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走遍东欧
27404800000044

第44章 苦旅者的烦恼(1)

苦旅者的烦恼

凡要出国就离不开两样东西:一是护照,二是签证或前往所在国的有效居留证件。护照是每个公民在国外的身份证明,而签证是表明前往所在国同意接受你入境的凭证。短期出国访问诸如探亲、访友、旅游、商务往来等凭签证的有效期就可以在限定时间内出入境了,居留证则是所在国允许你较长时间居住以便经商、工作等的身份证明。

我国现行的护照制度将护照分为外交部门发放的外交护照、公务护照、因公普通护照,出入境管理部门发放的普通护照和港澳地区发放的特别行政区护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公民出国探亲、访友、旅游、经商、留学、朝觐、劳务输出的人数与日俱增,延续了数十年的普通护照发放工作在经历了“从严审批,控制出国”,到开放后“按条件申领”,后又逐步过渡到“按需申领”。如今,随着开放步伐的加快,国家为方便公民出入境,进一步简化了出入境手续。目前,除国家法定的包括掌权的、管钱的、涉密的3种人仍需经过一定程序批准出国外,其他公民均可申请护照出国。

在我所走遍的东欧国家,公民几乎人手一本护照,出入境显得非常容易。现在国内北京、上海等许多城市,也已率先在全国开展按需申领护照工作,其他省区首府城市或大中城市也正在创造条件,建立特殊人群报备系统,逐步过渡到按需申领护照,寻常百姓出国将不再是难事。到2004年年底,已有63个国家成为我国公民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公民随旅游境签证,被当地海关、边防警察勒令下车返回出发地团获得签证过境非常容易。但个人申请到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签证仍需通过一定的途径,若一般资料不全则很难取得。尤其是首次前往,需准备充足的个人资料和相关证明,同时还要看本人的运气,能否顺利取得签证的因素甚至包括接待你的签证官当天的情绪如何。特别要向签证官说明没有移民倾向,出去后能按期返回,因为对方都事先假定申请者有移民倾向,申请者如何澄清自己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国内仍有公司、工作、房产、车证等,这都是出去后促使你必须按期返回自己国家的重要因素。

赴美签证的遗憾

我在匈牙利《欧洲之声》报社工作期间,曾有过赴美被拒签的经验教训。

金秋时节,世界名人武术高段比赛在布达佩斯国家体育馆隆重举行,在一位荷兰华人选手的引荐下,我在赛事现场采访时结识了本届比赛的组织者、美国中国功夫总会会长江志成。因我从小习武,对武术运动并不陌生,当晚采访结束回到住地后,顾不上休息,连夜撰写了一篇有关武术赛事的新闻稿,次日清晨就将打印好的文稿交给江会长审阅。江会长非常欣赏,认为稿件写得很到位,并且非常内行,谈笑间便提出邀我去美国的想法。这令我非常意外。旅匈华人能到大洋彼岸的美国去感受一番是很多人的愿望。没想到赛事结束后半个月,我就在布达佩斯收到了江会长寄来的挂号邮件通知,需凭护照到邮局领取。拆开大信封一看,是一封精美的赴美邀请信和包括往返费用及在美期间食宿的担保书。这令我欣喜不已,原来江会长确有意邀我赴美。但不巧的是我的公务护照意外丢失,只能回国后因私护照到美国驻华使馆签证。我想到北京办签证也好,首先与签证官没有语言障碍,其次美国使馆签证确有其特殊之处。在其他使馆签证时需等材料备齐递交后耐心等消息,而美国使馆是否给你签证往往在现场提问的几分钟内便能决定。

我按要求填好中英文对照的申请表,并到指定的中信银行交了400元的签证费,然后打电话预约签证时间。到了使馆门口,经过护照及签证费是否交纳等相关查验手续后,我才进到使馆领事处的大厅,将护照及邀请信一并递到一号受理窗口,然后在指定的窗口排队等候签证官面审。现场申请赴美签证的人真多,在保安的维持下排起了几路纵队。大家渴望得到签证的愿望都很迫切,等候者就互相交流起来。我前面一位衣着入时的女士曾去过美国,她告诉我,如有去美经历并按期返回,护照上有记录者第二次非常好签。果不期然,这位女士到窗口后,签证官只是随便问了几个什么时候去过美国等简单问题后,当场就签了下来。等叫到我的名字时,这位男签证官看了我的护照和邀请信后,首先问我,邓先生是第一次出国吧?因我的护照从未使用过,我回答,曾在匈牙利工作了一年多。话音刚落,签证官立刻反问我:“邓先生,你说你在匈牙利工作了一年多,我怎么看不到你的签证?”我立刻回答:“我是持公务护照出国的,所以因私护照没有记录。”“你拿来我看看。”签证官说。我说公务护照丢失了,并递上回国时中国驻匈使馆开的旅行证。签证官立刻摆手说我不看这个,我要看PASSPORT。我知道话没说好,感觉就不顺利。这时签证官将一位在使馆工作的华人女士叫了过来,然后询问我是否先办的因私护照,后办的公务护照。我急忙将情况向她如实说明,同时又将匈牙利警察局调查护照丢失的英文信件给签证官看,这一关算过了。然后问我的收入情况,接着又突然要看我的名片,正好我带着匈牙利《欧洲之声》报社的名片。谁知签证官突然要我出示家里的房产证,这使我感到很意外,抱歉地回答因没有这个心理准备,所以没能带来。话音刚落,签证官说:“对不起,邓先生,我不能给你签”,随手拿起拒签章就盖到了我的护照上,并对我说,“今天人也比较多,不能给你解释,请拿份资料回去看看”。这使我感到非常遗憾,失去了一次绝好的赴美机会。回想起来,经验教训主要有两点:一是因私护照上没有任何出境记录,使签证官感到疑惑;二是不要提持公务护照和在匈工作之事,也可能会是另外一种结果。因公普通护照的烦恼持外交、公务护照具有很大的优势和便利。因很多国家都与我国有互免签证的领事协议,特别是政府代表团出访,时间紧、访问国家多,持上述两种护照免签入境就显得非常方便。在东欧国家(原社会主义国家),由于我国与之早期建立有特殊关系,因此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外交、公务护照就实行互免,当时所签订的两国诸多领事协议至今有效。但从2001年开始,捷克率先终止了上述两种护照免签的协议,我国与俄罗斯终止了公务护照的互免。因公普通护照过去在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斯洛伐克等东欧国家也属免签,但现在除公务护照外,几乎没有免签的国家,目前只有南联盟(现更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还保留互免的协议,但也常出现边防人员以无签证为由不让持照人入境的事件,甚至出现将护照和持照人同时扣留的情况。因护照上没有前往所在国的签证,而事实上该护照因有两国的互免协议而无需签证,遇到这种情况时,我驻南使馆官员只好带着两国领事协议的有关文件与对方国家交涉,并到边防站领人要护照。原来,目前保留这种护照的国家已极少,其本身就是普通护照,只不过加了“因公”字样,因持照人一般都是因公派出,而级别不够持公务护照,只能持此种护照,国内俗称“小公务”。但在前往所在国时边防人员就搞不懂了,特别是有些年轻的边防员不了解这种免签护照的渊源,因此才造成前面所提到的一些误会。

我因工作需要,曾持公务和因公普通两种护照到过南联盟。前者没有遇到任何问题,而后者的遭遇则相对“坎坷”,有时遇到年轻的边防官员,因其不熟悉我国的这种护照,会向我询问签证,我用英语告诉他们属免签,她向旁边年龄较大的同行询问后才放行。据我驻南使馆领事介绍,他们经常遇到南边检人员以无签证为由不让持照人入境的事件,为此他们曾专门就此同其外交部进行过交涉。还有周边的土耳其,现仍保留因公普通护照互免签证的协议。为此,我还专门带着护照到位于贝尔格莱德市中心的土耳其驻南联盟使馆咨询过。使馆领事部官员看了护照后很肯定地告诉我,这也是公务护照,“No%%Visas”(意即“不需要签证”)。但我前不久到阿联酋采访时,中国驻迪拜领事馆官员说,这种护照按两国的协议肯定属免签,但你在入境时,也分碰到哪位边防员值班,这就看你的运气了。有些工作时间长的,看一下马上盖入境章让你进去,有些不知道的就是不让你进,这时你想找说理的地方都没有,因为他根本就不让你进,这种事例举不胜举。这位官员说这种事如果发生在中东国家,你根本不用紧张,所在国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很严谨,只要有协议,肯定会按两国的协议办理,绝对不会出现上述尴尬的事件。

因公普通护照将淡出历史舞台

此前,中国外交部领事司官员曾发表讲话,因考虑到与国际接轨,现行的护照制度已不能适应时代需要,我国使用了50年的因公普通护照将淡出历史舞台。

据这位官员透露,国内有上百个有权发这种护照的机关,因该类护照含有某种政府信誉,所以外国一般比较信任,获取签证相对容易,但有一年国内曾给上百万人发了这种护照,以致国外对该护照的信誉产生了怀疑。仅东北某省一年就签发了几十万份护照,连大街上卖鸡蛋的老太太都能拿着因公护照去俄罗斯做买卖。这件听起来有点儿荒唐的事,发生在我国因公普通护照发放高峰期的1994年,这是人大代表就护照改革问题向领事司质询时提出的。这位官员还介绍,1994年前后是中俄边境贸易发展的高峰期,根据两国政府的协定,对外交、公务和因公普通三类护照持有者去对方国家访问均免办签证,当时曾有大批的中国人前往俄罗斯淘金。随着中国人在俄罗斯出现的各种问题越来越多,俄方开始逐步收缩免签,首先封口的就是因公普通护照。有的华商货已发到俄罗斯,有的在讨债,但无法进去,给中国商人造成了明显的经济损失。通过我在东欧一些国家的出入境实践,感到国外边防人员确实搞不清,公务就是公务,怎么还有因公普通,总是不太明白。前不久,我和两位朋友分别持公务和因公普通护照从南联盟驾车前往毗邻的保加利亚。按照两国的协议,因公普通护照几年前就已停止了免签,边防人员也很少再见到此种护照了,因此在入关查验时,对方对中国公务护照免签入境没有异议,但对因公普通护照显得陌生,提出了疑问。我这位朋友指着因公普通护照解释说,这也是公务护照。边防人员询问,为什么你们俩的护照不一样?朋友灵机一动,马上说他是我的领导,我是给他开车的,所以不一样。虽然边防人员半信半疑,但也只好放行,就这样蒙混过关了。这也说明对方确实不是很了解。目前保留这种护照的国家已为数很少,只有中国、朝鲜、越南还保留这种护照,其他国家则只有外交、公务、普通三种,因公普通护照反而给持照人旅行带来诸多不便。

在迪拜机场离境尴尬记

2002年5月,我从南联盟前往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采访,一个多月的工作结束后,持因公普通护照从阿联酋返回南联盟时,在迪拜酋长国国际机场遇到了麻烦。

在办登机手续时,希腊奥林匹克航空公司工作人员看了我持的中国因公普通护照后,对前往南联盟没有签证产生了疑问。我解释这属于公务护照的一种,免签证,还将前几次进入南联盟时护照上所盖的入境章指给他看,经解释后,办登机手续关过了。在步入登机口时,工作人员例行逐个查验每位旅客的机票、护照。在这些即将登机的旅客中唯独我一个中国人。工作人员对其他外国旅客的护照只随便看一下就放行了,到我时,见我持的是因公普通护照,感到陌生,翻来覆去看了又看,然后把护照留下,让我在候机厅等候。当时我感到纳闷,但仔细一想,可能是对方在护照上看不到前往南联盟的签证,加之又不了解该护照进入对方国家是免签的缘故。后来看到旅客都已登机,候机厅几乎没人了,而我的护照仍没有还回来,不由得心急火燎,便上前询问。工作人员很客气地用英文对我说等一会儿。直到登机前的几分钟,一位男士才拿着护照和机票来到我面前。果不期然,他询问我去哪里,为什么没有前往国的签证等问题。我告诉他,这是因公护照,不需签证,中南两国有互免协议。对方还是不明白,我马上将南联盟新闻部发的标有英、塞两种文字的记者身份证拿出来。那位工作人员一看我在南联盟工作,而且有该国颁发的记者身份证,这才消除了疑虑,并向我表示道歉!

这也难怪,因很多偷渡者都选择南联盟作为前往西欧的跳板,所以对前往该国的“外国人”自然核查得很严。

不办居留证的持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