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唐朝西域战争史
2842500000012

第12章 大小勃律

大、小勃律原为一个国家,吐蕃在7世纪兴起之后便向中亚推进,勃律成为首先遭到侵袭的对象。勃律王被迫迁往西北方的娑夷水(今克什米尔吉尔吉特河)流域,遂分为大﹑小勃律。在原地巴勒蒂斯坦者称大勃律,或曰布露﹔西迁者称小勃律,地在今克什米尔的吉尔吉特和肥沃的雅辛谷地。大勃律位于小勃律的东南方向,二者相距三百里。

大、小勃律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兴都库什山脉的交汇地,地处吐蕃通往安西四镇地区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扼守住大小勃律,便等于把吐蕃进犯西域的愿望彻底剿灭。

大勃律又名布露,在吐蕃西部,与小勃律相接。奉吐蕃为宗主国。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其王三次派使者朝拜,唐廷便顺势册其君苏弗舍利支离泥为王。751年高仙芝在怛逻斯之战中大败于大食联军之后,岭(帕米尔高原)西各藩国开始叛唐,向阿拉伯和吐蕃势力靠拢,为防止示范效应,天宝十二年(753年),封常清率军进攻大勃律国(今克什米尔巴勒提斯坦),成功识破敌方伏兵之计,并将计就计大败其众。重新稳定了西域西大门,抑制了自怛逻斯战役失利后,阿拉伯势力对西域的渗透,同时也控制了吐蕃进攻西域的通道。

小勃律在大勃律西北三百里处,其东为乌苌,南为箇失蜜,北为护密。以孽多城为都城。开元元年,小勃律王没谨忙向唐朝朝贡。由于小勃律扼守吐蕃进攻唐安西四镇的要道,可以说是西域西门,必救之地。唐玄宗为了使其忠心归服,并为了让其真正能钳制吐蕃,便把其子以留在长安宿卫的名义变相囚禁。并在其地设置绥远军。

后来吐蕃以借道攻安西四镇的名义,强迫小勃律放行,然而吐蕃却顺势攻陷了小勃律九城,没谨忙急忙向唐北庭都护府求救,北庭都护府节度使张孝嵩遣疏勒副使张思礼率精兵四千火速驰往,没谨忙也趁势出兵,两国联军大破吐蕃军,杀其众数万,收复了九城。战胜之后,唐玄宗下诏正式册命没谨忙为小勃律王,没谨忙也派大臣察卓那斯摩没胜赴长安道谢。

没谨忙死之后,其子难泥继位。难泥继位不久便死去,其兄麻来兮便接过王位。麻来兮死后,苏失利之继位小勃律王,被吐蕃军击败,被迫臣服吐蕃,迎娶吐蕃(今青藏高原)公主为妃,小勃律由此变成了吐蕃的藩属,吐蕃的势力得以深入到安西四镇附近地区,此后均无功。吐蕃在与三任安西节度使田仁琬、盖嘉运、夫蒙灵詧的三次争夺战中均完胜安西唐军,使唐王朝在西域威信扫地,并导致西域二十余国皆臣吐蕃,唐王朝在西域的统治地位岌岌可危。于是在天宝六年(747年),安西都护府副都护高仙芝领兵万人再次讨伐小勃律,分兵三路攻占小勃律全境,俘虏小勃律王夫妇。遂平定小勃律,拂森、大食等七十二国也纷纷前来归附。唐军将小勃律王带到长安谢罪,唐玄宗改小勃律国号为归仁,并设置归仁军,招募数千人来镇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