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斯坦贝克俄罗斯纪行
27516600000012

第12章 附录一 斯坦贝克年表

1902年2月27日出生于加州蒙特雷郡萨利纳斯,约翰·恩斯特二世和奥丽芙·汉密尔顿(John Ernst II and Olive Hamilton Steinbeck)之子。排行老三,有两个姐姐一个妹妹。

1919年萨利纳斯高中毕业。

1920年秋天入斯坦福大学就读。

1921年休学,到牧场、农场及筑路队当工人。

1922年复学。

1925年退学,没有取得学位。立志当作家。抵达纽约,一度担任《美国人》(American)的记者,后又改当工人。

1926年返回加州。先后从事各种职业,继续写作。

1927年受雇在塔荷湖畔(Lake Tahoe)的小屋当看守人。

1929年8月,由纽约出版社麦克布莱德(McBride)出版长篇处女作《金杯》,评语不佳。

1930年1月14日,与卡萝·海宁(Carol Henning)结婚。10月,结识海洋生物学家爱德华·李克茨,结成终生的朋友。

1931年将《大地的象征》草稿送纽约出版代理业,但无出版希望。撤回两个长篇。

1932年10月,出版最初的短篇小说集《天堂牧场》,虽获好评,但销路不佳。

1933年年末,出版《大地的象征》,销路惨淡,曾靠一艘小船钓鱼维生。在《北美评论》杂志十一、十二月号发表《小红驹》前两部,为首次刊载于杂志的作品。

1934年短篇《杀人》获得欧·亨利奖,大为振奋。母亲过世。

1935年5月,出版《薄饼坪》,成为畅销书,获得改编电影版税四千美元,又得加利福尼亚民主俱乐部奖。9月,与妻子驾车同游墨西哥,年底回国。

1936年1月,出版《相持》。自费出版《奇怪的故事》和《圣女凯蒂》。10月,在《旧金山新闻报》连载外来劳工的采访报道。父亲过世。

1937年2月,出版《人鼠之间》,被选为“读者俱乐部”的推荐书,又成为畅销书,销售量达七万五千本,确立了作家的地位。5月中旬,访问英国、爱尔兰、瑞典、苏联等国,8月上旬回国。出版剧曲《人鼠之间》,11月23日在纽约上演,创下长期演出的纪录。出版《小红驹》。《相持》获得加利福尼亚民主俱乐部奖。

1938年出版短篇集《长谷》。重印时评小册《他们的血气方刚》。短篇《约定》得欧·亨利奖。三幕剧曲《人鼠之间》得纽约剧评家联盟奖。《薄饼坪》改编戏剧后上演。

1939年4月,维京出版社出版《愤怒的葡萄》,成为自《飘》(1936)以来的畅销书。初版售完五十余万册之后,在俄克拉何马引发禁书争议。与李克茨于年末去旧金山北部沿海地区采集海洋生物。

1940年3月,与李克茨赴加利福尼亚湾采集海洋生物。春季,《愤怒的葡萄》获得“普利策奖”和“国家图书奖”(National Book Award)。《人鼠之间》和《愤怒的葡萄》(电影名:《怒火之花》)分别在1月、3月拍成电影上演,均获好评。夏天,为写纪录片《被遗忘的乡村》的剧本而前往墨西哥。

1941年春天与卡萝分居;秋天与歌手葛多琳·康格(Gwydolyn Conger,即葛雯)搬往纽约市。12月,出版《被遗忘的乡村》及与李克茨合著的《柯提兹海》。

1942年3月,卡萝诉请离婚;出版小说《月亮下去了》。4月,《月亮下去了》改编为二幕剧在纽约上演,并被译成各国文字。5月,《薄饼坪》电影上演。11月,出版《投弹了》。

1943年《月亮下去了》改编之电影上演(电影名:《月落乌啼霜满天》)。与康格结婚。4月至10月,担任《纽约先驱论坛报》特派员,前往欧洲战线。10月,回国定居纽约。出版《R。S。L。的故事》。

1944年为希区柯克的电影《怒海孤舟》写剧本,1月上演。8月,长子汤姆(Thom)出生。

1945年出版《制罐巷》,在《妇人之友》(Women誋ome Companion)杂志发表《沧海泪珠》。

1946年《月亮下去了》获挪威国王颁赠“自由十字勋章”。6月,次子约翰四世出生。

1947年出版《前进的客车》。担任《纽约先驱论坛报》特派员,与卡帕访问苏联。出版中篇小说《沧海泪珠》。

1948年4月,出版《俄罗斯纪行》。5月,好友李克茨因车祸去世。8月,与康格离婚。12月,被选为“美国文艺研究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Letters)院士。

1949年2月,改写剧本《小红驹》上演。

1950年出版戏剧形式的小说《炽热的光》。10月,在纽约上演,但未获好评。12月,与伊莲·斯科特(Elaine Anderson Scott)结婚。

1951年再版《柯提兹海》,附李克茨小传。

1952年出版《萨巴达传》。出版《伊甸园东》。

1953年出版《斯坦贝克短篇小说选集》。

1954年出版小说《甜蜜星期四》。

1955年电影《伊甸园东》(电影名:《天伦梦觉》)上演。12月,《甜蜜星期四》改编之音乐剧在纽约上演。

1956年短篇《银行小偷》在《大西洋月刊》三月号发表。

1957年出版《比宾四世瞬息王朝》。电影《前进的客车》上映。

1958年出版《烽火一度》。

1959年2月至10月,在英格兰和威尔斯旅游,研究现代英文版马洛里爵士的《亚瑟王之死》背景。

1960年9月至11月,携狮子狗查理一起旅游美国。

1961年出版《令人不满的冬天》。

1962年出版《斯坦贝克携犬横越美国》。10月25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美国第六人)。其作品被译为三十三国语言。

1963年10月至12月,与剧作家爱德华·艾尔比(Edward Albee)至斯堪的纳维亚、东欧以及苏联旅行。

1964年获颁“自由新闻勋章”和“合众国自由勋章”。

1965年11月至次年4月在欧洲与中东,见闻录《给爱利茜亚的信》登载于《每日新闻》。

1966年12月至次年5月,在越南实地报道越战战况。继续撰写《给爱利茜亚的信》。出版《美国与美国人》。

1968年12月20日,因动脉硬化死于纽约寓所,享年六十六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