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鼓楼风情
27457600000001

第1章 “鼓楼文化丛书”总序

鼓楼区位于长江下游南岸’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南京城的西北部,为南京市的中心城区之一,江苏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因有明代鼓楼而得名。其区级建制始于民国22年(1933年),时为南京市第六区,其后称过第四,第六和新五区,1955年始改称鼓楼区。现区域范围东以南京市中山路)中央路为界,与玄武区相邻;南以汉中路、汉中门大街和集庆门大街西沿为界,分别与白下,建邺区接壤;西至长江夹江,与建邺区的江心洲隔江相望;北以护城河、挹江门古城墙、定淮门大街一线为界,与下关区相接。辖区总面积26.62平方公里,总人口69万。

鼓楼区历史源远流长,名胜古迹众多,建筑遗存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有“据龙蟠虎踞之雄,具依山带江之胜”的美誉。积淀深厚、独具特色的鼓楼文化包含新石器时代北阴阳营文化、清凉山,石头城文化、明航海文化、太平天国文化、南洋劝业文化、民国文化、鲁迅文化、民俗文化、革命文化和科教文化等丰富内涵,并以其厚德载物、兼收并蓄的精英内质和雄浑气魄,成为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立于南京文明之林,彰显出无限的活力和创新性。

鼓楼区是南京文明的发祥地。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在鼓楼岗西北,美丽的金川河畔散布着众多的原始村落,南京的先民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农耕渔猎,饲养采集,创造了悠久的北阴阳营文化。公元前333年,楚灭越,楚威王在清凉山设金陵邑,创南京市区建置之始,南京由此得名金陵;公元212年,孙吴在清凉山西部制高点上筑石头城、置烽火台。石头城因岩石陡峭、势如猛虎而素有“石城虎踞”之称,并以地势险要、其势雄伟而成为保卫都城的重要军事要塞,形成了显赫的石头城(清凉山)文化。600多年前,明成袓在南京发出郑和下西洋的诏书,代表着明朝对外开放并在中国航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龙江宝船厂建成。郑和率领庞大的皇家舰队,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七下西洋的伟大航程掀开了中国从这里走向世界的重要一页,留下了独特的明代航海文化。1927年,民国政府定都南京,对于南京城市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也给鼓楼所在的城北地区的城市化开发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使鼓楼区真正成为首都的新区,也成为风云际会之所在。民国政府机关、外国使领馆、名人公馆的云集和高校的集中使鼓楼地区赢得了城市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地位,并使南京的文化重心从城南移至城北。《首都计划》的实施,特别是中山大道的开辟和首都第一新住宅区的建设,使得这“一线一片”深深地烙下了民国的印记,而使鼓楼区成为南京乃至于全国的一张精美名片,形成了丰富的民国文化。除此之外,区域内的太平天国文化、南洋劝业文化、鲁迅文化、民间民俗文化等也等待着我们去研究,并加以开发利用。

为充分展示鼓楼文化的内涵,扩大鼓楼文化的影响,彰显“文化鼓楼”的独特魅力,由中共南京市鼓楼区委宣传部、南京市鼓楼区文化局联合编纂的“鼓楼文化丛书”第一辑,现已由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先期出版的“鼓楼文化丛书”第一辑,分别由《鼓楼风光》、《鼓楼风情》、《鼓楼风俗》和《鼓楼风韵》等组成,该辑丛书以综述的形式全方位地介绍了区境内名胜景点的古今风貌,历代名人在区域内生活、工作发生的趣闻逸事,辖区内的民间风俗和风土人情以及历代名人名家咏诵鼓楼的诗词歌赋。即将出版的“鼓楼文化丛书”第二辑,将以专题的形式重点叙述介绍《南京清凉山》、《南洋劝业会》、《宝船厂遗址》及《民国中山路》等鼓楼特色文化。“鼓楼文化丛书”从计划安排上将逐年编纂出版第三、第四辑。

“鼓楼文化丛书”构思严谨、视野开阔、情趣高雅、图文并茂,集知识性、史料性、可读性和资政性于一体,文化品位较深,史料价值颇高,不失为展示鼓楼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研究鼓楼丰富特色文化的重要形式。

该丛书的编纂是我们更好地贯彻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文化强省”、“文化强市”战略,站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高度,以打造鼓楼地域文化为主线,建设鼓楼文化强区为目标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我们努力挖掘鼓楼历史文化资源,进一步加强全区文化建设的一个具体举措。丛书的出版得益于社会各界众多关心支持鼓楼区文化建设的知名专家,著名学者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和大力奉献,凝聚了编纂,审稿及各方面人员的辛劳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区委,区政府致以热忱的谢意!

鼓楼区的历史文化和特色文化,蕴含着厚重的历史内涵和浓郁的人文色彩,蕴含着巨大的无形资产和品牌效应,是“鼓楼文化”的精华所在,并业已成为激励今人和对外宣传的重要资源。对于优秀的历史文化遗存和经典的特色文化宝库,我们要深入发掘,仔细研究,认真保护,适当开发,科学利用。

衷心地希望这套丛书的出版能得到社会各界和读者朋友的喜爱,为进一步发掘,研究,开发和利用鼓楼丰厚的文化资源,加快鼓楼文化强区目标建设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与此同时,也希望能达到展示鼓楼文化综合实力,树立鼓楼文化大区形象,提升鼓楼文化特色品牌,增强知名度,扩大影响力的良好效果,让更多的人了解鼓楼的历史,熟知鼓楼的现在,倾心鼓楼的发展,关注鼓楼的未来,为努力建设总部云集的核心区)国际合作的开放区)科教发达的创新区、环境优良的宜居区、古今文化交相辉映的和谐区,继而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示范区目标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政府区长

2009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