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县长升迁记
2784900000044

第44章 秧歌词与产业化(4)

老汉这样一说,秧歌队伍里有人就起哄,说阎老汉农业学大寨那阵子是生产队里最好的饲养员,养得大黄牛膘肥体壮,可好使唤呢。

“这太好了,你们村的澳洲奶牛就你老人家饲养。政府相信你这位老饲养员,过去能养好生产队的黄牛,今天也一定能养好澳洲奶牛,给乡亲们带好脱贫致富的头。”刘忻坚定地说。

“不敢呢,我可不敢养这么金贵的奶牛,要是出了问题,把我老汉的命搭上,都赔不起呀。”阎老汉诚惶诚恐说。

“不要怕,我给你撑这个腰。以后在养牛中遇到任何困难,先找你们黄书记解决,他要是解决不了,就到县里找雷主任,或者找我也行!”刘忻还握着老汉的手,眼睛里却是透射出期待的目光。

“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县长大人这么看得起我,那就豁出这把老骨头来试试!不过,丑话说到前面,养砸了和我没屁点关系。”阎老汉表态说。

“不老,你精神着呢,看你刚才的伞头打得多好,扭打起来简直像是水上漂。你真要把这股劲头放在养牛上,保证很快带头致富的。”刘忻的话,引得在场人们哈哈大笑。“就这么决定了,你叫啥名字?改天在县里的会议上,你上台发言。”刘忻说着,想到真有必要举办一个养牛户科学培训班。

“大名叫啥,我自己都快忘记了!多年来,大家都叫阎狗蛋。”老汉这次真的不好意思起来。

阎狗蛋!刘忻听到这个名字感到很熟悉,便在脑子里极力搜索起来,很快想起这个人就是当年组织群众状告乡政府的十人代表之一。

十多年前,瓦寨乡政府在收取农业税时,超过国家规定的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的比例,惹怒了乡里的一些群众,以阎狗蛋为代表的组织者秘密进行串联,联合了乡里十多个村的三千多名群众签名画押,然后一纸诉状递到法院把乡政府告上法庭。这一事件上了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调查,成为当年轰动中国的十大法治新闻。此事件虽在市、县领导的支持下,以逮捕了一名收取上访费用的律师、并给农民退还了多收取的农业税而告终,但事件的阴影长期在县乡干部的心里笼罩着,想起来都有些心有余悸。

“让这样的刺头来养澳牛,保不住将要发生什么事情。”刘忻暗自责备刚才自己的草率决定,但此话一说便是一言九鼎,根本无法收回,只好将错就错。他暗下决心,要把这个阎狗蛋抬举上去,培养成澳牛饲养的带头人,即使再挑刺的农民在本质上还是纯朴的,他相信这一点,因为自己曾经就是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