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并非是天然宝石,它生成于某些贝(蚌)中,当一些异物以外进入贝内且未能及时排除时,它的细胞膜就会分泌出珍珠质液将外来异物一层层地不断包裹起来,久而成珠。由于每次所包裹的珍珠质层极薄,因此一粒珍珠会由几千层珍珠质包裹叠加而成,历经3-6年时间方能形成。
海水中的贝类生产的珍珠叫海水珠,主要产生于白蝶贝、黑蝶贝中,淡水中的蚌类生产的珍珠叫淡水珠,主要产生于三角帆蚌中,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贝(蚌)类都能产出珍珠。
据地质学家考证,距今2亿年之前的三叠纪时代已有大量贝类开始繁衍。有了贝类,才可能孕育出有珍珠。
珍珠也是人类最早利用的珠宝之一。至于人类是何时何地最先发现并利用珍珠的,我们已无从考究。我们所能知道的是,自从被发现的那一刻起,人类就对它的天生丽质爱不释手,不但将其视为天赐之物,奉若神明,而且将其视作财富与华贵的象征。偏爱珍珠,是世界上不同肤色的人们不约而同的选择。
埃及人、波斯人及印度人都对珍珠有着浓厚的兴趣。古罗马人也对珍珠情有独钟,他们往往通过各种途径从波斯湾地区购回珍珠。由于珍珠难得,价值昂贵,佩戴珍珠便成为古罗马权贵身份的象征。
早在公元前数百年,古埃及的贵族就盛行珍珠装饰,埃及历代女王都以拥有珍珠为莫大的荣耀。
印度人对珍珠的喜好更是数千年之前的事。印度南部的印度洋浅海水域是优质珍珠的原产地,印度人早在四千年之前就已知道珍珠的华贵,无论是佛学经典上还是古印度的文化典籍上,有关珍珠的记载比比皆是。
西欧人喜好珍珠则是公元之后的事。据说,西班牙一位冒险家在东游印度归来之后,不无感慨地写道:“每一间茅舍里都能发现宝石,庙宇则是用珍珠装饰起来的。”
中国人也特别喜欢珍珠。中国古语称“珠圆玉润”,讲究珍珠要圆,越圆越稀少,越珍贵。故而认为正圆珠和精圆珠最具珍珠的形态之美。“珍珠圆才美”之说除了因为圆珠稀缺之外,还因为越圆越能全方位显示珍珠各种美质,此外只有圆形珠才有其圆润、柔和的韵味。
自秦汉以来,珍珠饰品更是迅速普及,帝王将相、达官贵人无不以珍珠装饰为荣,于是捕珠业开始兴起,许多渔人甚至以捕珠为生。汉朝开始区分采珠区,将珍珠产区分为南北两地。北地以东北的牡丹江、混同江、镜泊湖等地的淡水珠为代表,史称北珠,南地以广西合浦地区北部湾海域所产的海水珠为代表,史称南珠。
北珠为淡水珠,颗粒硕大,颜色鹅黄,鲜丽圆润,晶莹夺目,“实远胜岭南北海之产物”,因而备受皇室赏爱。
南珠为海水珠,历史上盛产于广西合浦县的北部湾海域。这里风浪较小,且流水相激,咸、淡适中,水质上好,水温适宜,特别适宜珠母贝的繁衍。古时有白龙、杨梅、青婴、平江、断望、乌泥、珠沙等七大珠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