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求索攻坚(中)
28607700000012

第12章 “家食”堂里的宋应星

宋应星(11587—1661)字长庚,江西奉新人,是明代杰出的科学家。

宋应星少年时,就喜欢读书,先代的典籍读了很多,但他不盲目因循,图口耳记诵之学来炫耀于人前,他对书中所记述的内容采取审视的态度,没有书云亦云。他把对书中所载提出的疑问都记录下来,以备来日验证。他28岁时考中举人,后任江西分谕县教谕。他对束缚人才能的八股文不感兴趣,而把精力放在深入调查研究实用的生产技术的问题上。他对士大夫们轻视生产劳动的态度深为不满,认为士大夫们的这种态度于国于民都不利。他不停地思考探索着,如何才能富强国家?如何才能造福民生呢?

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常把自己的书房叫某某堂、某某斋,而宋应星却别出心裁,不追求世俗所称道的高雅之意,把自己的书房起名叫“家食之问堂”。“家食之问”,就是关于家常生活如衣、食、住、行及日用品之类的学问。“家食之问堂”也就是探讨家常生活之类学问的书屋的意思。“家食”的出处,见《易·大畜》,此书中说:“不家食,吉:养贤也。”意思是说,在上者有大德,能以官职养贤,不让贤者在家里自食。宋应星取“家食”二字,表示他所研究的学问与当时封建官僚、士大夫们所搞的那一套不同,不是空谈道德性理,而是切实研究于国计民生有用的学问。他说:打算读书做官的人肯定不会对他所探究的问题感兴趣,因为他所探究的问题与读书做官毫无关系。他认为真正了不起的是具有真才实学,知识渊博,敢于并善于探索钻研的人,而那些高谈义理、侈论心性之家是不足为训的。他深受商品经济的影响,指出发展商业的必要性,对那些驾车驭马、摆舟横渡的官商很是赞赏,认为他们能通有无、调余缺,增殖社会财富。他感到祖国疆土广大、物产丰盈,物质生产领域中的知识实在太丰富了;对任何事物都有多听听多看看的必要。他冲破了书斋学者那种“人唯圣贤、物为经籍”严重脱离实际的陋习,深入下层,虚心向农民、手工业者和其他生产劳动者学习生产技术知识,开阔视野,促使自己向更广泛的知识海洋中探索。

通过书本学习、躬身访察和实际生产劳动,宋应星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并以惊人的毅力和卓越的才华完成了图文并茂的科技巨著《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全书分18卷,包括作物栽培、养蚕、纺织、染色、粮食加工、熬盐、制糖、酿酒、烧瓷、冶铸、锤煅、舟车制造、烧制石灰、榨油、造纸、采矿、兵器、颜料、珠玉采集等,几乎谈到了农业、手工业部门中的所有重要的生产技术和过程。宋应星在此书中详细地记载了各种工农业生产的具体操作方法,特别详细地介绍了各种先进的生产技术。如在农业方面,记有培育优育稻种和杂交蚕蛾的方法;在冶炼方面,有炼铁联合作业,灌钢、炼锌、铸铁、半永久泥型铸釜和失蜡铸造的方法,其中不少工艺至今仍在应用,如有名的王麻子、张小泉刀剪就是使用了传统的“夹钢”、“贴钢”技术;在纺织方面,有用花机织龙袍、织罗的方法;在采矿方面有排除煤矿瓦斯的方法等等。以上生产技术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从书中出现的大量统计数字,如单位面积产量、油料作物出油率、秧田的移栽比、各种合金的配合比等来看,说明宋应星比较重视实验数据,是经过一番深入细致的询访调查的。宋应星还把所搜集的材料进行认真的比较研究,提出了不少科学的见解,如他根据煤的硬度和挥发成分,提出了一项符合科学原理的煤的分类方法,很有实用价值。对于一些长期流传下来的错误观点,如“珍珠出自蛇腹”,“沙金产自鸭屎”,“磷火即是鬼火”,等等都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驳斥。《天工开物》刊行后,很快传到日本,并在日本翻刻,广为流传;1869年有法文摘译本,后又译成德、日、英多种文字,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它是关于中国古代生产技术,特别是手工业生产技术的宝贵文献,为世界誉为“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如此巨著,若没有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没有执着的追求和探索,是很难完成的。不仅如此,没有战胜世俗偏见的勇气和信心,没有对社会较为深切的洞察,而写出这种独树一帜的巨著也是不可能的。因为自古以来,中国社会的上层一向视生产劳动为贱民所为,视生产科技为奇技淫巧,而且一向轻视工商,宋应星身为朝廷官员,专心于此,无疑是轻蔑圣贤,坏乱经言。但宋应星认为这是实学,于国于民,颇有裨益,就毅然为之而奋斗,他这种务实求本,勇于攻坚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