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务实高于一切(下)
27471000000005

第5章 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2)

如果你掌握了这样一条积极的法则,如果你将个人兴趣和自己的工作结合在一起,那么,你的工作将不会显得辛苦和单调。兴趣会使你的整个身体充满活力,使你在睡眠时间不到平时的一半、工作量增加两三倍的情况下,也不会觉得疲劳。

成功者乐于工作,并且能将这份喜悦传递给他人,使大家不由自主地接近他们,乐于与他们相处或共事。人生最有意义的就是工作,与同事相处是一种缘分,与顾客、生意伙伴见面是一种乐趣。罗斯·金说:“只有通过工作,才能保证精神的健康;在工作中进行思考,工作才是件快乐的事。两者密不可分。”所以,在工作中体验乐趣,在乐趣中工作吧!

口能言、身能行,国之宝也

2004年在北京举办的“杰克·韦尔奇与中国企业高峰论坛”上,中国的企业家曾这样问杰克·韦尔奇:“我们大家知道的东西都差不多,但为什么我们与你们的差距那么大?”

杰克·韦尔奇的回答是:“你们知道了,但是我们做到了。”

这个答案简单得出人意料,但却道出了管理的真谛:知道虽重要,但是做到更重要!否则,再好的计划,再宏伟的目标,都是空谈。

平庸与卓越的差别不在别处,就在“知道”还是“做到”这寥寥四个字上!是的,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了:“知道”固然重要,但如果仅仅停留在“知道”上,再好的理念、再好的原则、再好的诀窍、再高的智慧,也只是一些毫无意义的资料。最重要、最关键的是“做到”。可以说“做到为王”!很简单,“知道”并不等于“做到”,而且远不等于“做到”。这正如人们都“知道”吸烟的害处,但真正“做到”戒烟的人却寥寥无几一样,要从“知道”到“做到”,还有极长的距离,还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在美国某公司的一次促销会上,销售经理请与会者都站起来,看看自己的椅子下面有什么东西。结果每个按照要求做的人都在自己的椅子下面发现了钱——最少的捡到一枚硬币,最多的有人捡到了100美元。

这位经理说:“这些钱谁捡到就归谁了,但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这样做吗?”与会人员面面相觑,不明白经理的用意。最后经理一字一顿地说:“我只不过想告诉你们一个最容易被忽视甚至忘掉的道理:坐着不动是永远也赚不到钱的!”是的,很多人都知道“坐着不动是永远也赚不到钱的”,要取得收获就要有所行动。但我们怎样行动才能取得成功呢?那就是知道更要做到。

明白这个道理是非常重要的,然而恰恰在这个问题上,目前国人有个极大的误区,仿佛“知道”了,就大功告成了,就万事大吉了。正因为此,如今在我们周围,到处都弥漫着一种当事者沾沾自喜、而实际上可悲可叹的“知道文化”——什么都知道,说起来一套又一套,谈起来一个比一个头头是道,但就是做不到。

在周士渊先生的《知道更要做到》里谈到“知道和做到”的现象时,有这样一段话:“在我们整个社会生活中弥漫着一种极强的、带有我们中国特色的文化——知道文化。”

对此,只要我们稍加考察,便会发现如下现象:我们谁都知道读书可贵,运动重要,都知道心态关键,也都知道忠诚敬业,信守承诺,公正廉洁;但究竟有多少人在经常读书,有多少人在时常运动,多少人能善加控制,究竟有多少员工确实忠诚,多少商家信誉第一,究竟又能有多少官员问心无愧呢?我们也都知道戒烟限酒,但究竟有多少烟民戒了烟,又究竟有多少酒仙限了酒呢?是的,“知道”却没“做到”,这在我们个人生活和整个社会生活中已变得俯拾皆是,见怪不怪,习以为常。而如果对以上种种我们尚可以视而不见的话,那对以下报道,我们就不能不好好反思、深刻反省了。

曾经有篇报道写的是在泰国某著名旅游景点足以令我们每个国人都汗颜的事。据报道,就在这个景点,就在这个世界各国旅客都熙来攘往,拍照留念的著名旅游景点,却处处醒目地用中文写着如下警示:

“此处不能进去!”“此处不能洗手!”“请不要骑上马背!”“请不要骑上大象!”

“请保持清洁!”……

在这个世界著名旅游景点,全世界的游客都有,全世界的语言都有,全世界的文字都有,但为何唯独用我们特有的文字写着这样令人刺目的警示呢?难道我们不“知道”不应乱闯禁区吗?难道我们不“知道”不应在碧水中洗手吗?难道我们不“知道”不应骑到那些专供观赏的木马、石象上吗?难道我们不“知道”应该保持清洁吗?不,这些我们每个人全知道,并且非常明白,非常清楚!但既然这样,那为何人家还唯独用如此刺眼的方式专门向我们警示呢?因为我们只是停留在知道的阶段。知道却不能做到的惰性,正危害着我们的民族形象,降低着我们的国际声誉,使我国国民素质也受到了质疑。

所以说,“知道”固然重要,但如果仅仅停留在知道上,也只是一些毫无意义的资料。

龙永图在《实话实说》节目里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在瑞士,进到一个洗手间,他突然感觉隔壁一个小间发出没完没了的声音,这个声音太奇特了,他往里一看,是一个7、8岁的小男孩在里面。可能那个冲水的装置出现了点儿问题,他一个人在那儿边想边进行操作,非要将它修好不可。龙永图站在那儿愣住了,这个小男孩给了他太多的启示。因为他知道了问题的所在,更重要的是他在想办法做到。

所以,在我们明白问题的时候,请不要束手无策地站在那里,不要告诉别人,我知道这件事情,我知道要去修理。记住,你要做的,就是行动起来,只有行动起来,你的知道才能发挥作用!

做人做事贵在知行合一,荀子说过:“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富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

马上去做,亲自去做

如果我们认准了一项工作,那么我们就要立即行动,因为世界上有93%的人都因拖延懒惰而一事无成。一日有一日的理想和决断,昨日有昨日的事,今日有今日的事,明日有明日的事。一百次的胡思乱想抵不上一次的行动。

有一位心理学家多年来一直在探寻成功人士的精神世界,他发现了两种本质的力量:一种是在严格而缜密的逻辑思维引导下艰苦工作;另一种是在突发、热烈的灵感激励下立即行动。

当可能改变命运的灵感在世俗生活中喷发时,总是还要等到“万事俱备”,只要有了这种想法,绝大多数情况下,灵感会在时间中流产。人们此后又回到原来的生活常轨:什么时候该做什么照常做什么。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内在的冲动是人类潜意识通向客观世界的直达快车。

世间永远没有绝对完美的事。“万事俱备”只不过是“永远不可能做到”的代名词。一旦延迟,愚蠢地去满足“万事俱备”这一先行条件,不但辛苦加倍,还会使灵感失去应有的乐趣。以周密的思考来掩饰自己的不行动,甚至比一时冲动行事还要糟糕。

企盼“万事俱备”后再行动,你的工作也许永远没有“开始”。人们往往在事情到来之时,总是先有积极的想法,然后头脑中就会冒出“我应该先……”,这样一来,你的一只腿就陷入了“万事俱备”的泥潭。一旦陷入,你将顾虑重重,不知所措,无法定夺何时开始,时间一分一秒地浪费了,你陷入失望的情绪里,最终只有以懊悔面对仍悬而未决的工作。

威廉·詹姆斯说:灵感的每一次闪烁和启示,都让它像气体一样溜掉而毫无踪迹,会比丧失机遇还要糟糕,因为它在无形中阻断了激情喷发的正常渠道。如此一来,人类将无法聚起一股坚定而快速应变的力量以对付生活的突变。

有一次,沃尔特·皮特金在好莱坞时,一位年轻的支持者向他提出了一项大胆的建设性方案——投资一项一千万的电影。在场的人全被吸引住了,它显然值得考虑,不过他们可以从容考虑,然后讨论,最后再决定如何去做。但是,当其他人正在琢磨这个方案时,皮特金突然把手伸向电话并立即开始向华尔街拍电报,电文热烈地陈述了这个方案。当然,拍这么长的电报价格不菲,但它表达了皮特金的信念。

出乎意料的是,一千万美元的电影投资项目就因为这个电文而拍板签约。假如他们拖延行动,这方案极可能就在他们小心翼翼的漫谈中自动流产——至少会失去它最初的光泽。然而皮特金立刻付诸了行动。在他一生中,他培养了灵感,信赖它,将它当成他最可靠的心理顾问。

很多人羡慕他办事如此简明。但他之所以办事简明,就是因为在长期训练中养成了“马上行动”的习惯。不管从事什么行业,一旦你接手某项工作后,你必须抓住工作的实质,当机立断,立即行动。凡事必须先行动起来,因为一旦进入行动状态后,人们就来不及多想,就等于逼上梁山,背水一战,只有一条路走到底,这样反而容易成功。

很多时候,你若立即进入工作的主题,将会惊讶地发现,如果拿浪费在“万事俱备”上的时间和潜力处理手中的工作,往往绰绰有余。而且,许多事情你若立即动手去做,就会感到快乐、有趣,加大成功几率。最消磨意志、摧毁创造力的事情,莫过于拥有梦想而不开始行动。

年轻人最容易染上的可怕习惯,就是遇事明明已经计划好、考虑过,甚至已经做出决定了,却仍然畏首畏尾、瞻前顾后,不敢采取行动。对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不敢决断,终于陷入失败的境地。

马上去做!亲自去做!是现代成功人士的做事理念。任何规划和蓝图都不能保证你成功,很多企业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不是事先规划出来的,而是在行动中一步一步经过不断调整和实践出来的。因为任何规划都有缺陷,规划的东西是纸上的,与实际总是有距离的。规划可以在执行中修改,但关键还是要马上去做!根据你的目标马上行动,没有行动,再好的计划也是白日梦。

也许,在开始的时候,你会觉得做到“立即行动”很不容易,因为难免会发生失误。

但你最终会发现,“立即行动”的工作态度会成为你个人价值的一部分。当你养成“立即行动”的工作习惯时,你就掌握了个人进取的秘诀。当你下定决心永远以积极的心态做事时,你就朝自己的成功目标迈出了重要一步。如果你犯了一项错误,这个世界将会原谅你,但如果你未做任何决定,这个世界将不会原谅你。

立即采取行动,还会提升自己的人格,发展自己的个性。但最重要的是,你做了你想做的事情。如果你缺乏勇气、忍耐力、魄力、决断力,那就磨炼自己具备这些能力。应该深信,上帝赋予你一种神奇的力量,使你能够改变自己。如果你已做了一个真正的决定,那就要马上行动起来。方法是写下开头的几个步骤:你做这件事情的原因;哪几件事是你现在马上可以进行,并且对你的新决定有帮助;你有什么与众不同的想法;你打算分几个步骤;有谁可以给你帮助……你要将这些可以立即做的事列成一张表,并马上去实行它们,现在就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