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关系关于爱与性的一切,你全错了
2783700000001

第1章 谬论:要想有认真的感情,就只能找有可能结婚的人 (1)

第五章 谬论:要想有认真的感情,就只能找有可能结婚的人

如今你28岁了,你觉得是时候该结婚了。或者你45岁,离了婚,担心这辈子恐怕不会再有爱情了。你没心思再跟那些不愿作承诺的薄情寡义之徒约会,或者跟身材臃肿的中年人来往,这种人以为在地心引力作用下一屁股坐下就是所谓的"安定下来"。你只想跟那些有资格提名为"此生最爱"的人打交道。时间不等人,这么做看起来合情合理,不是吗?你想不到我对此会有意见,是吧?

没错,我是有意见,因为基本上我是不在乎人们的看法的。人在爱情方面只会越来越衰老,不会越来越睿智。事实上,某种程度上说我觉得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愈加不擅长谈情说爱,因为越老越会强调自己已经"步入固定轨道"了,他们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但是,人并不总是能得到他们想要的。比如咱们说说那些让你帮忙介绍对象的人吧。你挑选了你觉得和他们很相称的人,但他们却觉得受到了侮辱。他们和自己感兴趣的人一起回家,你觉得不可思议,至少是有些惊讶。他们说他们只对高、瘦、黑头发的女人感兴趣,但他们却挑了一个矮、胖、红头发的。她们说她们喜欢有创造力、搞艺术的男人。她们的归宿是一个豆制品工厂的质保专家。抓破头皮想去吧。

所以有的人到底想要什么往往是很难搞清的,因为有很多意外的因素在等着呢,随时把规则颠覆个底朝天。如果你把寻觅的目标限于那些有可能与之结婚的人,你可能会因为太过粗心或者不敢尝试,导致错过整整一大类的高质量产品。我来举一个朋友的例子吧。

我的朋友李在当地生意做得很大。她是时尚一族(尽管她的出身背景并不是这样),是金融界一个不可小视的人物。李有许多好朋友,住在她自建的一座美轮美奂的房子里。但是她已经40岁了,只在20来岁的时候有过一次短暂的婚姻。她感到孤独,想要结婚。她心里想:"我的事业从零起步,如今如此的成功,这么难的事都让我做到了。既然我的才智能让我生意顺利,为什么就不能帮我找到一个我爱的人并嫁给他呢?"李除了勇敢什么也没有,她决定把她用在寻找新商机上的筛选机制用在这个问题上。在寻觅过程中,她偶尔看到了一个名叫"怎样才能结上婚"的课程。看到这里,一个骄傲的、或者有点谨小慎微的、或者有自知之明的女人也许会笑一笑,翻过这一页。但李不是。她打了电话过去,觉得听起来不错,然后就注册为学员了。

在这里我不打算把整个课程都说一遍,不过讲师有两个要求我觉得很精彩。首先,你一周内必须结识十个新人,哪怕是在电梯里握了握手也算;其次,如果有人显得挺友好,提出跟你约会,你必须答应--即便这约会是在一间灯光明亮的房间里待上20分钟,你要让你的朋友坐在附近的餐桌边,一等你挥手随时实施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