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金陵梦——大陈帝国
2735600000040

第40章 再战江淮

一波既平又一波,事到临头又一事

正在众人议论间,只见陈叔宝朝回身他们挥了挥马鞭,那是要他们跟进的信号。樊毅指挥着两千陈军迅速向城门进发,众人也跟在队伍之中。

陈军在和降军做交接的时候,陈叔宝紧紧握住赵成仁的手,颇为激动的说

“赵大人呀。你举兵,对国家有过,对我陈叔宝却是有恩。你放心,我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只要我在淮南,就一定保住你的这场富贵。我做淮南王,你做淮南臣,我们同心戮力,一起报效国家。即使哪一天我不在淮南,只要我还在陈国能说上话,我就不会忘了你是我的恩人。退一万步来讲,就算我不在了,我的这些部下也会替我感恩的。”

边说着,陈叔宝用鞭指了指身后众人,接着说到

“你真以为我大陈的数万王师,拿不下你一座只有几千守军的历阳城么?太守莫要忘了,几个月前,他们不过区区两万就横扫淮南,把二十万齐军精锐打得落花流水,还差点活捉了齐国皇帝,你能比高湛还难抓?”

眼前陈军的战力确实不如两数月前的那般秋风扫落叶,赵成仁的心中也是纳闷不已。

“此次带兵的鲁广达是随我征战的老部下,素知我心。他知道你是我的人,没得到我的示意,不敢下死手,攻城时,也就有所拖沓。结果,皇帝很是不满,特命我来巡抚淮南。鲁将军见我亲自来督军,以为我和朝廷一样都已决意用兵。这不,正在调整部署,只怕一日之内,这座孤城怕就要陷落了。我念赵太守举事,一为保境安民,二来也是为我报不平,所以在他们攻城前,特来相会。”

这时的陈军士气,果然和之前萎靡不振的样子大相径庭。赵成仁恍然大悟,致谢不已,倒是让鲁广达惭愧得无颜以对。

“虽说你举兵为民,且至于险地,也不里通外国,对国家,对陛下都已是克尽忠诚。可是到底不是奉王命而为,朝廷里确实有大臣说要重治。我要是一点都不表示,赵太守自己也难自处。”

赵成仁也早料到,自己这次无论如何也不躲不过去了,只要能保住小命,他就心满意足了。一面请罪,赵成仁一面等候着判决,满脸如死灰。

“赵太守放心,你的爵禄待遇一概不变。只是你这三千驻军,我是越看越喜欢。虽说鲁将军有意手下留情,可是能在十数倍于己的强敌面前,顽强抵抗到现在,真是难得虎狼之师。太守若肯割爱,让这三千甲士随我效忠国家,我也好应付朝廷的责难。至于历阳的守卫,鲁广达!”

“末将在!”

“你从军中拣选三千甲士,驻防历阳,听侯赵太守。”

“遵命。”

整编换防了历阳的驻军,也算是对朝廷有所交代,也是拔了历阳豪强们的牙,从此,只能乖乖臣服陈国了。

赵成仁自然不满,可是比起削爵罢官,这样的安排已经大出他的意外。

“赵大人,你这名字起得不好。成仁,成仁,杀身才能成仁。这回殿下只撤了你的军,而没杀你的头,那是替你担了责,还望你不要辜负了殿下的一片好意。”陈文宾旁敲侧击道。

“是、是、是”赵成仁连声应谢,并伸手邀请道:“这里说话多有不便,还请殿下及诸位大人入城歇息吧。”

“谢赵太守美意,不过本王还有事,就不打扰太守大人了。就请鲁将军留下来,安排好换防事宜后,再率大队再赶回寿阳。我带中军三千人,先行告别了。”简单安排好后,陈叔宝就要离开了。

历阳虽然平了,可是钱泰绍还在亲率十万大军围攻山阳郡,山阳接壤北齐,边防驻军较多,比起内陆的历阳更为棘手。陈叔宝挂念这事,一刻也不敢耽搁,立马引兵北上,起码能接应钱泰绍。

两天后,当陈叔宝到达寿阳后,他就接到一份令他难以置信的战报。北齐镇南将军慕容绍宗领兵南下,与山阳叛军里应外合,内外夹击了我军。钱泰绍突遭袭击,前线溃败,现正退守盱眙,重新整顿人马。

“山阳大败,形势危急,还请殿下赶快发兵增援。”此刻寿阳还有两万人马,鲁广达的三万大军也正朝这儿赶来。众将都在劝陈叔宝赶快救援。

“慕容绍宗又回来了?”陈叔宝死死的盯着军图,深深的陷入沉思。

“樊毅,你马上检选五千精锐,今夜就随我出发。”

“五千人?会不会太少!”众将都觉得兵力太少。

陈叔宝却不加理会,军事决策贵在机密,下命令时,他从不解释,也不说明,他只要部下有效率的执行即可。

三天之后,淮水以北,齐国东楚州地界。一支十万多人的人群转运着成千上万的物资熙熙攘攘的由南渡江而来。是齐军接应山阳叛军和强行迁移山阳百姓北移动的人群。

“大帅英明,这次南下,一举击溃十万陈军,还为大齐掠来这么多人口物资,真真鼓舞了三军,陛下一定嘉奖大帅的。”

听着部下的吹捧,慕容绍宗却是忧愁满目。

“我只求将功折罪。”慕容绍宗其实不愿发动此次南征,上次在淮南大败,他的军力损失殆尽,事实上已无力发动南征。因为山阳反正,齐帝高湛为上次大败心怀耿耿,一心想雪耻,决心趁此机会,教训一下陈国,于是强令慕容绍宗南下救援。此次南下,打了钱泰绍个措手不及,也算幸运,但陈军溃而不灭,正在盱眙重新集结,形势愈发的不利。不过幸好,他虚晃一招,主动进攻,再败陈军一部于射阳,让陈国人相信,他是要坚守山阳,恢复淮南。陈军果然不敢轻易怠慢,在尽可能的重新费时聚集力量,自己才有时间带着山阳叛军和人口钱粮渡河,安然的回国,也算不负皇帝的使命,稍稍洗却淮南大败的耻辱。

渡完河后,已是半夜,月黑风高。这时警觉的慕容绍宗突然紧张了起来,他分明听到成千上万的人马正向自己扑来。

“派人看看,到底是谁?难道是陈军”

“会不会是陛下派来增援我们的人。我们在淮水两岸都有哨探,如果真有大股陈军在我们身后,一定会有探子来报的。”部将分析道。

慕容绍宗一听,觉得有理,自己毕竟才万把正规军,加上山阳叛军,全军不过才两万人,既然皇帝决心南征,确实有可能派援兵来。

很快,他便发现他错了,来的不是援兵而是敌兵。而且在慢慢抵近之后,虽然在夜幕之中,但他们却像是有备而来,迅速发起冲锋,之一个来回,便把防卫部队冲垮了。齐军押送着百姓,军人混杂在人群中,根本难以形成阵型进行抵抗,而容易受惊的百姓和牛马,像鸟兽一样四散逃开,更是加重了这种溃败。

战败,已是不可避免的了,慕容绍宗眼中是死一般的灰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