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集群企业持续竞争力提升的自主创新模式研究
28369100000002

第2章 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产业发展日益呈现出集群化、融合化和生态化三大趋势,集群企业的快速成长已经成为这三大趋势中最令人瞩目的组成部分。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各地区涌现出一批典型的集群企业,如美国“硅谷”(Silicon Valley)的微电子业和底特律的汽车工业、意大利普拉托的毛纺织业、荷兰的花卉业,以及我国台湾新竹的IC产业(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和温州柳市的低压电器业等。竞争战略大师迈克尔·E·波特指出,一个国家的成功并非来自某一项产业的成功,而是来自于纵横交织的产业集群。一国经济是由各种企业集群所组成的,它们弥补并提供竞争优势,反映了经济的发展。作为产业组织形式的集群企业,已经成为区域竞争力、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区域研究的视角开始由单个产业的发展转到跨部门或跨产业的价值链分工活动的发展;从游离的企业个体转向具有集群特征的企业或企业群落;从片面强调培育大集团转向促进大中小企业形成生命共同体。集群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区域及国家的经济增长,促进了地方产业结构调整与持续竞争力提升。

集群企业理论的古典基石集中体现在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关于新产业区和外部规模经济的研究,以及巴顿(K·J·Button)和韦伯(A·Weber)从工业区位理论的角度对集聚经济理论的阐释。此后,胡佛(Hoover)、斯科特(Scott)、克鲁格曼(P·Krugman)、波特(Michael E·Porter)、韦纳勃斯(Anthony J·Venables)、欧洲区域创新环境研究小组(GREMI)等,从企业集群形成机理、外部经济、创新机制、社会资本、经济增长、产业政策等不同侧面对企业集群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些研究大体上经历了三次高潮。

国内学者仇保兴、王缉慈、蔡宁、陈剑锋、魏江、刘友金、魏后凯、徐康宁、朱华晟等也从企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创新空间、规模经济、技术创新、社会资本等不同角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但由于经济体制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国内企业集群形成较晚,因而他们对集群企业的研究更多地参照了国外(如美国、意大利等)相对成熟的研究成果,对集群企业竞争力相关问题仍没有形成统一认识。竞争力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门课题,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管理开发学院(IMD)每年公布的世界竞争力报告总能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企业集群或集群企业(企业集群竞争力与集群企业竞争力两个概念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企业集群竞争力主要是指集群内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所呈现出的整个区域集群在与其他企业集群相比较而具有的竞争优势;集群企业竞争力是指集群内企业所具有的竞争优势,与其进行竞争的有集群内的企业,而可以包括其他集群相同产业的企业,但是由于集群企业不是单个企业的问题,涉及集群特征,从这一点分析来看,与企业集群竞争力在某种程度上是密切关联的,企业集群所具有的竞争优势也就是集群企业所具有的竞争优势,因为集群优势主要靠集群内企业的竞争力的培育。本文研究中我们对企业集群竞争力与集群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区别不作过多的界分,在某些方面我们认为两者是一致的。但主要研究侧重点是集群内企业的竞争力问题。)的竞争力问题为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所关注,同时产业集群在全球竞争环境中显示其强劲的竞争优势:如意大利的艾米利来—罗马格纲、德国的巴登、美国的硅谷均是成功集群的代表,我国也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和竞争优势的集群企业。但在众多产业集群显示其强劲的竞争力的同时,也有一批产业集群在全球范围内竞争中丧失其竞争优势,如美国底特律“汽车城”、匹兹堡钢铁产业群的衰败,中国温州桥头镇纽扣小企业群竞争优势的丧失等等。从近年来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集群企业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极其良好的增长势头,集群企业是如何保持如此强劲的发展势头,集群企业到底有没有竞争力,竞争力的主要来源和制约因素有哪些,如何提升和保持集群企业的持续竞争力,从而实现集群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都是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如何提升集群企业的持续竞争力,其主要的动力源泉就是国家提出的自主创新战略。现阶段,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经济建设领域大多面临高能耗、高污染、高投入、低水平、低效益,或者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利益分摊少、发展难持续的尴尬局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提出“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动员大会”,强调这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到了国家发展战略核心的高度,要求“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经济建设特别是新型工业化领域尤为紧迫,并且特别强调“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贯彻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就必须牢牢把握自主创新这个关键,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企业持续竞争力,推动产品做精做优,企业做专做特,产业做大做强,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因此,基于此背景,本书选取集群企业持续竞争力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专门系统的研究,研究集群企业如何选择有效自主创新模式,如何通过更好的自主创新机制来提升集群企业的持续竞争力,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