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走遍东欧
27404800000002

第2章 认识东欧(1)

多瑙河上的玫瑰——布达佩斯

被誉为“华尔兹之王”的世界著名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圆舞曲《蓝色多瑙河》使欧洲第二大河——多瑙河闻名于世,也使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增添了一层迷人的抒情色彩。

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里,有个叫“夜行记”的人,堪称日行七八百里。1999年4月25日,我依托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从北京登上班机,经过近11个小时的连续飞行,到达了被誉为“多瑙河玫瑰”的布达佩斯。从空中鸟瞰,静静的多瑙河把这座城市一分为二,河西是布达,河东是佩斯。八座美丽的大桥将其连为一体,成为经典河段,一望无垠的大平原是匈牙利的粮仓,一直向东延伸到罗马尼亚、南斯拉夫边境。

匈牙利位于欧洲的中心,总面积93030平方公里,依山傍水。有雄伟的阿尔卑斯山脉屹立在西部,喀尔巴阡山在东北部,两座著名的山脉从西向东北连成一线,把匈牙利环抱其中,犹如一道天然屏障,挡住了来自欧洲三个方向的强风侵袭。境内有美丽的多瑙河贯穿,有中西欧最大的淡水湖、被称为“匈牙利海”的巴拉顿湖镶嵌在西部,该湖面积为600平方公里,周围湖光山色,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人纷至沓来。匈牙利北部是山岭绵延、起伏不平的山地,有全国著名的林区。夏季,山林里泉水淙淙,从山上流向山下,形成一道独特的山林美景,群山之中还隐藏着沉睡了上千年的火山群,周围是肥沃的火山灰和高低不平的山谷带,匈牙利的葡萄产区、果树区就在这片山谷中。此外,匈牙利的主要矿产资源也分布在北部的丘陵和山地之中。

美丽的风光、丰富的物产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使匈牙利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度假胜地。据世界旅游组织介绍,匈牙利已跻身世界旅游胜地国家前10位,每年有2000多万游客到这里旅游,这个数字是本国人口的两倍以上。首都布达佩斯是一个有200万人口、历史悠久的国际大都市,是中欧(仅次于柏林)的第二大城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珍贵的世界遗产之一,曾被法国人评为“世界上最安静的首都”,它犹如一颗明珠,镶嵌在多瑙河这条蓝色的飘带上闪闪发光。

在中国北京鲁迅博物馆里珍藏着一本价值连城的书——德文版《裴多菲诗选》。该书第18页左侧用钢笔写着裴多菲的《自由爱情》诗的中文译文:“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首为千百万中国读者所熟悉的名诗,其作者就是匈牙利最著名的爱国诗人裴多菲。

裴多菲,1823年1月1日出生于奥地利帝国统治下的多瑙河畔阿伏德平原上一个匈牙利小城,在瑟克什堡同沙俄军队大血战中牺牲,年仅26岁。身后留下22岁的妻子和1岁半的幼子。他一生中写下了800多首抒情诗和8部长篇叙事诗,此外还有80多万字的小说、政论文、戏剧和游记,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在战火中完成的。这样的高产率,使裴多菲在欧洲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那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篇,至今仍被广为传诵。因为有了裴多菲,匈牙利这个美丽的国度也逐渐为人们所认识。

2003年8月27日,坐落于中国北京阜内大街的鲁迅博物馆里气氛热烈,正在这里访问的匈牙利政府总理迈杰西和中国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共同为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菲的铜像揭幕。在场的中匈贵宾、外交官和文化人士为这一象征两国文化交流和人民友谊、有着非凡意义的事件热烈鼓掌,同时也被鲁迅、裴多菲这两位伟大作家、诗人的高贵品质和人格魅力深深感动。据介绍,在外国文艺家中,除了上海有俄罗斯大诗人普希金的铜像外,裴多菲的铜像在中国是第二座。

在布达佩斯市中心的多瑙河畔,有座海拔235米的盖莱特山,山上有尊自由女神铜像,建于1947年。女神双手高举着象征胜利的棕榈树叶,两旁还有标志着征服妖魔和向往光明的雕塑作陪衬。登上盖莱特山,不但可以鸟瞰布达佩斯全景,还会想起裴多菲的那首表达了匈牙利人民为争取自由而英勇奋斗的名诗,诗歌反映了他们在斗争过程中可歌可泣的艰难历程。这座城堡正是在裴多菲等人领导和发动的1848年~1849年匈牙利资产阶级革命和自由斗争失败后,获胜的奥地利人为威慑匈牙利人民而建。今天,这座城堡依然弹痕累累,它仿佛记载着匈牙利老一代人许多的辛酸。盖莱特山的山腰有一座弧形的建筑,中间有一个手举十字架的铜像,铜像雕的是从意大利到这里传播基督教的盖莱特神父。他曾是国王伊斯特万儿子的宫廷教师,后被不愿接受基督教的匈牙利人杀死。现在这座山就以他的名字命名。在这座山的山脚下,还有一座修长的白色的桥,取名于曾是欧洲最美丽的哈布斯堡王朝的伊丽莎白王后,即茜茜公主,桥下还有她的坐像。

马扎尔民族

匈牙利,意为“匈奴人”,是指公元9世纪在匈定居的马扎尔人与公元5世纪占据该处的匈奴人。马扎尔民族是一个历经沧桑幸存下来的民族。

匈牙利国家的形成起源于东方游牧民族——马扎尔游牧部落,一部分祖先来自中国汉代匈奴西迁部落。历史表明,在中欧再没有一个国家、民族和语言像匈牙利、匈牙利民族和匈牙利语那样,和东方有着如此紧密的联系。在亚洲大陆能够找到匈牙利人起源的痕迹,他们在那里翻过了很多历史的篇章。为此,东方研究一直成为匈牙利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从匈牙利语就可说明这个国家和古老的中国有相似的地方。比如人名,姓在前、名在后,与中国完全一样。而英语或斯拉夫语系则是倒过来的,明显有东西方两种文化激烈碰撞的特点,在欧洲历史上居于特殊地位。公元9世纪时,他们从乌拉尔山西麓和伏尔加河湾一带向西迁徙。当时分两支,一支迁徙到芬兰,匈牙利语就属于芬兰-乌戈尔语族,其基本词汇如水、手、苹果等与芬兰语相同就说明了这一点。另一支于公元896年在多瑙河盆地即现在的匈牙利定居下来。公元1000年,圣·伊斯特万国王加冕,正式建立封建国家。15世纪下半叶马嘉什国王统治时期是匈牙利历史上较为辉煌的时期。

相传匈牙利民族与中国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有渊源,此事虽在匈官方史料上并无记载,但也没有盖棺定论说绝无此事。相传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当年统一了草原、缔造了蒙古民族,他的铁骑横扫欧亚大陆时,其中就包括现在的匈牙利。布达佩斯著名建筑渔人堡的外形就和中国蒙古包极为相似,象征着他们的祖先在布达佩斯定居的7个部落。另外,匈牙利人的长相也与我国的蒙古族人相似。为此,回国后我曾专程到内蒙古成吉思汗陵旅游区寻找有关史料。据陵区讲解员介绍,成吉思汗本人虽没有征战到匈牙利,但相传他的孙子征战曾经到过那里,至少可以说明匈牙利马扎尔民族和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在历史上曾有着某种千丝万缕联系的可能。但也有人认为匈牙利人不是匈奴后裔,对此史学界一直有争议,但都没有足够的资料证明。另据中国前驻匈牙利大使陈国炎介绍,匈牙利民族的音乐、服饰等与我国甘肃省的裕固族相似,水、苹果等词汇也很接近。我在布达佩斯曾参加了一届国际旅游博览会,从展出的一座座蒙古包、狩猎的用具、服装等看,与我国蒙古族民族服装极为相似。身着早期民族服装的匈牙利人威武剽悍,为游客表演骑马、射箭等,反映了匈牙利马扎尔民族所特有的生活习俗,在我看来,他们的这些习性具有我国古匈奴人“马背文化”的典型特征。匈奴人有“马背上的王者”之称,士兵从儿时起即开始骑射训练,成为使用长矛的高手和骑射专家,这一点与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善骑射的习俗几乎无异。翻开匈牙利的历史,这是一个从中亚迁移来的典型游牧民族,古来征战知多少。地处中欧喀尔巴阡山盆地的布达佩斯历史悠久,历来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公元前10年,这里就曾是古罗马的东部边界。现在的阿奎思古姆博物馆所在地是古罗马的军事和经济重镇;古罗马人从公元4世纪末大迁移至此,经历了辉煌和没落后,匈奴人取而代之,此后斯拉夫等部落又相继入侵,直到9世纪末匈牙利人来到这里定居。在经历了1100多年的风风雨雨后,匈牙利人终于把布达佩斯建设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

坐落于布达山下的王宫是首都布达佩斯的著名建筑,位于伊丽莎白桥和链子桥中间,依山傍水。王宫建设工程始于公元13世纪,国王贝拉四世在鞑靼人撤退后大兴土木,使王宫初具规模。15世纪下半期,马嘉什国王又对原有建筑进行大规模维修和扩展。马嘉什国王死后,这里被奥斯曼帝国的土耳其人攻占,直到1686年收复。1873年,佩斯、布达和古布达三城合并为布达佩斯,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又遭到严重破坏。今天通向城堡的还有缆车。城堡里面有民族画廊、历史博物馆、国家塞切尼图书馆等文化中心。狮子门把王宫分成两大院落,门旁的墙上有一组著名的马嘉什国王在山林狩猎的雕塑。巍峨的巴洛克式王宫的西门气势雄伟,门上有一只雄鹰展翅欲飞,雄鹰爪子抓着一把利剑,据说雄鹰是匈牙利人民大迁移时的保护神。

英雄的广场

每个国家主要城市的市中心都有一处宏伟的标志性建筑,那就是广场。北京有闻名世界的天安门广场,布达佩斯有著名的英雄广场。英雄广场是1896年为庆祝匈牙利民族在喀尔巴阡山盆地定居1000周年而建的。广场上矗立着纪念塔和民族英雄塑像,中间有一根高达36米的石柱。石柱顶端是一位女天使,底端是阿尔帕德等七位来这里定居的首领的铜像,两侧是十四位匈牙利历史上最有名的国王和政治家。雕塑下面有描写他们功绩的浮雕,柱子下面还有一块纪念碑,上书“为了我国人民自由和民族独立而牺牲的英雄们永垂不朽”。广场的两侧是著名的布达佩斯美术馆和艺术馆。

古往今来,广场历来是政治集会的场所,英雄广场也不例外,它是匈牙利重要的政治中心场所之一,这里曾举行过多次群众集会和游行等活动。

1956年10月,著名的“匈牙利事件”就发生在这里。苏联的坦克车从四面八方开进布达佩斯,这是一场严重的流血事件,由当时外国势力勾结匈牙利国内的反革命势力利用匈牙利人民要求改善生活,加强国家独立,摆脱苏联控制的强烈愿望,煽起对社会主义制度不满而挑起的。10月23日上午,学生首先开始游行示威,要求纠正拉科西等领导人的错误,随后工人和市民不断加入游行队伍。下午,10万群众拥上街头,强烈要求改组政府,英雄广场被挤得水泄不通,混在人群中的不法分子趁机扩大事态,发生了流血冲突。当晚,匈牙利党和政府进行改组,1955年被开除出党的纳吉重新进入政治局并担任总理职务。24日纳吉就职,他施行了释放政治犯,解散保安部队,退出《华沙条约》组织,请求美、英、法、苏四大国予以保护等一系列措施。此时不法分子的气焰更加嚣张,暴乱迅速扩大。反革命势力在外国势力的支持下,疯狂屠杀革命群众和共产党人,短短十几天时间,仅在布达佩斯一地就有2.5万人被打死,5万多人受伤,经济损失达220亿福林,占全国国民收入的1/4。后来在社会主义国家和世界进步力量的支援下,暴乱被迅速镇压。如今,英雄广场已成为外国元首来访敬献花圈和市民重要集会及旅游观光的重要场所。

国会大厦

国会大厦是多瑙河畔最壮观的标志性建筑物,是匈牙利国家的象征,也是欧洲最著名的哥特式建筑之一。该建筑的设计师曾游历了众多国家,研究了历代的建筑,将其毕生的精力献给了这座为世人瞩目的宏伟建筑。它建于1885年~1904年,经过了近20年才得以完工,外部造型巍峨庄严,内部装饰金碧辉煌,是国家总统、政府总理和国会主席办公、会见外国贵宾和举行重大庆典的地方。国会大厦建筑物长268米,宽118米,高96米(取自匈牙利人到这里定居时896年的后两位数)。大厦外部有88尊国王、部落首领和大公雕塑,里面有691个大厅、房间和其他厅堂,广场上还有两位领导匈牙利自由斗争的英雄——拉科齐和科苏特的铜像。

幸运的是,我在布达佩斯期间曾3次进入国会大厦。第一次是我刚到布达佩斯仅10多天,适逢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主席马启智一行访问匈牙利,匈牙利国务秘书在国会大厦会见。我作为宁夏日报社派出的记者,跟随马主席和中国驻匈大使陈国炎进入国会大厦采访,不仅顺利完成了采访任务,而且饱览了平时很难看到的国会大厦内部的辉煌。另一次是我结束在匈牙利的工作即将回国时,国会大厦对公众开放,我又以游客的身份较全面地参观了这一宏伟的哥特式建筑,对国会大厦有了更为直观的印象。

2005年6月,我随政府代表团访匈,匈总理久尔恰尼·费伦茨在这里会见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一行,我作为《新导报》特约记者进入大厦采访,又一次感受了国会大厦内部的金碧辉煌。

交通博物馆

交通博物馆在城市公园内。1896年,在庆祝匈牙利人定居1000周年时,这里曾举办过一次大型的交通展览会,展出了历代所使用的各种交通工具,后来在这些展品的基础上建成了交通博物馆,成为人们了解交通史的重要场所。

博物馆的周围有匈牙利著名设计师和工程师的塑像。城市公园的另一端有一组风格奇异的建筑群,也是在1896年庆祝定居举办展览时修建的,它集中了匈牙利各个时代的著名建筑,分别按比例缩小,然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一组奇特的建筑群。现在这里是农业博物馆,周围是著名农业学家的雕像。博物馆分农业、畜牧业、养鱼、打猎、酿酒等部分。城市公园旁边还有布达佩斯的动植物园,供专家们进行专门的研究和试验。如把各种幼小的刚出生不久的动物放在一起,它们可以相安无事,这个馆叫幼仔馆;设在动物园里的岩洞电影院则放映各类动物生活的片子,可以补充在动物园现场看不到的情景。动物园旁边是快乐公园,这是市内最大的娱乐中心,这里有1878年配备的各种娱乐设施和后来建的英国公园。公园的大转轮、旋风车、迷宫、碰碰车、小铁路等吸引着很多孩子。

“图书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