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朝阳认为:注意力是一个稀缺的资源。举个例子,夏娃要引起亚当注意,当只有她一个人的时候,无论她呆在哪个角落,亚当都能毫不费力地发现她,如果出现了100个夏娃,她们就需要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以引起亚当的注意,这是注意力经济的核心。这时,亚当的眼睛是非常稀缺的,他的视线在你这个夏娃身上停留一秒钟,就付出了一个他拥有的资源,如果他24小时能在你身上花1个小时,你就能够获得丰富的资源。现代社会更是如此,刘晓庆做广告的身价为什么会如此之高,因为她的身上集聚了几亿双眼睛。如果你的身上多拥有一些眼睛,你的价值就很大。商业上讲投入产出,互联网出现之后,注意力问题变得更为重要,在这个领域中,要成功,必须引起别人的注意,如果别人在一天中腾出宝贵的一点时间放在你这里,那你这个地方就会升值。搜狐和《中国消费者报》联合推出了有关网络消费者投诉的问题,这为搜狐的网民提供了一个更宽阔的通讯渠道,这个通讯渠道网民去用它,它就能发挥作用,网民不用就是一个“废品”。搜狐做的工作就是让人们把它用起来。这个消费者网络任何一个经营网络的人都可以把它做起来,别人为什么不做呢?这本身就说明了一个问题,搜狐有一个比较好的知识平台,搜狐对网络这个概念有较深入的认识,然后把它的作用以最有效的一种方式挖掘出来,发挥出来,一挖掘一发挥就是一个宝贝。这个宝贝一面世,它就会引起国民的轰动。
张朝阳认为知识资本的涵盖很广,它可以挖掘的内涵可以落实到很具体的点上去。那么,搜狐所做的就是把每一个点翻开,引起别人注目。搜狐做过的几件事情摆出来,没有一件刻意的炒作,只是充分挖掘了互联网上一些会引人注意的资源,而且现在还在不断地挖,每挖出一个都会引起别人的注意。比如,做网络教育的人很多,但搜狐就做成一个全面的、一个寓教于乐的、面向成年人的继续教育,青少年的教育,还有儿童的启蒙教育的网站。这一块儿很多人因为无利可图都没有去做。但搜狐给它集成。实际上,从开始到现在,搜狐一直都是在一个埋藏着宝藏的地方挖宝。每一次挖宝都会引起别人的围聚。
2000年9月,张朝阳又将国内知名网站ChiaRen.com收归旗下,从此如“狐”添翼,今日的搜狐再也不用靠借虎皮了。2000年搜狐在中国网站中访问量和浏览量均首屈一指。
美名成富豪
卓别林第一次领到可观的片酬时,欣喜若狂。有一个制片人冷静地告诫他:很多人就是这样一步步毁在钱上的。金钱是好东西,但是当你不知道该怎么花太多的钱时,那就离毁灭不远了。
凭海临风,杨澜从“正大综艺”走进香港的“杨澜工作室”之后,她又弃“凤凰卫视”重组“阳光文化”公司。机智与个性铺就了杨澜灿烂的阳光之路;诚实与奋斗创造出耀眼的“未来之犀”。
网络一枝独秀,跻身富姐之列
杨澜搞网络也许是一种必然,早在1997年11月杨澜参加联合国全球电视论坛时,发言题目就是《互联网时代的电视从业者》。而今她的确成了不折不扣的“互联网时代的电视淘金者”。
名人“触网”按说不算新鲜事儿,姜昆、陈逸飞什么的早就办起了自己的网站,并且这一热潮还方兴未艾,可他们的网“网”不着钱,还要往里搭钱,但杨澜的不一样。先是有雄厚的资金支撑,一出手就是3000多万港币收购了不太景气的“良记”,改头换面后的“阳光文化网络公司”成功地炒作了“杨澜+网络”的概念,一推出就“圈”了10个亿,也算创造了网络经济的一个神话,不仅给姜昆、陈逸飞这些“触网”的名人们上了一课,连网络界的“精英”们也都瞠目结舌。
“阳光文化”是一个制作、出售电视节目的公司,主要是人物专访、人物传记等专题片,与网络几乎沾不上边,最多不过是把节目在网上播放一下(还得是在“售卖期”结束后,片子已经基本成了“旧货”的情况下,否则先播后卖肯定没人买)。且不说网络概念的泡沫成分,而“阳光文化”是个连泡沫都不具备的“伪网络股”。
至于为何“名人效应+网络概念”可以套钱,则是一个更具难度的心理游戏。诸如“由于人们对杨澜普遍看好,股民极力追捧”的分析隐含着如下逻辑,即股民们是深信“杨澜做的电视节目”加上网络的高速传播能够卖到足够多的钱,才来捧杨澜的。但真实的逻辑显然并非如此,而是——所有投资者都是因相信“别人会相信杨澜做的电视节目加上网络传播能卖到足够多的钱”,才来捧杨澜的场的(但同为百姓,谁也不会比谁更傻,那个“别人”并不存在)。所有人的回报预期都来自后来跟进的投资者而非真正的消费者。任何时候加入的人都寄希望于比自己更傻的后来者的投资能将自己浮上金字塔的高处。
而杨澜究竟得做出多少人物传记、卖给多少家电视台,才能对得住10亿投资及背后的投资者呢?谁也无法猜想,反正她成了亚洲“富姐”。
杨澜在商业界屡创奇迹,她先因在公司的股价飙升而震动香港,继而由她任董事会主席的香港阳光文化网络电视有限公司被2000年10月份出版的美国财经杂志《福布斯》评为全球最佳300家小型企业之一,同时还被列入20家“将于2001年表现出众的公司”之一,被《福布斯》形容为业内的“未来之星”。“阳光文化”是入选20家“未来之星”最佳小型企业的惟一一家中国公司。《福布斯》杂志是美国的权威性财经杂志,在世界商界也非常有震撼力,此次评选工作非常严格。要成为最佳300家小型公司之一,必须是上市公司,其经营额在5亿美元以下,有强劲盈利增长和高股本回报率的中小企业。此次全球入围300家当选的最优秀的小型企业中,中国内地及香港共11家公司,内地6家、香港5家。在这300家中最为超群的20家被誉为“未来之星”,认为这些企业“实属其他企业家学习的出色榜样”。而阳光文化网络电视有限公司正式营业不到一年,就在“未来之星”榜上有名,不能不说是奇迹。
2000年末,杨澜的阳光文化网络电视有限公司又传喜讯:杨澜被《福布斯》评为中国内地50富豪第38位,其身价已达6400万美元。
是为顾客创造价值
现在,当我们看到或听到“TCI——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广告词时,一种高品质值得信赖的感觉油然而生,但这却是以李东生为代表的TCL人20年刻苦经营的结果。
在李东生的经营哲学中,品牌占着极其重要的位置。20世纪90年代中期,是外商大量兼并中国企业的时期,比如“飞利浦”兼并了苏州的“孔雀”,“松下”兼并了杭州的“西湖”等,所以,李东生曾经非常沉重对一些记者说:“我们需要抗衡,但我觉得在总体上我国电子工业的规模是太小,1995年,电子百强企业第一名仅有54亿元人民币,而国外大型电子企业都在200亿美元以上,我们从规模上还不具备全面与外国电子企业抗衡的能力,当然由于现有的政策保护仍可以使得一部分产业还能生存经营。但是,国外企业入境在两三年内将成为现实,所以我们现在要有危机感。要在三五年内尽快发展自己,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近几年,在浪潮汹涌的合资潮中,国内许多彩电品牌消失了,而TCL却取得了出色的成绩,保住了自己的品牌,也可以说是借外资的钱创造了自己的品牌。李东生对此不无骄傲地说,在国内企业中,“能够做到这一点,一个是康佳,一个是TCL。”
尽管TCL是中国最后拿到彩电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之一,但在向市场推出王牌彩电之初,李东生并没有急于建立生产工厂,而是把有限的资金用于技术开发,然后委托其他企业生产,同时把工作重心放在品牌策划上。李东生利用TCL的知名度,使王牌彩电一投放市场即得到消费者认可。在占有了一定市场之后,李东生才以出品牌和技术的方式,与具有彩电生产能力的香港长城集团合资生产TCL彩电,直到1996年才创建了自己的彩电生产基地。李东生还先后赞助中国名人桥牌赛、广东名人网球赛、95TCL王牌杯全国女足锦标赛,这些活动都极大地提高了TCL在中国的知名度。1998年,TCL品牌被北京名牌资产评估事务所评估价值为56.38亿元,进入中国最著名品牌的前10名,同年,TCL商标被国家工商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