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地理万千
28490400000026

第26章 冰川的消退

世界冰川的平均厚度从1980年以来,减少了约11.5米,其中损失最为严重的是欧洲冰川,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

研究人员指出,由于冰川是重要淡水资源之一,所以冰川融化速度过快会给一些地区带来淡水危机,甚至在水源稀缺的地区会酝酿争水冲突。

冰川消退的现状

从数据显示可以看出,世界冰川的平均厚度2005年减少了0.5米,但到了2006年,竟一下子减少了1.5米,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认为,这也是有研究人员监测以来冰川消融速度最快的时期。

位于欧洲山区的冰川和其他地区比起来,损失最为严重,其中包括阿尔卑斯山脉、比利牛斯山脉和北欧山区在内。1980年时西班牙有27条冰川,现在只剩下了13条。而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已经有一半的冰川在过去一个世纪里消失了。2003年入夏以来,热浪席卷了欧洲各国,使当地的气温接近或超过了历史最高记录。在瑞士,3900米高的费尔佩克斯雪山山顶的气温达到了5℃,近150年来,那里冰川的厚度也下降到的最低点。

在过去40年里,我国天山地区大概有22%的冰川体积逐渐消失;而祁连山冰川也在不断缩小减少,融水与上个世纪70年代减相比,有大概10亿立方米的缩减。冰川局部地区的雪线上升速度在年均2~6.5米的幅度,有些地区的雪线年均上升之快,竟达12.5~22.5米。

在加拿大的努纳武特区,位于埃尔斯米尔岛的北部海岸附近的有着3000多岁高龄、素有北极冰架“老大”之称的沃德·亨特,目前已经难以重现旧貌了。地质学家通过雷达勘察后发现,2000年,388.5平方千米大小的沃德·亨特有一个小裂缝出现;2002年,这个裂缝扩大为77米,并且旁边又有一些新的裂缝出现,一块6平方千米大小的浮冰已从中分离出去,漂浮在沃德·亨特的附近。地质学家预测,沃德·亨特最终会一分为二。

南极冰盖在世界冰储量中占91%,1998年以来占总面积1/7的冰体已经消失。美国地理协会近期指出,南极3个最大的冰川在10年内逐渐薄,厚度因此减少了45米。

由此看来,冰川萎缩的速度是相当惊人的。在秘鲁利马地区,近年来冰川正以每年30米的速度消融,而在1990年以前,消融速度每年只有3米。科学家预计,到2050年,全球大约1/4以上冰川都将消失;而到2100年,冰川消融可能达到50%。那时,可能只有在阿拉斯加、巴塔哥尼亚高原、喜马拉雅山和中亚山地还会有一些较大的冰川分布区。

冰川消融的原因

冰川的消融是有一定制约因素的,导致冰川不断消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气候变暖:一份出自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研究报告指出,专家们对位于尼泊尔境内的冰川3252个、冰川湖2323个,以及位于不丹境内的冰川677个、冰川湖2674个,通过航测、卫星观测和实地考察等手段,进行了为期长达3年的观测。结果表明,这些地区的气温比20世纪70年代增加了1℃,而喜马拉雅山地区冰川融化加快的事实,又一次表明人类在未来几十年里将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全球气候变暖。

新西兰科学家对其境内48座冰川进行了拍照和分析后,形象地将冰川比喻为“银行”。由于这些年那里盛行高气压,西风逐渐减少,使得天气变得干燥,降雪量明显地变少,以致“银行”入不敷出。由于冰川是靠自然降雪来补充的,如果天气温度过高,江雪减少,如此持续下去,那里的冰川还将继续萎缩。

人为破坏:我国学者曾对祁连山冰川进行研究,认为除了自然气候因素造成冰川后退缩减外,人为因素如人口膨胀、超载放牧、过度开垦、乱砍滥伐、滥采地下水等是另一个主要原因。甘肃的人口在50多年间翻了一番,而耕地仅增加了4%,人地矛盾也导致新中国成立后的20年间,西北地区先后搞了三次大规模毁林开荒。到上世纪90年代末,甘肃全省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85.6%,沙尘暴天气明显增多,气候恶化反过来又加剧了冰川的萎缩。

冰川消融的不良影响

正在加速消融的冰川严峻形势,也必将会带来以下严重的后果:

海平面上升:在过去一个世纪里,科学家认为,致使全球海平面上升10~25厘米的原因之一是冰盖和山地冰川的融化。目前,这一数值还在不断增加。假如南极冰盖崩溃瓦解的话,全球海平面将会有近6米的上升幅度。假如南北极两大冰盖全部融化,那么海平面将会有近70米的上升幅度。

由于冰川消融带来的海平面上升,将会使得沿岸的大片地区被淹没,使占世界一半人口的这些地区居民遭受不幸,所有沿海地区都将化为汪洋,在美国纽约,只有联合国大厦和几座摩天大楼的楼顶残留,在法国巴黎,或许只有埃菲尔铁塔的塔顶可以被看到,而几十个低洼国家包括荷兰、英国等将从地球上消失。

全球气候改变明显:冰川,尤其是位于极地地区大范围内的冰盖,能够对阳光进行大量的反射,从而有助于人类居住的地球得以保持温度的恒定。然而,当冰川融化后,暴露的陆地和水面就会吸收太阳热量,从而导致冰体有更多的融化,由此连锁反应,也必将会使地面增温过程加速,导致气候变暖。而北极地区冰体过度融化后,较冷的冰水却会对欧洲部分地区和美国东部地区产生冷却效应;冰水流入北大西洋,又可能破坏那里的大洋环流模式,反过来又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影响。

此外,冰川消融更会影响、危害到局部地区。比如喜马拉雅山冰川如果融化,在5~10年内就会使尼泊尔、不丹境内近50个冰川湖决堤而引发洪水泛滥;夏季冰川快速消融,也会引发印度境内印度河、恒河水位上涨而造成洪灾。相反,随着冰川的退缩,大部分以冰川融水为水源的地区将会严重缺水,比如秘鲁、印度北部等地区,就会因冰川的加速消融而面临缺水危机。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冰川的消融不仅会破坏一些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同时也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有报道称,与冰盖变化有关的北极熊,因难以找到食物导致体重下降;南极的企鹅和海豹等,也因海冰减少和气温上升而改变了生活习性和繁殖方式;几百年至几万年前埋藏于冰盖中的微生物,则会因冰川的消融而暴露出来,它的扩散还会对人类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祁连山冰川的后退缩减速度近年来每年约在2~16米,和20世纪70年代比起来,它的融水有约10亿立方米的减少,严重影响了附近的自然环境。一些地区因河流量减少,不得不打深水井,结果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水质变坏。也因为水源减少,一些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导致土地荒漠化严重,连年出现沙尘暴。

小知识——第四纪冰川

地球史上最近的一次大冰川期是第四纪冰川。曾经出现于地质史上的气候寒冷的大规模冰川活动的时期,叫做冰河期(简称冰期)。曾经有过三次这样的冰期出现,即前寒武晚期、石炭—二叠纪以及第四纪。地球的年平均气温,在第四冰期的时曾经比现在低10℃~15℃,全球为冰川覆盖的大陆有1/3以上,冰川面积达5200万平方千米,冰厚有1000米左右之厚,海平面降低了130米。第四纪冰期又分4个冰期和3个间冰期。间冰期时,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大地重新恢复生气。

留下遗迹最多的时期是第四纪冰期,如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峡湾,北欧、中欧、北美众多的冰碛残丘,阿尔卑斯山的U型谷和陡峭的山峰,以及法国和瑞士交界处侏罗山巨大的冰漂砾等,都是第四纪冰川作用留下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