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关系关于爱与性的一切,你全错了
2783700000021

第21章 谬论:结婚前都应该同居,这么做只会有好处 (1)

第二十章 谬论:结婚前都应该同居,这么做只会有好处

我也希望这话是对的。说实话直觉上感觉好像是对的,要说建议你不要在婚前和某人同居,我也挺不情愿的。但我还是这么建议。我们这一代人开创了盲目疯跑去结婚的风尚,而现在的父母都会建议他们已成年的子女:"嘿,别急着结婚。先和他住一段时间,看合不合适。"没人,或者很少有人会说:"别住一起。这会坏了你们的好事。"或者说:"别跟她同居,你这是在侮辱她,这是不道德的。"不会有的,在今天,同居已经成了约会的一种延伸--相比偶尔在对方家里过夜,这是一次要求更苛刻的试镜,有时候感觉就像是在做出某个严肃的承诺之前,最后一次检查是否有问题。这个理由无可挑剔:看看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否融洽相处;看看你们在"台下"是怎么一付样子。这么说吧,看起来每个人都应该试试同居(如果其目的只是检查他们自己身作为伴侣的适合席)。

也就是说,我很不想当这个劝你们别同居的恶人,但我别无选择。我看过一些研究--其实我自己也做过调研,所以我很不情愿地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嗯……想住一块就住吧。对有些人来说,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放下心来去作出承诺。但是,如果你真的想要一份持久的承诺,别同居太久,因为有充分证据表明,同居的确会改变两人相互适应的方式,而这些改变有相当一部分对婚姻来说不是好兆头。同居有很多优点:你们相处的时间更多了,你们可以看看,当生活在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装点之下或苦或甜时(参见第十九章),你们俩是否能和谐地相处,另外还可以对性生活的情况有更加真实的了解。然而这些收获是要付出代价的:你们的关系有可能会变得互不相让--同居的人很明显比订婚或结婚后的人更缺乏宽容。同时你也有可能让自己陷入经济上的不平等--同居者通常是五五分账的,哪怕其中一个人收入比另一个人高很多。你们很有可能会在一起很长时间,然后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里分手--从而威胁到你生儿育女或是为未来打下稳固经济基础的机会。关于同居有哪些益处和损害,能对你有什么影响,有一些常见的误区,以下予以澄清:

没一起住过就无法真正了解一个人

说得难听点,你真正了解过谁?有人结婚20年后还会为另一半的某些行为感到极度震惊和意外。你是在一天又一天的日子、一次又一次的挑战中逐渐了解一个人的。在一段长期关系中,有些问题需要花上一定的时间才能发现,但六个月全弄清楚是不可能的,甚或是六年也不行。同居能够让你对对方有一定的了解,但不可能得到全部。

更加难以捉摸的是,和你同居的那个人一旦结婚后会变得很不一样。婚姻和同居的确是很不一样的:婚姻是一生的誓言(它本身是否和谐就另断了),而同居也许就是一年的承诺吧。你想想这难道会是一回事?当然不是啦。同居的时候两个人还在"试镜"状态,因此会表现出一些迷惑性的信息。两个人对对方都心存忐忑,因此一个人的品质在优缺点方面都会被放大。比如说当一对关系还没有取得婚姻这样牢靠的承诺时,一个不怎么有嫉妒心的人也许会变得非常嫉妒。在结婚手续上签下名字的那一刻,她就放松了--这时候她的伴侣就成了世上最专一的人了。

许多个人习性通常通过几次长时间的度假--以及长时间地共处--就可以摸清了。但这里根本的要素是时间--不是同居。而时间是一把典型的"双刃剑"。要想有足够的了解,你得花时间--但时间太多就可能过了。如果你很明确自己是想结婚的,那么在做决定之前花很多时间相处不见得有好处。相处时间太少的话联系又会太少,来不及揭开各自神秘的面纱。时间太多了,至少有些人就会因为数据收集得太多了,不知道怎么处理。结果要么两人的关系被冻结住了,没法恢复到原来的样子,也不能发展下去--要么就陷入无法改变的两难境地。请看下一条的评述。

当你们住到一起时,你就能对爱人的习惯和个性有更多的了解,从而增加这段感情成功的几率

不,不,不是这样的。同居的关系是会滋养相互贬损、爱恨交加的情绪的。说句公道话,会选择同居的人也许正是这类人,因为他们在婚姻方面没那么传统,有可能觉得这是一种有缺陷的制度,而且他们可能对自己的感情还不是很确定。不过我觉得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问题。我认为同居的经历会增加下决心的难度,让人不敢轻易从一种生活切换到另一种。对自己说,就是这个人了,就算我明明看到这人的诸多瑕疵(更别提我那么多缺陷也被他或她给发现了),我还是定了就是这个人。事实上很多研究都证实了我的观点。同居者中最终走进结婚殿堂的人不超过半数--一辈子同居的人是很少见的(很少有超过十年的),事实上双方有可能会对这个关系的发展方向产生很多分歧:是终身的誓约,是通往婚姻的一个阶段;是图个方便;或者是一段美好的感情,但不打算用承诺来限定未来。99%的已婚夫妇对他们所作承诺的理解都是差不多的(虽然他们也许对具体实施有不同认识),而同居者往往会以为他们对这段感情的理解是相同的,但他们对另一方的估计往往错得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