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走遍东欧
27404800000019

第19章 走进东欧(11)

阿龙的家乡在福建省福清市江阴镇,在家里5个孩子中排行老大。母亲因常年有病,家中生活全靠在镇政府当司法助理员的父亲微薄的工资支撑。从小好学的阿龙,由于生活所迫,初中未毕业就忍痛辍学,靠在当地开机动三轮车载客挣钱弥补家庭的拮据,尽管每天东奔西跑,但仍入不敷出。喜欢交朋友的阿龙在好友的影响下,萌发了闯国外的念头。据他回忆,最初的想法是去德国打工,但当时由于赴德签证无法解决,于是他决定先到莫斯科,然后以此作为跳板转道去德国。

1993年年底,阿龙离开家乡登上了北京至莫斯科的国际列车,开始了出国的漫漫旅途,经过一星期的长途跋涉终于到达欧洲的第一站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身临其境,才知情况并不乐观。当时的莫斯科正值苏联刚刚解体,社会极不稳定,加之阿龙从小在南方长大,不适应寒冷、干燥的气候,想做生意又不入门,出门找工作又担心不安全,去德国更是无望,他只好和几个老乡闲居等待机会,内心十分苦闷。俗话说“天无绝人之路”,当时阿龙清醒地认识到,长此闲呆下去势必坐吃山空,要想生存下去,唯一的出路就是想办法做生意挣钱。好在这段时间他结识了许多老乡,经人指点,得知国内的皮夹克在莫斯科俏销,于是他和一位同乡合作,乘火车往返于北京和莫斯科之间,干起了国际倒爷的行当。按当时列车上的规定,每位旅客可免费携带的行李只有25公斤,若按规定是没有钱可赚的,为了能够尽量多带货,他俩采取把皮夹克压缩,尽量减小体积的办法。同时,他俩设法打通了国际列车及相关车站的列车员和保安人员的环节,在他们的帮助下“里应外合”,一次次顺利过“关”。此行虽辛苦,但有钱赚,不仅解决了生存问题,且略有盈余。随后,他们听说俄罗斯的边境城市赤塔市电子游戏机畅销,又去那里贩运了几趟,利润比较可观。然而在长期的奔波,加之列车上治安极不稳定,出现抢劫的问题越来越多,阿龙感到这样下去不是长久之计,便决定另谋他路时,他的许多老乡都相继去了匈牙利寻求发展,为此他也想去探探路,经过一番周折,辗转来到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当时这里的中国人已经很多,特别是1991年中匈两国旅游互免签证后,短时间内大批国人拥入。凭着在莫斯科一年多的经历,此时阿龙在生意场上已成熟许多,经过一番考察,他选择了在匈牙利南部靠近南联盟边境城市塞格德寻找商机。这里一是靠近边境,两国间商流活跃,二是家乡福清、江阴人集中,便于互相照应。于是,阿龙在当地最大的恰联拜索批发市场租了八比龙(匈牙利称商厅为八比龙)经营服装、旅游鞋、浴

巾等商品,在商品中拓展生意。做生意看似简单,其实包含了天时、地利、人和等多种因素,并非什么人都能适应,经营者需具备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多种技能才能胜任。因为生意人从早到晚整天泡在摊位上,既需要资金,更需要毅力,如果受不了这个罪很可能半途而废。阿龙虽文化不高,但悟性好,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他特别难忘莫斯科的那段使他学会做生意的经历,同时那时也完成了资金的原始积累。入了生意行的人都知道,做生意首先要有本钱,这样才能从国内组织货源,生意才能做大做强,赚钱才快。如果资金实力不够,开始时只能到别人的摊位上拿货,利润明显就少了。阿龙是多少有点资金就和别人合拼一个货柜从国内发货,再逐步滚动到自己独立发货经营,因此他的经营方式十分灵活,无论直销、代销,只要有钱赚都作尝试。他开始不求大,从小本生意做起,每周不辞辛苦地开车到180公里外的首都布达佩斯的四虎市场去进货,虽赚得少,但还是有钱赚,就这样逐步扩大规模。此外,阿龙人品好,凡和他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他为人诚恳、识货、讲信誉,给客户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周边的南联盟、罗马尼亚等国的客商有生意都愿和他做。日子长了,阿龙的客户群稳定了下来,他们不仅是生意上的合作伙伴,而且是好朋友。匈牙利BUS公司曾是一家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阿龙与这家企业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只要他去个电话,该公司派人派车,一次就送近百箱旅游鞋上门,为阿龙提供了许多“借鸡生蛋”的机会,他十分感激这家公司在他生意发展中所给予的诸多支持。1995年,阿龙有了一定的资金实力,创办了匈牙利SQZKKT公司,并任董事长,先后购买了3个八比龙永久使用权,并在当地购置了房产和汽车,生活质量发生了质的变化。随着商贸经营批发业务的不断扩大,他还聘请了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的6名雇员作为帮手,生意日渐看好,成为福建家乡人中的佼佼者。如今阿龙出国闯事业取得成功,忆往昔,他仍难忘在莫斯科的那段生意圈起步的人生经历,这为他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成为他人生舞台的转折点。同时,阿龙的事业得到了许多热心的同乡及匈牙利国际友人的帮助,从他走出家乡到在国外有了长期居留权、稳定的生意和一定的资产,无不倾注着许多老乡及热心朋友的帮助,对此,阿龙铭记不忘。

难忘阿龙无私帮助

我由于新闻采访和报纸发行的需要常年出入境,特别是经常往返于匈牙利和南联盟之间,每次路过边境城市塞格德时几乎都与阿龙见面。在繁忙的生意中,他总是无私地为我提供食宿、交通等便利条件,我们彼此间的故事也很多。记得有一次,他在塞格德火车站送我返回布达佩斯时,因为我上错了车,加之又刚到匈牙利不久,列车长说的匈牙利语听不懂,我急忙打通阿龙手机向其求援,列车长和阿龙经过一番语言交流,才解决了我的返程问题。还有一次,我的护照在匈南部边境丢失,需要到丢失护照所在地警察局办理旅行证。当时正值圣诞节前夕,这是生意人一年中最为当紧的销售时机,一般情况下,商人绝不会轻易离开摊位,但阿龙为了朋友毫不犹豫地放下手头繁忙的生意,驱车上百公里陪我到另外一个城市的警察局办理相关手续并给我提供翻译服务,令我十分感动。在匈牙利办报期间,我还经常乘坐他的车一同到塞格德小住几天。在与他朝夕相处的时间里,我耳闻目睹,深感他对自己的事业非常执著,同时又十分辛苦。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和所有生意人一样,“两眼一睁,忙到天黑”。的确如此,他每天5点多起床,然后开车到市场摆货、接待客商,晚上收摊回家还要整理账务。每逢星期一还要驾车到180公里外的首都布达佩斯四虎市场进货,很难有闲时间像别人一样享受打扑克、玩麻将等轻松时刻。他很辛苦,但每当看到客商到自己的摊位上批货时,又苦中有乐。现我已回到国内工作,但和阿龙在一起的情景仍历历在目,在此,我谨遥祝阿龙财源广进,心想事成。在本书成书之际,我与远在匈牙利边境城市的阿龙通了电话,得知他现在不仅获得了匈牙利蓝卡(享有匈牙利永久居留权),而且在扩大服装贸易生意的同时,还在靠近前南联盟边境城市苏博地察地段开设了一家食品店,聘请了5名匈牙利雇员在食品店工作,目前生意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