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明末大贼
2862800000005

第5章 帝王之道堂堂正正

明摆着的,有人不想让崇祯南迁。至于是谁不想让崇祯南迁,也很明显是那些大臣,但是大臣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就不知道了。

唐川看着慢慢壮大的人群,浩浩荡荡的前往皇宫,不免有些感慨,大明皇朝的威望,没了,不要说关外的满清,关内的李自成与张献忠,就连在天子脚下的臣民,也已经不再对大明皇朝噤若寒蝉。

而这些大明的臣子中,有多少被李自成收买,有多少被满清收买,谁知道呢。

留着给崇祯头疼吧,让他知道大明到底有多败坏。

他会为明朝出力,但是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简单道理谁都懂,他不会为大明鞠躬尽瘁。

几百年前的京城,确实很不一样,但是很快就要被践踏,很快就要被落后的满清占据。

万民请愿的事情,似乎风波不算太小。

此时此刻的唐川隔着皇宫挺远的,但是这条街道上,百姓们高谈阔论,说的都是去请愿的事情。

“要我说呀,刚才去请愿的那些人,真的是傻了,难道不怕官府抓人吗?”

“呵呵,现在的官府恐怕已经没有空抓人了。”

“是啊,听说李自成就快要打到北京城了,到时候我们还不知道怎么办呢。”

“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都是最底层的百姓,谁来当皇帝和我们有关系吗。”

周围的百姓似乎有些期待着李自成的到来,或许他们已经对大明皇朝失去了信心,他们希望重新换一个皇帝,换一个皇朝,兴许他们就会过得好些。

大明皇朝让臣民百姓惶恐万分的锦衣卫,东西厂,似乎不存在一般。

大明皇朝相比很多朝代,有了正式完整的谍报机构,真的是一种很大的进步,但是用在正途上的却不多,成了一些人的工具。

唐川的脑子一直在思考,在这种形势下,他不能有任何的失误,一个失误或许会让他万劫不复,让他不愿意看见中华民族被欺辱的愿望落空。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皇宫,请愿的百姓已经离去。

唐川再一次见到崇祯,崇祯没有早晨那种眉开眼笑,更多的是一种被克制的愤怒,愤怒百姓的不敬。

“先生,今天下午,有很多百姓来皇宫前请愿。”

唐川听得出崇祯话中的种种不爽。

“皇上,我中午在外面的时候,看见了,也听见了。皇上你怎么看。”

崇祯愣了愣,唐川居然知道,知道了为什么没有立刻来找自己,崇祯多少有些不开心,在他当皇帝的意识里,全天下都应该忠于他。

他错了。

崇祯怎么看,这在唐川看来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在封建制国家里,君主至关重要。

唐川静静的听着,听着崇祯带有火气的话语。

他在愤怒,在指责,指责那些不轨之心的臣子,早上决定南征的事情,下午就有百姓来请愿,明摆着是有人指使的。

他要把这些不轨之心的臣子,统统拿下。

唐川没有说什么,他还是在静静的听,在封建社会里,观念和现代社会是完全不一样的,臣子有这种不轨之心,是对皇上不忠,理当被杀。

崇祯也在愤怒百姓,他愤怒百姓愚昧,愤怒百姓不仅不能替国分忧,还在这时候,闹出这种事情来。

“皇上,这些人为的就是阻拦你南征,你如果真的去调查,那就真的上他们的当了。”

调查是需要时间的,而眼下缺少的就是时间。

“幸亏得先生提醒,不然差点让奸臣得逞。先生以为现在我们要怎办,如果就这样走了,天下百姓离心,帝王之家的威严全没了。”

“这件事情好办,一点都不难办。皇上你是怎么看待万民请愿的事情。”

如果一个皇上知道万民请愿这件事情,只会看到这最表面的事情,只会被愤怒蒙蔽了智慧,那这样的一个皇上不是好皇上。

崇祯蒙了,但是马上就清醒了,唐川不会无缘无故问第二遍,他是在考量自己这个皇帝。

仔细的想了想,静下心。

眼前这个方外之人,是要考量自己什么,应对的办法?还是气量胸怀?崇祯并不知道。

“先生,眼下的事情,如同先生所说,去调查,那就失算了。关键还是要找出应对的办法。只是不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想要有应对办法怕是不容易。”

“眼下最最重要是南征,而南征不能失去了民心,不能让文武百官离心。”

唐川听了,古人的思维和现代人的思维就是不一样,崇祯说的没错,但是用现代人的角度去看,那就是不全面,没有深度。

兴许崇祯这个时候,已经被太大的压力压垮,失去了一个帝王应该有的智慧。

“皇上,是谁指使的百姓不重要,百姓为什么会做万民请愿这件事也不重要,大明皇朝已经威望不在,臣子和百姓已经蠢蠢欲动,看不见的武将,恐怕也是蠢蠢欲动,现在还有几个臣子是忠心的,重整河山任重道远。”

崇祯的脸色变得很不好看。

帝王应当可以包容一切,不应当这般的情绪化,就连真话都听不得,唐川心中不免失望。

“皇上,你即将南征,京城的事情,都是小事了,南征之后重整河山最重要的是什么,皇上你一定清楚。”

唐川在述说大明失去了人心,他在告诉崇祯,先得重整人心,才能重整河山。

“皇上,在我们房外之地,有一句话,大家都很相信,欲左右天下必先左右自己。”

这是在说崇祯的不是,说他没有做好,崇祯先是心中怒火中烧,有谁敢这样教训天子,然而他很快又平复了心情。

“先生教训的是。”

“我不是帝师,却是不敢教训皇上的,我只是想为大明尽一份力。”

起码崇祯是可以接受自己的意见,唐川稍稍的松了口气,如果提前几年时间来到明朝,他会选择自己建立武装,抵抗清廷。

但是,这个节点,来到这片土地,他没有时间没有环境去建立武装,他选择用大明皇朝去争取时间,而后走一步算一步。

“还请先生教我。”

“今日有万民请愿,明日再有万民请愿,后日皇上南征,万民相送。”

“明日还有万民请愿?”

“是的,请愿皇上御驾亲征,早日收复大明山河。后日南征,堂堂正正,帝王之道堂堂正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