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绿色校园
28459800000006

第6章 低碳环保——节约开始(3)

环保是现代生活中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基础做起。青少年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大量宣传,提高人们的觉悟与认识,加强环保意识;

其次,要进行废物回收利用,减少对森林树木的砍伐;

第三,还要加强对白色污染的处理,少使用塑料制品;

最后,要对清洁方面作改进,使市容更整洁。

为了地球的明天,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努力,要好好地保护环境。于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实行垃圾分类袋装化,这样不仅能减少环卫工人的工作量,还能更好地起到废物利用,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买菜时,少用塑料袋,尽量用竹篮子。用笔尽量用可换芯的,减少圆珠笔外壳的浪费与垃圾量。外出吃饭尽量不用一次性饭盒。

清新空气——减少汽车尾排

在现代文明的今天,汽车已经成为人类不可缺少的交通运输工具。自从1886年第一辆汽车诞生以来,它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汽车已经发展成为近现代物质文明的支柱之一。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汽车产业高速发展、汽车产量不断增加的同时,汽车也带来了大气污染,即汽车尾气污染等问题。

尾气排放影响的是全球的气候,而并不仅仅是人,大量的汽车行驶在路上,排除的二氧化碳已经使地球逐渐变暖,南极的臭氧层空洞已经达到2720万平方千米,并且在逐渐扩大。而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等有害物质使每一个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和各种动植物饱受摧残,所以,汽车的排放影响的是我们的地球,每一个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都会或多或少的被污染和危害。

科学分析发现,汽车尾气中有上百种不同化合物,其中的污染物有固体悬浮微粒、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铅及硫氧化合物等。一辆轿车一年排出有害废气比自身重量大3倍,并且汽车在不断消耗着地球的资源。机动车的燃料消耗成为无情吞噬石油资源的无底洞。目前,汽车使用的汽油约占全球汽油消费量的三分之一。

汽车在大量消耗资源的同时,其排放的尾气会严重影响人类健康。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的速度比氧气快250倍。所以,即使有微量一氧化碳的吸入,也可能给人造成可怕的缺氧性伤害。轻者眩晕、头痛,重者脑细胞将受到永久性损伤;氮氧、氢氧化合物会使易感人群出现刺激反应,患上眼病、喉炎,尾气中氮氢化合物所含苯并芘是致癌物质,它是一种高散度的颗粒,可在空气中悬浮几昼夜,被人体吸入后不能排出,积累到临界浓度便激发形成恶性肿瘤。汽车污染大气的同时,还对周围环境形成噪声污染,2001年交通噪声污染占整个环境噪声总量的20.1%,而车辆密集区域的噪声比例远大于此。

每日坚持跑步锻炼本是一件有益身心的事,但如果时间或地点没选好,恐怕换来的不是健康而是疾病了,因为在身边穿梭的车辆会产生大量损害呼吸道和肺泡功能、并可导致癌症的颗粒物。户外锻炼应离汽车远点,锻炼时间不要太晚。

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氧化氮以及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的其他一些固体颗粒,尤其是含铅汽油,对人体的危害更大。铅在废气中呈微粒状态,随风扩散。农村居民,一般从空气中吸入体内的铅量每天约为1微克;城市居民,尤其是街道两旁的居民会大大超过农村居民。铅进入人体后,主要分布于肝、肾、脾、胆、脑中,以肝、肾中的浓度最高。几周后,铅由以上组织转移到骨骼,以不溶性磷酸铅的形式沉积下来。人体内约90~95%的铅积存于骨骼中,只有少量铅存在于肝、脾等脏器中。骨中的铅一般较稳定,当食物中缺钙或有感染、外伤、饮酒、服用酸碱类药物而破坏了酸碱平衡时,铅便由骨中转移到血液,引起铅中毒的症状。铅中毒的症状表现很广泛,如头晕、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乏力、食欲不振、上腹胀满、暖气、恶心、腹泻、便秘、贫血、周围神经炎等;重症中毒者有明显的肝脏损害,会出现黄疸、肝脏肿大、肝功能异常等症状。

1943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杉矶市,250万辆汽车每天燃烧掉1100吨汽油。汽油燃烧后产生的碳氢化合物等在太阳紫外光线照射下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浅蓝色烟雾,使该市很多市民患了眼红、头疼病。后来人们称这种污染为光化学烟雾。1955年和1970年洛杉矶又两度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前者有400多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亡,后者使全市四分之三的人患病。这就是在历史上被称为“世界八大公害”和“20世纪十大环境公害”之一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也正是这些事件使人们深刻认识到了汽车尾气的危害性。

为了提高城市空气质量,美国制订了严格的降低汽车污染的计划。1996年,欧盟又制订了比美国还严格的汽车尾汽排放计划。欧盟的计划中,提出了提高汽油和柴油质量的标准,要求在2000年前取消含铅汽油,在雅典、伦敦等污染严重的地区,采用特殊汽车燃料。同时,要求新推出的车型,都必须进行技术改造,以净化汽车尾气。据调查,英国10%的儿童在6岁前铅中毒。儿童铅中毒,智商将降低,还会出现捣乱和过失行为。

为了改善大气质量,我国许多城市都禁止污染企业进市区;对原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减少废气、烟尘排放量,集中供热。减少取暖炉灶的烟尘排放量,提高柴油、汽油质量,减少铅含量,积极向无铅汽油过渡,安装汽车净化器,等等。

随身携带便易购物袋

古往今来,地球妈妈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无数代子孙。原来的她被小辈们装饰得楚楚动人。可是,现在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将她折磨得天昏地暗。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而地球正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危机。“救救地球”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最强烈的呼声。

作为未来接班人的青少年,如果不了解人类环境的构成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无视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的话,我们的生命将毁在自己的手中,老天将对我们作出严厉的惩罚。为此我们应下定决心从我做起,爱护环境,保护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家园,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卫士。

据相关的一份报告说:“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源所造成的。触目惊心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声污染、食品污染、不适当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这五大类。”一个个铁一样的事实告诉我们,它们像恶魔般无情地吞噬着人类的生命。它威胁着生态平衡,危害着人体健康,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让人类陷入了困境。为此应作出宣告:“只要我们——人类有时刻不忘保护环境的意识,有依法治理环境的意识,地球村将成为美好的乐园”。未来的天空一定是碧蓝的,水是清澈的,绿树成荫鲜花遍地,人类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幸福。

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很多污染环境的案例比比皆是,大到工业生产废弃废水的排放,污染我们每天呼吸的大气和日常的饮水,小到一个塑料杯塑料袋的使用,这些对环境都存在长期的潜在威胁。防范和治理污染,应该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那么,首先让我们来看下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白色污染现象。

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有食品包装、泡沫塑料填充包装、快餐盒、农用地膜等。白色污染是现代特有的环境污染,在各种公共场所到处都能看见大量废弃的塑料制品,它从自然界而来,由人类制造,最终归结于大自然时却不易被自然所消纳,从而影响了大自然的生态环境。

从节约资源的角度出发,由于塑料制品的主要来源是面临枯竭的石油资源,应尽可能回收。但由于现阶段再回收的生产成本远高于直接生产成本,在现行市场经济条件下难以做到。面对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人们希望寻找一种能替代现行塑料性能,又不造成白色污染的塑料替代品,因此可降解塑料应运而生。这种新型功能的塑料,其特点是在达到一定使用寿命废弃后,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由于其化学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引起某些性能损失及外观变化而发生降解,对自然环境无害或少害。

“白色污染”还存在“视觉污染”。在城市、旅游区、水体和道路旁散落的废旧塑料包装物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城市、风景点的整体美感,破坏市容、景观,由此造成“视觉污染”。

我们已经对白色污染,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发生在身边的白色污染呢?

首先,要加强宣传教育。防治“白色污染”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各行业的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和全体公民的积极参与。要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白色污染”危害的认识,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意识,教育人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自身严格遵守环保法规的同时,积极制止身边的不良行为。

其次,用实际行动来践行环保的理念。少用或不用塑料制品,外出购物要随身携带便易购物袋,最好用环保无纺布购物袋。

使用环保袋的好处:1.可以大量减少塑料袋的使用;2.使用寿命比纸袋长;3.可以循环利用;4.价格低廉,易于推广。

同学们可以发起“养一盆花,认养一棵树、爱惜每一片绿地,让我们周围充满绿色”和“小用塑料袋不使用泡沫饭盒和一次性筷子,让我们远离白色污染”的倡议。让我们放下方便袋,拿起菜篮子,共同走向美好的绿色的明天,走向辉煌、灿烂的未来!

多吹自然风,少待空调屋

跟随者经济腾飞的脚步,人们生活普遍提高。夏天已经悄然来临,空调已经普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电器。但不可忽视的一点:空调也成为传染疾病的重要渠道之一。中国标准化协会日前提供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室内空气整体质量不容乐观,尤其发展较快的城市,室内空气污染更为严重。据调查,室内空气污染已成为多种疾病的诱因。

有调查数据显示,68%的疾病是由于室内空气污染造成的,且发病率逐年上升。室内空气污染程度高出室外5至10倍。室内空气存在多种有害物质污染,其中可吸入颗粒物最为严重,已成为居室首要污染物。城市居民每天约70~90%的时间是在各种室内度过的。全球每年死于因室内环境污染的人数达到280万!室内环境污染已引起35.7%的呼吸道疾病、22%的气管炎、支气管炎和肺癌。

大部分以上的家庭室内存在着污染,而“罪魁祸首”就是家用空调。空调主要滋生支孢霉菌和军团菌等。处于相对密闭状态的室内空气经过空调过滤网过滤并循环制冷,而此时空气中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就容易在过滤网表面密集滋生,并随空调出风口吹出。

更令人担忧的是,在被调查的家庭中,还有一部分人没有意识到家中的家用空调污染问题。所以每年第一次启动空调前,要请专业清洗人员将空调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空调房间内定时地开窗通风,以达到也是改善空气质量的目的。

日前,据可靠数字统计,每年中国生产5000万台空调,需要用5万吨的制冷剂,而我国目前采用的R22制冷剂的空调,每年会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有几十万吨的量,由于这种制冷剂是含氟的,所以对大气和环境将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我国的空调业界正在进行一场自发的革命。为了人民的健康,环保呼声越来越高。

据相关部门统计,近20年来,全球臭氧层平均每年减少3.5%。随着臭氧空洞的不断扩大,紫外线对人类的伤害也在与日俱增。其实不管是高温效应还是低冷影响,只要人们使用空调,就会被危害人体的“氟”侵蚀。研究人员指出,青藏高原上空已经出现臭氧低谷现象,使紫外线大量入侵,导致当地动植物变异,冰川消融加剧,生态环境受到威胁。而西藏地区白内障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多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空调房多为相对封闭的环境,资料显示,当空调机起动6小时后,空气内氧气比重下降l3%,大肠杆菌增多1.11%,同时其他病菌也有不同程度增加。人们在空调环境中呆久后,常常会出现头晕、嗜睡、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症状,尤其是老人和孩子,抵抗力较差,容易出现感冒、发烧甚至呕吐等现象,这就是所谓的“空调病”。

改善空调房内空气质量的措施是,只要是空调房,每天通风的时间都不应低于1小时。而对于新装修的房屋,更应注重通风,增设新风口,如排风扇和空调出风口等才能将室内与室外的空气进行交换,进而使室内的空气得到净化。

具体措施是,晨起后,晚睡前,打开门窗通风半小时。据调查,在空气不流通的室内,空气中的病毒细菌飞沫可飘浮30多个小时。如果常开门窗换气,则污浊空气可随时飘走,而且室内也得到充足的光线,各种病毒、病菌也难以滋生与繁殖。

冬季室内空气湿度普遍偏低,可用地面洒水、蒸发水汽(若条件允许,可使用加湿器)的方法,提高空气湿度,减小细菌和病毒吸附人体的概率。家庭装修一定要采用环保材料,尽量减少家庭装修带来的空气污染。建议安装一些风口或者什么的通风设备,这样可以长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净化空气,减少有害病菌的生长和繁衍,保护家人不受到有害细菌的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