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共产党宣言》再解读
2834800000024

第24章 《共产党宣言》的内容(18)

(4)《宣言》指出了这种社会主义的虚伪性和欺骗性。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把一切为资产阶级谋利益的主张和活动都说成是为了工人阶级的利益,把一切有利于资产阶级的事情,都说成对无产阶级有利。“自由贸易!为了工人阶级的利益;保护关税!为了工人阶级的利益;单身牢房!为了工人阶级的利益———这才是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唯一认真说出的最后的话。”“自由贸易”、“保护关税”是资产阶级为了竞争,保护自己的利益而提出的口号,但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却说这都是为了无产阶级的利益。主张自由贸易者说,实行自由贸易,就会使物价便宜,劳动人民的处境就会得到改善。主张保护关税者说,实行关税保护,就能防止外国商品倾销,工人就不会失业。甚至主张监狱改革的,说设立单身牢房也是为了工人阶级的利益。

马克思和恩格斯不无讽刺地说:“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就是这样一个论断:资产者之为资产者,是为了工人阶级的利益。”其实,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真正目的在于诱使工人放弃一切政治运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3.对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剖析

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是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还不发展的时期出现的、反映早期无产阶级的利益和愿望的社会主义学说。在这部分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这种社会主义学说进行了剖析,既肯定了这种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也指出了它的缺陷。

在具体谈到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之前,《宣言》先简要地叙述了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

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反封建的大革命中,出现了一些反映无产阶级要求的文献,比如巴贝夫等人的著作。《宣言》首先表示不具体谈这些著作。“在这里,我们不谈在现代一切大革命中表达过无产阶级要求的文献(巴贝夫等人的著作)。”接着,《宣言》简要地分析了早期工人运动失败的原因以及这些文献的缺陷。《宣言》指出:“无产阶级在普遍激动的时代、在推翻封建社会的时期直接实现自己阶级利益的最初尝试,都不可避免地遭到了失败”。例如,巴贝夫参加了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革命胜利后,他看到资本主义制度并不能消灭贫困和剥削,感到非常失望,于1795年组织平等会,密谋发动武装起义,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结果失败了。无产阶级当初发动的一些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呢?这是由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由于当时无产阶级本身还不够发展,由于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还没有具备,这些条件只是资产阶级时代的产物。”也就是说,无产阶级革命的主客观条件都不成熟。

从主观条件来说,无产阶级还不够成熟,力量还不够强大。从客观条件来说,当时资本主义大工业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还不具备。这些条件只有当资产阶级的统治确立后,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才能逐步成熟起来。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随着这些早期的无产阶级运动而出现的革命文献,就其内容来说必然是反动的。这种文献倡导普遍的禁欲主义和粗陋的平均主义。”也就是说,这些文献虽然提出了消灭私有制、实现人与人的平等这些要求,但是它倡导的普遍的禁欲主义和粗陋的平均主义是阻碍社会发展进步的,因而是反动的。

《宣言》的这一部分主要不是谈上述这类文献,而是谈“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种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说他们的社会主义是“批判的”,是因为他们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说他们的社会主义是“空想的”,是因为他们虽然提出了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主张,但他们不了解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了解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拒绝一切政治行动,特别是一切革命行动,幻想用和平的途径、示范的办法来达到目的,他们的主张是不可能实现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部分指出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缺陷,也肯定了三大空想家的功绩,并对其门徒的活动进行了剖析。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里将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学说称为“本来意义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体系”。为什么呢?前面所说的反动的和保守的社会主义或是主张历史倒退,或是主张维护资本主义制度。这些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或是反映封建贵族的利益和要求,或是反映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或是反映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三大空想家主张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根本改造,他们所设计的社会蓝图都是作为资本主义的替代物出现的,也就是说,他们主张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他们的理论反映了无产阶级的愿望和要求,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正因为如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将三大空想家的体系称为“本来意义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体系”。

(1)《宣言》指出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背景。19世纪初产生的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体系“是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还不发展的最初时期出现的。”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还不充分,英国刚刚有现代机器大工业,法国还没有现代大工业。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虽然已经暴露,但还不充分。无产阶级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阶级地位和历史使命,还没有力量采取独立的政治行动。三大社会主义思想家的理论是同这种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和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

(2)《宣言》指出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存在的严重缺陷。这种社会主义理论缺陷主要是:其一,看不到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诚然,这些体系的发明家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诚然,他们也意识到,他们的计划主要是代表工人阶级这一受苦最深的阶级的利益。在他们的心目中,无产阶级只是一个受苦最深的阶级。”也就是说,他们仅仅把无产阶级看成一个受苦受难的阶级,看成一个需要人搭救的阶级,希望通过实施他们的方案来解救无产阶级。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是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力量。其二,不了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把社会主义看成是天才人物的创造。“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是同工业的发展步调一致的,所以这些发明家也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就去探求某种社会科学、社会规律,以便创造这些条件。社会的活动要由他们个人的发明活动来代替,解放的历史条件要由幻想的条件来代替,无产阶级的逐步组织成为阶级要由他们特意设计出来的社会组织来代替。”这些思想家都设计了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理想蓝图。圣西门设计了“实业制度”,傅立叶设计了“和谐制度”,欧文设计了“公社制度”。这些思想家认为,他们改造社会的计划是完美的,今后的世界历史就是宣传和实施他们的社会计划的历史。恩格斯后来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文中指出:“这种新的社会制度一开始就注定要成为空想的,它愈是制定得详尽周密,就愈是要陷入纯粹的幻想。”其三,找不到变革资本主义的途径。“由于阶级斗争不发展,由于他们本身的生活状况,他们就以为自己是高高超乎这种阶级对立之上的。他们要改善社会一切成员的生活状况,甚至生活最优裕的成员也包括在内。因此,他们总是不加区别地向整个社会呼吁,而且主要是向统治阶级呼吁。他们以为,人们只要理解他们的体系,就会承认这种体系是最美好的社会的最美好的计划。因此,他们拒绝一切政治行动,特别是一切革命行动;他们想通过和平的途径达到自己的目的,并且企图通过一些小型的、当然不会成功的试验,通过示范的力量来为新的社会福音开辟道路。”

(3)《宣言》分析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存在这些缺陷的原因。三大思想家的学说为什么存在着这些缺陷呢?这是由当时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和无产阶级的状况决定的。“这种对未来社会的幻想的描绘,在无产阶级还很不发展、因而对本身的地位的认识还基于幻想的时候,是同无产阶级对社会普遍改造的最初的本能的渴望相适应的。”后来,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文中也说:“这种历史情况也决定了社会主义创始人的观点。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还隐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中,所以只有从头脑中产生出来。”

(4)《宣言》肯定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的贡献。《宣言》在指出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缺陷的同时,也肯定了他们的贡献。这种贡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他们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批判,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部基础,包括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财产制度、分配制度等等,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在历史上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其二,他们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的主张,如消灭城乡对立,消灭家庭、消灭私人经营,消灭雇佣劳动,提倡社会和谐,把国家变成纯粹的生产管理机构等等,这些都表明了他们要消灭阶级对立的愿望。尽管这些主张本身还带有纯粹空想的性质,但为后来的社会主义思想家预测未来社会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思想材料。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是在批判地吸取他们的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恩格斯后来说:“德国的理论上的社会主义永远不会忘记,它是站在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这三个人的肩上的。虽然这三个人的学说含有十分虚幻和空想的性质,但他们终究是属于一切时代最伟大的智士之列的,他们天才地预示了我们现在已经科学地证明了其正确性的无数真理。”

(5)《宣言》指出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的意义。《宣言》指出:“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意义,是同历史的发展成反比的。”也就是说,历史越向前发展,空想社会主义的意义就越小。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反对阶级斗争,而到了19世纪30~40年代,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的目标越来越明确。在这种情况下,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只能阻碍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阶级斗争越发展和越具有确定的形式,这种超乎阶级斗争的幻想,这种反对阶级斗争的幻想,就越失去任何实践意义和任何理论根据。所以,虽然这些体系的创始人在许多方面是革命的,但是他们的信徒总是组成一些反动的宗派。这些信徒无视无产阶级的历史进展,还是死守着老师们的旧观点。”也就是说,空想社会主义的门徒没有根据发展了的情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老师的思想,而是死抱着老师的旧观点不放。他们企图调和阶级矛盾,反对阶级斗争,梦想通过和平的途径和试验的办法来建立理想的新社会。为了达到他们的目的,他们不是诉诸无产阶级,而是求助于资产阶级。希望资产阶级发善心,慷慨解囊,来支持他们社会改造的计划。他们的这种做法不仅不能触动资本主义制度,反而会把工人阶级的斗争引导到邪路上去,起到保护资本主义制度的作用。因此,他们逐渐堕落到前面所说的反动的或保守的社会主义者的一伙中去了。他们竭力反对无产阶级的一切政治运动,对无产阶级革命起着阻碍的作用。当时在英国有以布雷为代表的欧文派继续宣传欧文的空想方案,反对当时英国工人群众开展的争取普选权和保障工人权利的宪章运动;在法国有孔西得朗为代表的傅立叶派,反对改革派提出的在法国建立民主共和国、进一步实行民主改革和社会改革的主张。

(五)《宣言》第四章解说

原文

四、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看过第二章之后,就可以了解共产党人同已经形成的工人政党的关系,因而也就可以了解他们同英国宪章派和北美土地改革派的关系。

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在法国,共产党人同社会主义民主党联合起来反对保守的和激进的资产阶级,但是并不因此放弃对那些从革命的传统中承袭下来的空谈和幻想采取批判态度的权利。

在瑞士,共产党人支持激进派,但是并不忽略这个政党是由互相矛盾的分子组成的,其中一部分是法国式的民主社会主义者,一部分是激进的资产者。

在波兰人中间,共产党人支持那个把土地革命当作民族解放的条件的政党,即发动过1846年克拉科夫起义的政党。

在德国,只要资产阶级采取革命的行动,共产党就同它一起去反对专制君主制、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小市民的反动性。

但是,共产党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敌对的对立,以便德国工人能够立刻利用资产阶级统治所必然带来的社会的和政治的条件作为反对资产阶级的武器,以便在推翻德国的反动阶级之后立即开始反对资产阶级本身的斗争。

共产党人把自己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在德国,因为德国正处在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因为同17世纪的英国和18世纪的法国相比,德国将在整个欧洲文明更进步的条件下,拥有发展得多的无产阶级去实现这个变革,因而德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只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直接序幕。

总之,共产党人到处都支持一切反对现存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

在所有这些运动中,他们都强调所有制问题是运动的基本问题,不管这个问题的发展程度怎样。

最后,共产党人到处都努力争取全世界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调。

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解说

共产党在革命发展的各个阶段,应该采取怎样的斗争策略,才能引导无产阶级取得革命的胜利呢?在这一章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阐明了共产党人对各种党派应采取的态度,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原则,提出了统一战线和不断革命的思想。

1.党的政治斗争总的策略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