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人生哲理小语心是快乐的根
28688700000025

第25章 情绪——不做情绪的奴隶(1)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不愉快的事情。在面对烦恼的时候,我们不能被情绪打败,不能被情绪左右,不能成为情绪的奴隶。我们要努力地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成功、幸福和快乐。

1.一只忠心耿耿的狗

威廉养了一只狗,把它从还没有睁眼养到长成一只威风凛凛善解人意的狗。

它从威廉没有结婚就跟着威廉,到后来,威廉娶了妻子,生了孩子,再后来,威廉的妻子死了,孩子只有几个月大。

它非常聪明,能帮助威廉照看孩子,威廉对它也非常放心。威廉出门时会亲昵地拍拍它的头,它会眯着眼睛扬起脖子来回应威廉。主仆两个都很享受。他们之间充满了信任和亲情,它已经不仅仅是一只狗,或者一个宠物,而是这个家里的一分子。

有一天,威廉回到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他看到家里到处都是血迹,放着小孩子的摇篮里也都是血迹。威廉震惊地喊了狗的名字,它飞快地跑了出来,嘴角还淌着血。它对着威廉很开心地摇着尾巴,像是要邀功似的露出幸福的表情。

威廉气愤极了,以为它咬死了孩子,不分青红皂白拿起猎枪朝它开了一枪。它带着疑惑的表情倒了下去。

孩子听到枪声以后吓得哇哇大哭。威廉听到孩子的哭声才发现原来小孩子并没有被咬死,孩子的摇篮下有一只大老鼠的尸体,原来是一只大老鼠想趁孩子睡着的时候去咬孩子,但是却被那只狗咬死了。那只狗是一条忠心耿耿的狗,它履行了它的职责,很好地照顾了小孩子,它刚才那么高兴地跑向威廉是想向威廉邀功。但是它怎么也没有想到迎接它的会是威廉的一颗子弹。

威廉后悔极了,他发现错的是他而不是那只忠心耿耿的狗,但是再多的眼泪也换不回它了。它已经死了。

如果威廉能够冷静一点,弄清事情的原委以后再行事,他会依旧生活得很幸福。威廉也不会这么遗憾,这么内疚,这么后悔。

人们往往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从而做出很多令人后悔、令人遗憾的事。其实,只要我们能够学着去控制自己的情绪,就会减少很多生活中的遗憾,生活就会美好很多。

如果我们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就永远只能做情绪的奴隶。

2.差距到底在哪里

小杜和小段在一个公司工作,他们两个是好朋友,而且是同一个大学同一个专业毕业的,后来又进了同一家公司。

但是两年以后,小杜得到经理的赏识,从一个部员升为部门经理。小段依然在原来的岗位上做着原来的工作,他特别郁闷,非常嫉妒小杜,于是向经理提出辞呈。

经理问小段为什么不愿意留在公司里,小段很气愤地说:“公司太不公平了,勤奋工作的人得不到提拔,溜须拍马的人却可以得到晋升!”

经理听到了小段的话以后知道小段在想什么,于是笑了笑,对小段说:“我想证实一下你说的话。这样吧,我们做一个实验,我交给你一项任务,你现在到蔬菜市场上去看看有什么可买的吧。”

小段怀着疑惑的心情去了菜市场,很快回来了,告诉经理可以买土豆。

经理又问他:“那多少钱一斤呢?”

小段傻眼了,他刚才根本就没有注意这个问题,于是他就又跑了一次菜市场,回来以后对经理说:“8毛钱一斤。”

经理又问:“总共有多少斤土豆啊?”

小段郁闷死了,马上又回菜市场问,一边走一边小声嘀咕:“经理也真是的,这么多问题他不会一次就问完吗?”

后来,小段回来告诉经理:“每袋有40斤,一共有20袋。没有问题了吧?”

经理笑了笑,对小段说:“没有了,你现在在我的办公室休息一下吧。”然后让人把小杜叫到办公室来,吩咐了同样的任务。

不一会儿之后,小杜回来了,他对经理说:“今天有一个农民拉来一车土豆,共20袋,每袋40斤,价钱是8毛一斤,还比较合适;土豆的质量也不错,我先买了几个回来给经理看看;农民还说他下午会拉黄瓜和西红柿来,我和农民约好了等他下午拉来以后我再去看看。”

小段听到小杜的话以后很吃惊。

后来,经理把辞职信交还给小段,小段终于明白了自己不能被提升的原因,于是调整好情绪、摆正心态干了起来,后来终于得到提升。

情绪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一个人在失败的时候如果不在自己的身上找原因,反而怨天尤人,那么,他永远都不会成功!

就像故事中的小段一样,他和小杜的经历一样,学历也一样,但是为什么小杜已经得到提升他还得不到?他在情绪不好的时候就会乱想,钻牛角尖,觉得小杜一定是靠溜须拍马才上去的。

后来,他正视了自己和小杜的差距,这才摆正心态,迎头赶上,取得了成功。

我们在生活中不能像开始时的小段那样,凡事都往坏处想,成为自己情绪的奴隶,要事事先在自己的身上找原因,才能成功!

3.围魏救赵

孙膑是战国时期一位伟大的军事家。他因为轻信自己的师兄庞涓,被师兄设计陷害遭受膑刑,成为一个残疾人。后来,孙膑不得不装疯才逃到齐国。

公元353年,魏国在大将军庞涓的带领下攻打赵国,庞涓依靠自己的计谋和魏国将士们的勇猛一直打到赵国的国都邯郸。赵国面临亡国的危险,便派使者到齐国求救。

齐威王想:“如果魏国攻下赵国,魏国的实力就会大大增强,以后齐国就不是魏国的对手了,赵国一定得救!”

于是,齐威王招来孙膑,想拜他为将,然后出兵攻打魏国,解救赵国于危难之中。

孙膑却不愿意当将军,他对齐威王说:“大王,我是一个受过刑的废人,如果出任将军,会让齐国遭到别的国家的耻笑,我还是当军师吧,随军出征,帮着将军们出主意。”

齐威王听了孙膑的话以后欣然答应,改拜田忌为将军,让孙膑为军师,并且在临行时嘱咐田忌:“一定要在战术战略方面听军师的话!”

田忌刚开始的时候很不服气,想着:“明明我是将军,为什么要听那个军师的话?更何况军师还是一个废人!”于是,田忌开始时对孙膑很不屑。

田忌想直接攻打赵国邯郸,可是,孙膑却坚持不同意田忌直接挥师赵国邯郸的建议,一定要让田忌去攻打魏国的国都大梁。

田忌很不屑于孙膑的计策,说道:“赵国已经危在旦夕了,我们不去赵国而去魏国,岂不是主次不分吗?这样赵国沦陷了以后我们要怎么和大王交代呢?”

孙膑没有用大王的旨意来压制田忌,而是好好地和他讲道理,他对田忌说:“魏国现在已经在邯郸驻扎很久了,他们休息得很好,而且已经做好了迎战准备。如果我们匆匆赶到赵国,就会人困马乏,不堪一击,哪有不失败的道理?反观魏国的国都大梁,他们的精锐尽出,大梁剩下的都只是老弱残兵,如果进攻大梁,一定不会有很大的损失,而且魏王会很担心,一定会派庞涓火速回援。这样,我们就可以埋伏在大梁,以逸待劳,这样,哪有不胜的道理呢?”

田忌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就听取了孙膑的意见,去攻打魏国的国都大梁。

结果果然如孙膑所料,田忌和孙膑缓解了赵国的危局,还大败魏军,使魏军损兵折将、元气大伤。

齐威王很高兴,嘉奖了孙膑和田忌,围魏救赵的故事也成为古代一个著名的战例被世代传颂!

孙膑不愧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他不为困难而沮丧、放弃,反而积极地逃脱他师兄的魔爪,实现自己生命的意义。

面对赵国的危局,他也没有让这种着急的情绪感染自己,反而是认真思索,想出了一个“围魏救赵”的方法,在齐国军队没受到损失的情况下,解了赵国的燃眉之急,还大败庞涓,一石三鸟。

面对田忌的不信任,他没有发怒,没有利用齐威王的旨意去压迫田忌,而是摆事实、讲道理,让田忌同意自己的意见。