进攻事半功倍。”

敌军乏粮,相对而言,我军粮草较丰,又占了地形优势,围而不攻实是上策。等丁亨利一军因饥丧失战斗力,再发动进攻,就可避免有太多杀伤。但杨易面有忧色,低低道:“楚帅,我怕……怕朝中有异动啊。”

我诧道:“朝中?你指的是什么?”

杨易道:“末将倒不是看出什么,只是楚帅你想,丁亨利为什么要讲那样一个故事?”

我的心头一动,道:“难道,共和军会一举拿下帝都?”想了想又摇摇头,道:“东平有钟禺谷守城,东阳更有水火二将。这三人联手,便是地军团都拿不下来的,可以说是固若金汤。”

杨易道:“从外攻确实很难攻破,但万一变从内起,又该如何?”

我的心又是一动,但杨易的话未免太过耸人听闻,钟禺谷、邓沧澜都是忠勇之士,毕炜虽说不见得如何忠,但他为帝国征战多年,现在共和军也不曾占到绝对优势,更何况丁亨利主力被我所围的消息他肯定也能听到,这个时候不会有变化的。我道:“也不必太过多虑了,岂会有事。”

杨易脸上的忧色却丝毫未解,他小声道:“楚帅,我们为了引共和军入伏,一直不与外界通消息,末将觉得还是尽快派细作去探明东平东阳二城现实为好。”

丁亨利讲那个故事,杨易在一边定也听到了。我笑了笑,道:“即使那支共和军从东平转道过来,也需十余日才能抵达。杨兄,你觉得丁亨利还能坚持十余日么?”其实东平城有钟禺谷镇守,还有水军团助攻。水军团有螺舟施放水雷,可以说是无敌,就算共和军能破了东平城,定也渡不过江去。

杨易仍然忧心忡忡地道:“看起来丁亨利有恃无恐,他到底倚仗的是什么?楚帅,夜长梦多,末将还是觉得及早进攻为上策。”

我沉思了一下,道:“另几位统领的意思呢?”

“他们与我想的差不多。楚帅,牺牲再所难免,你想要不战屈人之兵,现在已不可能了。眼下以雷霆手段震慑敌军,才是避免更大伤亡的最好手段。”

现在帝国今非昔比,实际控制疆域越来越小,国库也因为连年征战而越发空虚。现在,我背后已经不再有一个巨大的力量支持,所以只能靠地军团本身的实力去震慑敌人。杨易这一点说得没错,只是这样一来,杀伤越来越大,我们自己的伤亡也越来越大。我越想越是茫然,现在这种情形,与我的信念离得更远了。我一直坚信,军队的存在,杀戮不是目的,为的是消灭战争。可是我现在所做的一切,哪里是消灭战争,而是在挑起战火了。

也许,真要和丁亨利所说的那样识时务为俊杰,投靠共和军,才能达成我的理想吧。可是我又无法让自己相信,这样并不是见风使舵。共和军所说的虽然与我的信念更接近,但共和军的虚伪也令我心寒。郡主当初对我说过,并非只有共和制才能做到以人为尚,以人为本。帝君虽然不是个理想中的明君,但他至少也在努力往这条路上走,现在帝都附近的帝国实际控制区已经做得相当好了。当帝国重新和平,假以时日,我坚信帝国会焕然一新的。

我敲了敲椅子的靠手,道:“好吧,饿他们三天。三天后,发动总攻,不必留情。”

被封死在坠星原的共和军士兵固然唯有一死,但他们的死却可以换来和平,他们的死也是值得的。我在心里这样想着,但仍然痛苦之极。七万共和军,虽然被围入绝地,但我们想要彻底击溃他们,付出的代价也不小。以杀戮树立起威严,终究会在杀戮中失去。当初的武侯大概到了临死才悟出这个道理吧,可是我即使早就知道,仍然一步步地重复着武侯的脚印。

虽然我说三天后总攻,结果当天夜间丁亨利果然就发动了一次突围。只是他所处的地形太过不利了,他们虽然拥有比我们更强大的火器,但帝国军全在死角里,他们从里面根本打不中我们。而他们一旦突出对马山与屏风山之间的山谷,就立刻遭到五德营的迎头痛击。我们的火炮威力固然不及他们,可是占据了有利地形后,发挥出来的实际威力远远比他们大得多。后半夜开始的战斗,到凌晨天放亮时结束,共和军在谷口留下了两三千具死尸,鲜血也流得遍地都是。

小王子一直站在我身边。看着遍地尸体,他的脸极是难看。当共和军终于放弃了突围,重新退回坠星原时,他突然扭过脸,大口大口地呕吐起来。

小王子从军时间已经不短,死人也见得多了,比这更血腥的场景他不知看过了多少,但这一次他也忍不住。我走到他身边,拍拍他的背道:“小殿下,怎么了?”

小王子抹了下嘴角,道:“楚帅,我……我真看不下去了。”

我叹了口气,道:“我也不想杀他们。可是一旦他们突围出来,丁亨利也不会对我们留情。谁叫这是战争。”

小王子没说什么话。暮色中,他的面色苍白,眼神也虚浮。我暗自叹息,知道这个少年已到了崩溃的边缘。小王子还没长成时,在他心目中,上阵杀敌是件值得兴奋的事,当时他也盼着能冲锋在前。可是经历得多了,尤其是在追杀文侯一役中,他亲手将追随文侯的武昭老师挑下马来以后,小王子一下子像变了一个人,每到征战再也不奋勇上前了,时不时地倒流露出对战争的厌恶,以至于他与五德营诸将越来越疏远,连以前和他关系最好的曹闻道,现在也对他颇有微词,说他胆小懦弱无能。

其实小王子那种想法我何尝没有,每个经历过战阵的人都会有。只是有些人能够挺过这一段,在以后的战事中越来越有凶性,而有些人却无法承受那种压力,以至于崩溃。小王子自幼养尊处优,没经过什么挫折,他不像我那样能忍。到了现在,只怕已经到了他的极限了,所以干脆尽量逃避。

我没有去逼他。小王子做不了他理想中的名将,说不定并不是一件坏事。所谓名将又算什么?武侯是名将,文侯也算名将,但他们不是横死,就是身败名裂。而我的结局又会是什么?我猜不出来,只怕好不到哪里去。让小王子能平安地度过余生,对于他来说,未始不是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