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作文趣话
27650800000021

第21章 寓庄于谐,妙趣横生——反说有趣

不管是书面作文,还是口头作文,好就说好,坏就说坏,这是直说,也就是“正说”;而把坏说成好,好却说成坏,这便是“反说”。在特定的语境中,正话反说,能够收到寓庄于谐、妙趣横生的最佳效果。

“反说”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名褒实贬;一种是名贬实褒。名褒实贬的“反说”多用于讽刺。《三国演义》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当年刘璋占据汉中,经常受到张鲁来自北方的威胁,于是派遣部下张松带着厚礼前往许都进见曹操,欲借曹操之手“以图张鲁”,张松应允前往完成这一重任。

却说曹操见张松身高不满五尺,面貌十分丑陋,顿生厌恶之心;再加上曹操刚刚打败马超,更是不可一世,目中无人,于是趾高气扬地在张松面前大谈自己“战无不胜,攻无不取”的赫赫战功,并问张松“知之乎”?受到怠慢的张松回敬道:

丞相驱兵到处,战必胜,攻必取,松亦素知。昔日A阳攻吕布之时,宛城战张绣之日;赤壁遇周郎,华容逢关羽;割须弃袍于撞关,夺船避箭于渭水;此皆无敌于天下也!

张松是在赞颂曹操“战必胜,攻必取”以及“无敌于天下”吗?不是。原来,张松的烦扬之语,皆是曹操的失败记录。由于张松的“反说”具有入木三分的讽刺分量,致使曹操不仅暴跳如雷地责斥“竖儒怎敢揭吾短处”,而且命令左右推出斩之,幸亏杨修从中说情,才被曹操令手下乱棒打出。否则,张松必死无疑。

“反说”,用来讽刺,可以击中论敌的要害,其威力不亚于匕首投枪。1926年3月18日,北京群众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的罪恶行径,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进行请愿。

段祺瑞竟然灭绝人性地下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射击,当场打死、打伤二百余人,造成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杨德群、张静淑三位女学生亦在被害之列。可反动透顶的御用文人竟散布流言蜚语,污蔑爱国青年。面对反动军Kf的凶残手段及其走狗文人的阴险伎俩,忍无可忍的鲁迅写下了《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文中愤慨地倾吐了这么一段话:

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面对北洋军阀政府屠杀青年学生的血腥暴行,鲁迅不直说“残忍”,而用“伟大”进行冷嘲热讽。这种名褒实贬的“反说”,不仅表达了作者对杀人者的满腔愤愚,而且在此基础上,将段政府杀人时的“伟大”与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和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等在对比中进行“反说”,这就更加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都是一丘之貉,只是北洋军阀屠杀爱国学生的手段更加令人发指而已。电影《平原游击队》中,有这么一个镜头:日军侵略者松井带领大队人马蜂拥下乡抢粮。有个汉奸问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皇军好不好?”老人回答说:“皇军好,皇军好,皇军不杀人,不放火,不抢粮食。”老人的回答也是在名褒实贬中,对日本侵略军的“三光”政策进行无情的嘲讽,致使恼羞成怒的敌人杀害了老人。

如果说名褒实贬构成的“反说”主要用于讽刺的话,那么名贬实褒构成的“反说”,则主要用来表达一种亲切、喜爱的思想感情了。孙犁在他的小说《荷花淀》中描写几位年轻妇女探夫未遇而归时,有这么一句话:“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点伤心,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字典中的“狠心贼”,原是怨恨对方的骂语,可是这里的,彭丽,不但毫无责骂、怨恨之意,反而恰到好处地体现出她们对自己丈夫的爱慕、思念的藕断丝连之情。一句普普通通的骂人话语,竟然产生如此强烈的爱的蕴含,不能不归结为“反说”的艺术魅力。

广告宣传中,运用名贬实褒的“反说”手法,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最佳效果。菲律宾国家旅游公司曾以到菲律宾旅游观光有“十大危险”作为广告词并印成小册子向游客赠送。这“十大危险”的内名县.

(一)小心买太多的东西,因为这里物价便宜;(二)小心吃得过饱,因为一切食品质美价廉;(三)小心被晒黑,因为这里阳光很好;(四)小心潜在海底太久,要记住上来换气,因为海底美景使人流连忘返;(五)小心胶卷不够用,因为名胜古迹数之不清;(六)小心上下山,因为这里的山光云影常使人顾不了脚下;(七)小心爱上了友善、好客的菲律宾人;(八)小心堕入爱河,因为菲律宾姑娘热情而美丽;(九)小心被亚洲最好的酒店和餐厅宠坏;(十)小心对菲律宾着了迷而舍不得离去。

这名为贬而实为褒的“十个小心”,淋漓尽致地展示了菲律宾旅游胜地的种种优势。菲律宾国家旅游公司精心设计的“反说”式的广告词,独出奇招,磁石般地将世界各地数以万计的游客吸引过来,让他们从“十大危险”中品尝无限的幸福和快乐,因而该公司从这种别出心裁的“反说”广告词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需要指出的是,有时在特殊的环境里,妙用“反说”能够化解矛盾,达到“欲擒故纵、反打正着”的特殊效果。后唐庄宗李存助酷爱演戏、作曲,因此宠爱伶人(戏曲演员),尤其宠爱一个名叫敬新磨的优伶。这个优伶心地善良,正派诙谐,常常巧用“反说”讽谏庄宗。

一天,庄宗在中牟县打猎,践踏民田。县令闻讯赶来哀求不可踩坏禾苗。庄宗不禁勃然大怒,当即严斥县令“欺君犯上”,下令将其砍头。敬新磨见此情景心生一计,便率领优伶将县令抓回,在庄宗面前故意大声怒斥道:“你身为县令,难道不知道皇上喜欢打猎吗?难道只知道让百姓种田交粮税,不知道让他们个个饿死而使这农田都荒芜起来,变成皇上的猎场吗?你这糊涂之至的可怜虫,简直是罪该万死!”众优伶也七嘴八舌地随声附和着。听到这里,庄宗悟出了县令的请求言之有理,更悟出了优伶的反说艺术极为高超,于是化怒为喜,笑道:“算了,算了,赦他无罪,放他回去!”

细想一下,倘若敬新磨及众优伶在救县令的时候,不讲究说话的方式方法,只是一味正面求情,或是直陈县令保护农田有理,岂不等于火上加油?聪明的敬新磨采用了正话反说的策略,顺其自然,反使庄宗冷静下来,感情上来了一个转折,大度豁达地赦免了县令。这样一来,不仅县令可以化险为夷,而且可以保住农田的禾苗不被践踏。由此观之,巧妙地运用反说,能够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初学作文的青少年朋友,完全可以运用“反说”的手法行文。一次,班主任发现几名男生躲在宿舍里偷偷吸起烟来,做起了“瘾君子”。对于几名“瘾君子”违反《中学生手册》的行为,这位班主任本来可以当面进行教育,说明吸烟的种种危害,甚至名正言顺地狠狠批评他们一顿并让其写出深刻的检查。然而,他没有这样做,而是让全班学生以《吸烟的危害》为题进行作文。大多数学生均从正面说明吸烟的种种害处。有个学生巧妙地运用“反说”的手法说起了吸烟的“好处”来。班主任老师认为这种写法委婉、含蓄、风趣,于是在班会上宣读了这篇作文:“今天,我不想说吸烟的坏处,只想讲讲吸烟的‘好处’。”“吸烟还有好处?倒要认真听听。”同学们好奇地啧咕着。几个“瘾君子”认为该文的观点新鲜,也洗耳恭听起来。班主任面对聚精会神、洗耳恭听的学生郑重其事地继续读了下去:

吸烟有三大好处:第一,可防小偷。吸烟引起深夜剧咳,小偷怎敢光临?第二,可演包公。从小吸烟,嫩肺熏枯;长大烟容满面,黄中带黑,演包公岂用化妆?第三,“永远年轻”。医学统计表明,吸烟历史越长,寿命越短,他的人寿档案上的年龄岂不永远年轻?

班会结束时,班主任提出这么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这篇夕章的作者,真的在讲吸烟的‘好处’吗?”班会结束后,同学们都从为:“文章不是宣扬吸烟的好处,而是列举有毒之烟的种种罪状。这种寓庄于谐、妙趣横生的‘反说’,说得我们心悦诚服。”特别是那几个“瘾君子”不但承认了错误,还主动交出了吸剩的香烟。打这以后,同学们纷纷运用“反说”着文,写出不少情趣盎然的好文章。比如,某市一些熟食摊点出售的熟食不但价格昂贵,而且不卫生,引起顾客中毒。如果正面来写,容易产生平淡之感,小A同学运用“反说”构思法写成一篇题为《免费提供信息服务》的杂文:

动脑筋爷爷多年研究国内外的自杀途径,很失望。诸如上吊、服农药、跳井、投河等,都不是愉快的死法。最近,终于有所突破,可以为大家提供如下信息:

欲自杀者,可前来S市R路段吃几顿小摊点出售的熟食。自杀效果显着,琪目之前能享受口福,一举两得。经本地卫生防疫部门抽样鉴定,4:7份中,35份有效,总有效率为85.5%。据本地医院临床鉴定,S市最近五起严重中毒事件有四起都是吃了R路段小摊点的熟食引起的,中毒人数达144人。

本来,动脑筋爷爷提供的信息是要收费的,可本地熟食又太贵(请别害怕,总比毒药一要贱的),还是把钱留着多买点吃下去增加中毒自杀的效果吧。

欲来从速,动脑筋爷爷急等反馈,总结材料去领下届的诺贝尔奖呢。

这里,小作者通篇运用反语写成,收到了幽默有趣、辛辣讽刺的效果。S市R路段小摊点的营业主们看了小A同学的这篇杂文,不改善卫生条件才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